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高校教学信息化实践研究

2009-05-07 05:48赵海霞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09年4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信息化

摘要:本文以创新推广理论为指导,分析影响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关键因素,并以暨南大学为实践案例,分析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教学信息化战略规划,探求具有可操作性强的创新推广策略,获得有益的实践启示,为高校快速有效推进教学信息化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创新推广 教学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7-0013-04

一、高校教学信息化呼唤创新推广理论的指导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步由九五、十五期间的校园网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图书馆逐渐转变到十一五期间以教学信息化为主要任务中来。教学是高校的生命线和灵魂,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因此,教学信息化从作用、范围和难度来说,都较前者更为任重道远。在教学信息化过程中,目前的主要任务也由信息化支撑环境的软硬件建设逐步转向深入推广应用阶段。因而,推广应用过程的效率和效果必将影响教学信息化整体的效率和效果。教学信息化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主要活动之一。国内不断有学者警醒教育技术领域要加强推广应用的理论和实践。南国农先生更是一直强调电化教育要关注推广应用,要解决“制多用少”的效益问题。因此,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之下,如何运用创新推广理论指导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实践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成功的创新推广与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关键因素

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在其著作《创新推广》一书中表示,创新推广是指创新事物通过特定的传播通道,逐渐为某些特定社群成员所了解与采用的过程。创新推广过程是创新事物有效传播的过程。在高校教学信息化过程中,创新推广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不仅要求创新推广自身要具备创新特征和满足一定保障条件,还要与特定阶段教学信息化的需求与目标有较大的耦合度,而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中的指导理论是系统科学理论,也就是说,要以科学系统观为指导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创新推广能在何种条件下在何种程度上能做什么、达到何种程度,从而制定出可操作性的创新推广与教学信息化方案。

1.树立正确的系统观

树立正确的系统观对创新推广和教学信息化均产生深远的影响。创新理论的奠基人J.A.Schumpeter在1928年首次提出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概念,2002年Daniel W.Surry提出的RIPPLES创新推广模型更进一步阐释了创新者树立系统观以促进创新实践,强调从系统的角度全方位地考虑创新各个阶段的关系和关注影响创新推广的因素。

从实践角度看,高校教育技术部门伴随着各个历史时期媒体技术的革新和在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在每种新技术的设计、开发(或引进)、利用、评价、管理环节中都应树立正确的系统观、媒体观和技术生态观,确保新技术的创新推广与原有技术体系有机融合、承前启后、发挥优势、动态平衡。在系统观指导下,创新推广机制有机纳入教学信息化系统规划中,确保产生一体化的需求、目标和效益。避免单一技术的单一影响,要发挥技术体系的整体合力和整体优势以促进产生全方位的教学信息化的全局效益。

2.创新推广与教学信息化的高耦合度

科学选取对教学信息化需求、目标与效益有高耦合度的新技术进行创新推广。以高校教育技术部门为例,在特定条件下,所选取创新推广的新技术应是能在教学信息化建网、建库、建队、建模和建制维度上起到支撑作用和产生标志性成果的技术或技术体系。

3.明确创新推广特征

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认为创新推广具有五个特征,即相对优越性、兼容性、低复杂性、可试验性和可观察性。以创新特征为维度对创新推广的新技术或技术体系进行分析、筛选和优化。

4.分析保障条件

著名教育技术学家唐纳德·伊利提出了教育技术创新推广与实施的八 个条件:对现状的不满;用户对象所具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充足的资源,包括资金支持、硬件、软件及工作人员等在内;时间的保障;回报与激励;多方参与,与创新相关的各方都要参与决策;组织中各种成员尤其是高层领导的责任感;领导能力,各种监督与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给实施人员以支持,积极参与到创新实施的过程中。以创新推广的基本条件为依据,对高校教学信息化的总体环境进行初始条件分析,列出创新推广的充分必要条件,判断两者之间的差距,评价创新推广的充要条件是否有可能进行创设或优化。

