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信息化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影响

2009-05-07 05:48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09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信息化教学

薛 云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教育信息化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的影响,并且阐述了在其影响下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对于培养创新型的信息化人才至关重要。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7-0067-02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我国政府已经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从政府到学校都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未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得以更好的体现。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本专科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在此课程的教学中,教育的信息化至关重要;从课堂到课外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平时学习到期末考试的学习方式,合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提供的教学手段,探索教育模式,对提高此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熟练的上机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教育信息化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影响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不仅涉及计算机学科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还会影响到其他专业学科的发展,影响到社会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对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目标就是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所提供的理想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从而培养出大批信息时代所需的创新人才。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案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共同实施了一次全国性的教育信息化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普及,有效整合和资源建设仍然有待加强”。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大都通过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二级考试,老师通过学习掌握了在课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并且得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老师们所使用的教案不再局限于PPT,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即Flash、Authorware、Dreamweaver等来实现教案的制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了传统PPT的单调,丰富了教学资源,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2.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规范计算机基础课程机房教学方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我院的实践教学中心给予了大力支持。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机房,老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凌波教学系统”完成课程的教学。

教学上机:老师通过“凌波教学系统”进行屏幕广播式教学,学生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师的操作步骤,可以根据老师下发的实验指导书完成操作,可以准确地提交实践作业,也可以便捷地与老师沟通交流。

自由上机:由学校实践中心提供自由的上机环境,为同学们课后实践提供了便利。通过自由上机使学生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程奠定了基础。

3.利用校园网的便利,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互动学习网站

图1我院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学习网站主页

利用Internet,我们建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互动学习网站,如图1所示。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学习网站主要提供教师的多媒体教案、相关的电子文档、配套的应用软件系统等学习资源。学生课后可随时浏览所需内容,从而达到自学消化课堂所讲、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缩短了教学时间,又开辟了学生自学天地。学习网站的建立丰富了教师辅导答疑的方式:教师的电子邮箱地址向学生公布,遇到疑难问题可随时给任课教师发邮件;教师每周公布课程答疑时间和地点,学生可以根据其进行答疑。另外,学生也可通过课程的学习网站与老师在线交流,与同学在线讨论。

利用教育信息化的优良环境,可实现个别化教学、小组协作学习、远程实时交互的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在线讨论等,使学生从过强的共性制约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人志趣,培养其个性。

4.利用计算机考试软件,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上机考试

计算机学科强调实际应用和实际操作,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传统的单一笔试不能真正地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传统考试出题低效,非智能化和繁琐性也给老师带来工作压力。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使我们的考试方式发生了变化。我院专门引进了计算机考试系统,增强了考试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有效弥补传统考试系统的不足。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考试软件实现机考,主要从客观题和操作题进行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题目由计算机随机从题库抽取,考试完毕后,系统自动判分。该考试系统的使用能够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利用考试系统能够更准确地评分,避免了许多人为的因素,从而也使授课教师从大量繁杂的阅卷工作中解脱出来。

三、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影响是深远的,在今后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培养出创新性的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疆,陈瑛等.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葛斌,孟祥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创新[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88-90.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信息化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网络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