2008年,对于任何一家地产企业来说,都可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
3月20日,这一天,本是恒大地产IPO计划中结束招股、公布定价的日子,也是其上市的最后一程。但是就在很多人翘首等待捷报的时刻,恒大地产发布公告宣布中止上市计划。6月6日,强行上市的建业地产首日发行即跌破招股价,融资规模为13.75亿港元。大约事隔一个月,宝龙地产紧急叫停了上市计划。
根据资料,2008年下半年,在港交所上市的11家内地房地产公司当中,只有人和商业成功发行,龙湖、星河湾、卓越、方圆等其余10家的IPO过程,都可谓是“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与2007地产上市公司千亿融资推高地价的盛况相比,2008年对于地产公司来说,更多的则是恨自己“生不逢时”。
这不仅仅是这些大公司本身的问题,也是整个行业的估值已经面临严峻的考验。而这一切只是由于此前的估值体系。
2006年,在房价一路上涨的行情中,PE纷纷对大牌地产公司进行了海量估值及投资:美林集团以3000万美元参股北京锋尚房地产公司南京锋尚项目,持股约50.0%;扬子基金1612万美元入股位于天津市和平区的天津中心项目,携手上海复地集团合作开发。其中,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参股的股权投资案例数就有14宗,总额达14.54亿美元,仅Pre-IPO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投资就高达3.19亿美元。
2007年,就在地产公司上市的一路狂奔中,碧桂园、远洋地产、SOHO中国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其中的幸运儿,同时在牛市当中比较高的估值,从而使这些公司轻易得到了大笔资产,而通常以“土地储备”评价一个房地产公司的传统评价体系之下,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公司都在资本的推动下开始了疯狂的“拿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些房地产公司在2008年品尝到了高成本的代价。在寒冬当中回首2008年,这对于每一个地产公司来说都是不堪回首的记忆—对于未上市的地产大公司来说,“上市艰难;不上市,面对与投行的对赌协议,日子也并不好过”。对于上市的公司而言,股价直线滑落,也同样需要勇气来面对投资者。
2009年,迎接房地产公司的大环境依然不容乐观。房地产企业也将在进一步加剧的资金紧张中艰难度过。根据摩根士丹利发表的研究报告,其将内地房地产行业评级下调至“大市同步”,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内地房地产经营困难的情况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瑞银现在不看房地产的项目。”瑞银投资银行执行董事朱俊伟表示。
也许经过了这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中国的地产企业将集体成长—面对资本及近乎天价的估值,要明白高价值背后的风险;此外,即使拿到了钱,要获得资本认可的关键,也不是大规模的土地储备,而是坚实的现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