5.制定创新推广策略

以系统观分析创新事物,寻找合适的推广途径,才能有效地达到推广目标。创新推广在传播方向上一般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推广方向。自上而下是指创新根据实施对象所处的体系结构,通过某种强制手段从上层至下进行推广。自下而上则是由最终实施对象的应用出发,在实施对象体系结构中从下层影响上层。通常自上而下是最常见的方式,优势是具有便捷性、影响力、话语权,缺点是缺乏长期效应。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在推广网络教学平台时就使用这种方式。而对于没有时间限制的推广应用来说,自下而上是比较自然的方式,因为个体自发选择,因此推广成本相对较低,但这种方式充分尊重个体的需求,选择的权利归于个体,缺点是过程比较松散。如中山大学Blackboard平台推广应用就是属于这种方式。

三、暨南大学创新推广与教学信息化的战略规划

暨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下简称本科评估)期间,部署了以教学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创新推广为特征的“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方案,实施一年多来教学信息化整体水平迈上了新台阶,顺利地通过了教育部教学评估并获得优秀。下面以暨南大学为案例,阐释创新推广与教学信息化的战略方案。

1.明确教学信息化的问题和需求

本科评估指标中“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主要观测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研发和应用,对于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其优秀标准是“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达到30%以上、并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比较好”。该指标表面上考察的是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时数比率、自制课件比率、多媒体授课效果,实际上是以多媒体授课为切入点对高校教学信息化进行大检阅。只有全方位做好教学信息化的建网、建库、建队、建模和建制工作,才能在多媒体授课指标上达到优秀。

暨南大学的教学信息化建设通过国家高校“211工程”项目和“十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大大推动了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在技术发展迅猛的信息时代,学校教学信息化水平即使能满足基本需求和达到评估达优的目标,但应对教学信息化不进则退有充分的认识。因此,高校教育技术部门应以战略超前的视角来认真分析现状、差距,才能实现发展和突破。经过与兄弟院校调研和对校内1500多名教师和随机抽取的5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讨论访谈,发现学校教学信息化存在以下问题:

(1)在建网方面,信息化基础设施先进,但教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尚处于初步引进阶段,如大型教学资源库平台、大型网络教学应用平台和网络资源开发系统;(2)在建库方面,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初具规模、优质资源较多、种类丰富,但资源分散、在学科分布上不均衡,导致学生多元化数字化学习受到影响;(3)在建队方面,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良好,多媒体授课普及程度高,2004、2005年多媒体授课率平均为74%、多媒体课件自制率平均为82%,但针对多媒体授课课时率平均仅为47%、课件网上共享率仅为17%,多媒体授课技能和课件质量存在问题,87%学生表示数字化学习受到影响;(4)在建模方面,学校一直鼓励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教改项目,但教改数量尚未在规模上形成有效的示范辐射;(5)在建制方面,学校对CAI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学成果给予认可,但尚未在学校层面制定教学信息化政策,教师多媒体授课属于自发状态,而且普遍反映自主研发资源耗时耗力,投入与产出比不高。

对照多媒体授课指标达优目标和教学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学校教育技术部门面临着差距大、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的问题。

2.以创新推广为突破口制定战略规划

经过反复研究,学校确定了以教学信息化三大支撑平台创新推广为突破口的战略规划,一手抓效果、优势,一手抓数量、规模,两个方面全面提升。经过可行性分析,该规划能较好推进教学信息化建网、建库、建队、建模和建制五大任务的整体目标的实现,能优化教学信息化支撑环境整体效益。经过与相关职能部门和主管校长的多方沟通,该规划逐步得到广泛重视与多方支持,学校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通知》,为创新推广保驾护航。

3.创新推广特征分析

我们以罗杰斯提出的创新推广五个特征为基础,分析教学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创新特征,既充分考虑其主要功能的相对优越性、操作和使用的低复杂性、与原有技术体系的兼容性,又充分考虑其已在全国一些学校推广并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具有可试验性和可观察性,从而正式选购和引进,并对教育技术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高层次技术培训,确保能够在推广过程中承担大规模校本培训任务。

