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入台 来年可期

2009-05-07 11:22段宇宏
凤凰周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民进党大陆大学

段宇宏

“请问怎样才能去台湾读大学?”近期台湾高校将招收大陆学生的消息传开,很多大陆网友已在互联网上咨询赴台读书的途径。按照马英九政府原来的设想,预计今年八九月份,就会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念大学。不料民进党强力阻拦,致使修法计划暂时搁浅,大陆生的“台湾大学梦”,可能到明年才能实现。

其实,近年不是没有大陆学生到台湾念书,但仅仅局限于“研修”,相当于两岸高校学生交流,与正式赴台读大学并非一回事。自2006年山东大学首批10名学生赴台交流,后来交流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这两年平均每年数百名。原来的交流期限是4个月,马英九政府的教育部去年10月把研修期延长至一年,作为正式开放大陆生赴台读书的前奏。

陆生赴台乃大势所趋

“承认大陆学历和开放陆生来台是紧密相关的两个问题,不先承认学历,台湾无法招收大陆学生,具体措拖等立法院修改好法律后,我们会谨慎推出。”台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朱俊彰科长表示。

目前,针对未来大陆生赴台,台湾教育部门初步制订了“三限六不”的政策:“限校”,学历承认只限于经过认定的大陆部分高校;“限量”,每年招收大陆学生的数量定在一干至两千;“限域”,限制在大陆某些地区招生;“六不”是指不加分、不影响本地招生名额、不提供奖助学金、不允许校外打工、不得考证照、不得考公务员。

听起来,这些条件颇为苛刻,不过的确是不得已而为之。

马政府欲开放大陆学生赴台读书,首先得完成三部法律的修改工作,分剧是“专科法”、“高校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但修法进程在五六月份遭到绿营的强力阻止。民进党向立法院的党团发出“总动员令”,务必阻止法案的修订,抵制开放大陆生赴台。台湾团结联盟则据称弄到了146位台湾高校教授的联署书,反对承认大陆学历和开放陆生赴台。

原本6月顺利修法后,就可于秋季入学时开始招收大陆生,民进党这一闹腾,此事只得延迟。朱俊彰无奈地一再强调“渐进、渐进”,希望大陆人能够理解,无意中显示出马政府在推动此事上有不好言明的苦衷。

立法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委员会召集委员郑金玲办公室告知记者,现在民进党方面根据立院“程序”,提出了种种延阻要求,先是要求教育部官员前来接受质询,然后又要求向立法院提供调查报告,这些要求均得到一一满足。

根据程序,三部法律的修订一读通过,交付相关委员会审查,然后再交付院会进行二读和三读,三读通过即成为法律。立法院每年有两个会期,2月中到6月底,9月中到12月。经过民进党一番拖延,现在第一个立法院会期快结束了。也就是说,二读和三读得等到9月份,大陆学生赴台读书估计最快也要明年才能成行。

国民党目前执政,蓝营又在立法院拥有优势,表决通过三部法律的修订应不成问题。“台湾已过了以多压少的时代,尽量尊重不同意见,最大可能达成共识来修法是我们所期望的”,郑全玲办公室表示,如果到最后实在不行,只有通过全体立委来表决的方式。

对此事,绿营只能拖,无法阻挡,开放大陆学生来台就读乃大势所趋。

回顾4年前,大陆针对台生制订三项新措施,来大陆的台生读大学、硕士、博士的一切费用,与大陆学生同等待遇;当时在野的国民党对此表示欢迎,而民进党则回应说,不鼓励台湾人赴大陆求学,借口是与大陆没有官方交流,如遇突发事件,不便交涉。

如今两岸关系之热度,创下历史之最,虽然仍未有所谓官方交流,但通过政党渠道的半官方接触已经红红火火,大陆生赴台不抢饭碗、不影响台生就读率、不占用教育经费,但绿营仍阻挠此事的进行,可见其真正的心思是担心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和承认大陆学历,更加拉近两岸关系,有碍“台独大业”。

早在2006年5月12日,台湾教育部长社正胜就透露,正就大陆高中职校以下学历采检核方式认定与陆委会研议。

台高校急向陆生敞开大门

根据行政院内政部主计处的统计资料显示,台湾妇女生育率之低,已在世界倒数几名之列。另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2008年,台湾妇女生育率排名是220位,全世界倒数第四,最后3名是新加坡、香港、澳门。人口学家预计,再过些年,台湾将会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为解决这个问题,台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如生第三胎的家庭可获得每月新台币两万多元的补偿,但效果仍不明显。

