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福祥 苏 斌 樊红珍
摘要:电子学档是实现过程性评价的有效工具。本文在分析电子学档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电子学档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设计和开发了适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的电子学档,着重介绍了电子学档应用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五种方式,以期为信息技术教师开展客观而有效的学习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子学档;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8-0036-04
一、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同样提出要以“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为评价原则。[2]这些论述都为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指明了方向,突出了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和原则,有效提升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亟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调研发现,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理念落后。主要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忽略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表现为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期末考试等形式区别优劣、分出等级;二是评价主体单一。主要局限于教师,学生几乎没有评价权,忽略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身份和作用;三是评价过程混乱。教师对于学生作品的收集、保存与评价缺乏条理,往往是课上完之后,学生作品存放杂乱或者几乎无所保留;四是评价内容片面。仅侧重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评价,忽略了学生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能力的评价。[1]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根据专业所长尝试设计和开发电子学档这一过程性评价工具,并探讨了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二、电子学档
电子学档(E-Portfolio)是在传统的学习档案袋(Learning Portfolio)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演化而来的。它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学习档案袋中的材料数字化,便于师生共同更新和管理。
1.电子学档的特点
电子学档是指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表现和展示学习过程中关于学习目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学习业绩、学习付出、学业进步以及学习反思的一种集合体。[3]
其主要特点是:
(1)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和评价主体地位;
(2)注重质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不断激励学生进行反省。
2.电子学档的功能
(1)记录学生的进步过程
电子学档要求学生及时上传自己的学习作品、学习成绩、学习日志等,从这些材料的先后比较和阅读中,可以清晰看到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足迹。
(2)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电子学档可以展示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内的学习成果,由于其网络的便捷性,教师、家长及其他同学均可以充分了解到学生的进步与成绩。同时,电子学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借此增加自信与学习兴趣。
(3)发挥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
电子学档改变了以往仅注重量性评价和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它更加重视质性评价,强调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
(4)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电子学档激发学生对学习收获和不足的持续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5)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学生在电子学档不间断地填充、制作与修改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进步的快乐,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也产生了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力。
三、电子学档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
为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更有效地使用电子学档,不仅要分析电子学档自身的特点和功能,研究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的可行性也尤为重要。
1.电子学档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电子学档的物理形态是一个网站,学生建立和更新电子学档的操作如制作作品、上传作品、网上交流等都必须在电脑上完成,这就使得学生可以在自然的应用中轻松地提高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2.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有利于发挥电子学档的优势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往往围绕着工具软件的应用来展开,因而电子作品就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作业形式。每一份电子作品都代表着学生的思考与创意、劳动与智慧、成长与进步,教师应该完整无缺地保存。同时,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作品各不相同,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相互欣赏作品和交流意见的机会。
3.信息技术教师有能力开发并使用电子学档开展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高,设计、开发、管理和维护系统和平台的能力强,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电子学档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尤其是评价理念理解深刻,这对于充分发挥电子学档的过程性评价功能大有裨益。
四、基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电子学档设计与开发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生理、心理、认知发展特点和水平,笔者主要从模块设计、技术开发两方面来探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电子学档设计与开发。