4.创新推广条件保障分析

按照实施条件的相关性,笔者对唐纳德·伊利提出的八个条件进行简单归类。(1)需求保障主要是指对现状的不满;(2)基础保障是指充足资源和时间保障;(3)核心保障既指实施者对所要创新推广的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用户对象现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4)规则保障是指回报与激励,是推广过程的政策保障和奖惩制度。在特定条件下,如规定时间内达到比较高的推广水平,对它的要求就比较高。(5)管理保障包括领导能力、责任感和多方参与。

5.创新推广策略分析

根据教学评估时间紧迫以及指标达到优秀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教学信息化推广的总体定位、推广方向和培训方式(见表1)。

四、暨南大学创新推广与教学信息化的实践成果

1.形成创新推广应用机制,构建学校教学信息化标志性成果

(1)网络资源制作工具的创新推广机制与实践成果

学校制定《必修课全课程多媒体课件上网的要求》和多媒体课件合格标准,要求全体必修课教师学会运用该工具制作出全课程网络多媒体课件,并要求认证和上网共享,每门给予500元的经费补贴。教育技术部门采取了分学院、分批次举办50个培训班,集中面授培训必修课教师784人,并辅以网络培训和个别化技术指导的方式。经过大力推广应用,该工具支持了2800多个注册用户对资源进行快速开发和整合。在该方式的推动下,掀起了师生共建网络资源的高潮,学校在普及型资源方面取得进展,仅全课程网络多媒体课件就收集了1204门,其中812门认证通过后供全校师生共享。该方式还大规模提高了必修课教师的开发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了多媒体授课普及和深入应用,提高了课件自制率和质量水平,解决了学生利用课件自主学习的问题。另外,该方式为资源库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创新推广应用奠定了资源基础和技术基础。

(2)教学资源库平台创新推广机制与实践成果

针对大型教学资源库平台处于启动阶段,其主要目标是重在建设和一般推广。建设过程主要由教育技术专业技术部门组织实习生、本科生团队完成。主要任务是对多媒体优质资源和普及型资源进行整合、归类、上传、入库和发布,形成了网络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机制,既对资源库平台结构进行二次开发,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公共教学资源子库以及20个二级学院教学资源子库,最终建成资源总量达到2000G共计1748门课程资源的大型教学资源库平台,其中推广期间建设资源1226门,占资源总量的70%。推广过程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采取基于网络的培训,将资源库的使用操作制成讲义和视频两种格式的文件在学校门户网站发布,并在学校首页统一发布“暨南学习资源在线网站”,推荐师生进行浏览。

(3)网络教学平台创新推广机制与实践成果

针对大型网络教学平台处于启动阶段,为确保推广应用的规模和质量,对网络教学平台定位在“重点推广”的目标,将推广定位在“以课题促进示范和推广”层面,采用有一定组织的自下而上的推广方式,以课题立项方式快速有序进行大面积应用为主,建设两批共208门校级 “基于网上教学平台的优质示范课程”项目,每个项目经费3000元,为达到示范效果,各学院根据课程数比例分配名额;利用学校其他继续教育培训途径,扩大平台影响并辅以一般培训和推广。经过该平台的推广应用,学校构建了双向交互虚拟教学系统,实现了多校区远程教学,目前已有5000名师生以班级机制的方式进行课堂远程教学,效果良好。同时实施了基于平台的网络教学改革,促进了基于网络的自主、协作、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应用,形成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示范效应。

2.多媒体授课指标达优,全面促进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信息化

在教学信息化时间紧、任务重和难度大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推广应用战略实施,教学信息化整体实现快速高效发展,2008年4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结论为优秀。

以2006-2007学年为例,学校有必修课程1591门(数据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体育三类必修课程),其中,应用多媒体授课门数1290门,多媒体授课率达81%、课时授课率为61%,课件自制率达91%,较创新推广的前两年有较好提高,如表2所示。