而另一方面,台湾从1949年只有一所国立大学(台大)和台南工学院、台中农学院、省立师范学院3所高校,发展到今天,大学数量已增到158所,学生总数为100多万。

“有不少人讥笑我们台湾的学生很低的考分就能读大学,是因为我们只有那么点生源。大量学校面临招不足学生的困境,考生每年在递减,能有什么办法?如果考生多了,分数自然会上去。”朱俊彰科长苦笑着对记者说。

台湾高校的录取率近年平均保持在95%以上,有些学校逼近100%,有些学校100%考生都招了还剩大量余额,十足令为读大学头痛的大陆学生眼羡。

朱俊彰最近很忙,忙着与教育界和民众沟通,讲解开放大陆学生赴台事宜,忙着将来招生具体政策的研讨。高等教育司委托台湾国立大学协会、私立大学协会等几大高校联合会等进行调研,听取它们的意见。朱俊彰说,高校主流的声音是希望政府赶紧推动此事尽快实现。

以自筹经费为主的私立大学对此事更加热心,它们不像国立大学那样经费充足,生源短缺加剧生存发展压力,急切想拥抱大陆学生。而大陆生赴台读大学在政治层面又有重大意义,将是两岸关系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台湾高校有何吸引力

近10年,台湾高校质量大幅度下降,在教育界和政界基本属于公认的事实。

1960至1980年代.台湾国立和私立大学培养出大批精英和专才,为创造“台湾奇迹”做出巨大贡献。因为当时国民党的高等教育政策尤其偏向“精英教育”,认为社会发展离不开专才培养,大学本来就是培养高尖端人才的地方,提升量的同时更看重质。而民进党上台后,大力推进“平民化教育”,认为高等教育不在于精尖,而在于普及,讲质也要讲量。

蓝绿两阵营高等教育观的对立,在欧美发达国家左右两党中亦存在,台湾高教面临的问题在欧美也免不了。排除掉政治因素,经济高度发达之后,出生率下降与高等教育普及成为矛盾现象。高校数量增多,读大学变得容易,学生平均素质往往有所下降。

尽管如此,台湾高校对于大陆学生,仍有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对比港澳和西方高校,台湾的大学学费低廉太多;台湾高等教育,从大陆民国时代一脉相承演进至今,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血脉,同时融合部分欧美办学风格,不同于港、澳、新加坡高校,亦不同于大陆和西方。大陆学生到这样同文同种的地方读书,没有语文障碍,如鱼得水。

大陆民国时代的很多文化学术大师及名人,1949年后在台从事高等教育或文艺政务工作,为其学风奠定了基础,信手拈来就有一把,如蒋梦麟、梅贻琦、蒋延黻、胡适、钱穆、傅斯年翁文灏、张大千、梁实秋、南怀瑾、陈省身、朱家骅、钱思亮、吴大猷(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的老师)……

现当代华人世界甚至西方名声显赫的中国名流,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出自台湾高校。

李政道和杨振宁虽然毕业于大陆民国时的西南联大,此二人后来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诺奖获得者李远哲毕业于台湾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另一位诺奖得王丁肇中则毕业于成功大学:龙应台、刘墉、古龙三位华人作家分别毕业于成功大学、台师大、淡江大学。

除了华人世界的知名人士,美国两院华人院士很多亦来自台湾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尤其台湾高校的生物通讯、物理化学、中华文史、教育传播等专业,在世界上颇有优势行政院教育部对记者表示,将来大陆学生赴台读书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均有颇多选择。国立高校,台大、清大、成功大、政大、中大自然是最好的选择;私立高校中,辅仁、静宜、淡江、东吴、逢甲同样优秀。

奖助学金并非绝对不能获得

“一旦修法成功,我们将会制订台湾高校指南一类的手册供大陆生考量。”朱俊彰介绍了目前台湾高校平均收费标准,供大陆学生参考。

目前,国立大学学费每年平均约6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2万元),私立大学学费每年约11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2万元)。台湾实行“高校自治”,即不再由政府制订统一的收费标准,教育部门仅拟定年度最高调幅10%,高校可在此范围内自我调整。

未来对大陆学生的招收方式,目前倾向于个人自主申请,不太可能在大陆采取联招方式,比如用大陆高考成绩作为参照,也可提供其他学习证明。虽设有“三限六不”,亦不是铁板政策,大陆学生获得奖助学金并非绝不可能,在非政府教育津贴之外,高校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向大陆生发放奖学金。

大陆学生如果想赴台读硕士博士,难度则会更大。因为大陆假学历泛滥之严重已为海内外皆知,到时学历审查会非常严恪,如果申请者所毕业的大陆高校不在台湾承认之列,则只能暂时望台兴叹,耐心等待“渐进”。

猜你喜欢
民进党大陆大学
冰之大陆
“拒绝民进党”
冰之大陆
至善
日本民进党成立
冰之大陆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民进党大腕北京破冰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