1.基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电子学档的模块设计
为了实现基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电子学档管理作品、作品评价、讨论交流、自我反思四个功能,笔者主要为电子学档设计了任务目标、我的学档、评价标准、作品评价、排行榜、讨论园地六个模块,[4]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各模块功能具体说明如下:
任务目标:说明最新实践操作具体任务及期望学生达到的水平和获得的能力。
我的学档:通过“我的简介”可以使学生、教师更加了解自己;通过“我的计划”展示自己的学习计划,便于合理利用时间;通过“我的作品”完整记录每个学生整个课程学习中完成的作品;通过“我的反思”记录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机会等,并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
评价标准:公布每次作品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便于学生创作作品、自评、他评时参考。
作品评价:分别赋予教师、同学和自己评价权,为某个同学的作品评分并陈述理由,系统自动根据权重算出作品最后得分。
排行榜:根据每次实践学生作品的最后得分,系统自动按得分由高到低排列作品,并分任务显示。
讨论园地:师生、生生之间就某一作品或学习问题交流、论证和协商。
2.基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电子学档的技术开发
电子学档的开发综合运用 Dreamweaver 2008、 ASP 3.0 、 Access 、 Photoshop 等软件,经由评估、设计、开发、调试、试用、修改等一系列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评估阶段,主要规划电子学档的功能模块及分析技术的可行性,评估决定采用的架构技术和数据库类型;第二阶段为设计阶段,制订开发计划并根据功能模块确定ASP技术代码模块。通过Photoshop设计主页、二级页和三级页,使用Imageready切割并生成静态页面,转入Dreamweaver编辑,设置好站点之后嵌入ASP技术代码进行调试;第三阶段为修改阶段,不断地试用、修改各个模块以至满足需求。
五、电子学档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电子学档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以作为学生相互评价作品的平台、学生自我反思的平台、教师管理学生作品的平台、师生及生生交流的平台进行应用。
1.作为学生相互评价作品的平台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作品一般通过电子邮件、FTP、电子教室软件等方式提交给教师,但都存在弊端,要么学生不能查看别人的作品,要么只能查看不能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观点……总之,学生之间不能互相评价作品,而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来说,同伴之间的评价和激励是至关重要的。电子学档在方便学生上传作品的基础上有效地解决了同伴评价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例如,在学生完成“利用Photoshop处理照片”这一任务后,将作品上传至电子学档,其他同学可以自由访问并评分和陈述理由,如图2所示。
2.作为学生自我反思的平台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大力倡导学生能对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学生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结果等的反思。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有义务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反思意识,培养自我反思习惯,提高自我反思能力。而电子学档为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平台。电子学档完整地保存了每个学生一个学期以来不断的反思和努力,记录了每个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成长的足迹,促进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图3为某学生的反思记录。
3.作为教师管理学生作品的平台
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会产生学生作品,而每个信息技术教师通常又负责一个年级几个班的教学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产生数量庞大的学生作品。这就使得教师对于学生作品的保存和管理成为一个问题,如何使作品保存地既完整又分类清晰,既便于教师查找又利于学生访问学习。电子学档为教师提供了管理学生作品的平台。教师在电子学档中建立学生将要设计和实践的项目单元,学生在课上或课下完成作品之后进行上传时,选择所属的项目单元,电子学档自动将作品归入此类项目单元,并记录学生姓名和作品的提交时间。
笔者在学校负责高一年级7个班的教学,每班每周2个课时,每班平均45名学生,每个课时一般都要求学生创作不同的电子作品,这样一周就积累了630份学生作品。对这些作品如何完整保存并给予评价,电子学档帮我解决了这一难题。例如在进行“设计一个旅行计划”这一教学时,使用电子学档来管理学生作品,如图4所示。
4.作为教师评价学生作品的平台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学生将从中受益无穷。教师可以在电子学档上方便地给学生的作品评分,并具体说明作品的特色、不足及修改的建议。[5] 同时电子学档能完整保存教师的点评信息,便于学生随时查看。学生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作业情况和成绩表现,也可以浏览他人的学习情况,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氛围。
5.作为师生、生生的交流平台
在电子学档中设计讨论园地,主要是为了给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基于同一学习主题的交流平台。同时,教师可以在讨论园地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意见,修改教学计划和设计。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观点,交流讨论,尤其是基于学生的电子作品进行讨论,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六、结束语
电子学档作为一种面向过程的评价方法,融课程、学习和评价于一体,对于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反思,提高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者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基于电子学档的评价比传统的考试评价更带主观倾向,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可能存在问题,并且很难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收集和记录等,这也是我们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 =1162&infoid=732,2001(6).
[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3]王霞.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9):106-107.
[4]王佑美.电子学档:信息化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电化教育,2002,(10):19-20.
[5]李敏,韩红利,刘力.浅析电子学档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中的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1):141-142.
(编辑: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