学校促进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原有国家、省、校级精品课程体系和基于网络的教改试验为导向的课程教改近百门为基础,在创新推广中设立的“基于网上教学平台的优质示范课程”208门,形成较好的以点带面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辐射效应。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了融先进教学理念的立体化教材;“外国文学史”省级精品课程采用视、听、读、写、做、编、演于一体的全新混合式教学模式;“财政学”课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另外,学校教师自制网络教学资源共获得各级奖励167项,而且获奖层次比较高,获全国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奖43项、广东省计算机多媒体授课软件相关奖项93项。以课程为中心的网络资源建设和课程资源获奖均带动了信息化教学应用。

3.构建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奠定资源发展格局

首先,以课程为中心全方位整合原有多媒体优质资源共522门;其次,加强校级教育技术立项机制,保障优质自制资源的规模和质量,建设校级教育技术网络课程项目、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优质示范课程和各级精品课程共292门课程资源;再次,建立普及型资源认证和质量监控机制,812门全课程网络课件通过认证供全校师生共享;最后,坚持引进优质资源建设机制,广泛发动教师优选资源名单,选购122门网络课程或视频资源。总体来说,在推广建设期间共将1748项多媒体资源以课程为中心进行整合,形成多种形式的资源机制,构建了系统功能先进、规划分类科学,资源总量高、学科覆盖面广、利用率高的大型教学资源库,奠定了资源发展的有利格局。

4.构建教师培训机制,奠定教师信息化队伍整体发展格局

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在推广前,学校在2002-2005年期间教育技术各类培训已达900人次。学校共有专职教师1707名,在推广期间,采取了分类型、分批次、分层次、分学院组织进行教师培训共计1724人次,占总体培训人数67%,其中包括网络资源制作工具培训教师784人、多媒体授课技能培训596人、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和各类项目培训344人,实现了全校教师轮训一遍的培训目标,促进了信息化教学队伍的整体建设。

5.形成教学信息化政策,保障教学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学校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通知》,该文件全面规定了教育技术部门、各级学院和教师队伍在教学信息化中的主要职责,制定多媒体课件质量认证机制、教师多媒体授课激励机制、资源立项建设机制、推广应用以及培训机制,奠定了学校层面对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规划。

6.夯实教育技术部门在学校教学信息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暨南大学创新推广与教学信息化实践过程中,作为组织实施者的教育技术部门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对学校的预评估和教育部正式评估中,教育技术部门均被确定为专家必经考察点之一。而且在学校评估表彰活动中,教育技术部门有11位同志受表彰,占部门总人数的40%,远远高于学校23%受表彰的比例。教育技术部门还得到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认可,2008年成功举办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151工程”总结与表彰大会。学校共获得了省“151工程”项目28项,全部结题,其中有9项获奖,获奖率在全省高校中名列第一,而且是全省高校中唯一一所三种类型(专业资源库、专题学习网站和教改试验)均获得一等奖的学校,教育技术部门还被评为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在教育信息化实践过程中,高校教育技术部门逐渐彰显出教育技术对教学信息化的促进功能。在创新推广过程中,教育技术部门管理水平在领导力、责任心和多方参与等各个方面得到提升,教育技术专业技术队伍得到整体进步,为教学信息化深入发展和创新推广运用提供了丰富经验。也就是说,创新推广中既要注重政策保障和战略规划,又要注重策略系统化实施,还要注重教师推广培训效果,更要注重创新推广与教学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务必运用正确的系统观对系统化技术进行符合生态观的创新推广应用,进而实现教学信息化总体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Saettler,Paul.Antecedents,Origins,and Theoretical Evolution of AECT[J],TechTrends,Jan/Feb 1998,vol.43:51-57;

[2]Daniel W. Surry. Diffusion Theory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EB/OL].http://www.gsu.edu/~wwwitr/docs/diffusion/

[3]赵海霞,王亚希,周红春.本科评估对高校教学信息化的促进作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3).

[4]刘博,刘美凤,张霞.教育技术视野下创新推广的理念变迁[J].中国电化教育,2007(2):9-14.

[5]刘博,刘美凤,张霞.教育技术视野下创新推广指导原则的形成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7(3):1-4.

*基金项目: 2007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加强教师教育技术队伍建设,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BKJG200712)。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信息化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