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教育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4-30 09:44征玉韦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示范性学业成绩教育资源

征玉韦

高中择校风的盛行源于高中教育质量评价片面化,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政府评价一所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优劣和对教师进行奖罚的标准依然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尤其是高考成绩,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的标准也是该校高考上二本线的人数,甚至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基于这样的标准,高中择校风愈演愈烈,使普通高中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并大有垄断之势,非示范性(非重点)高中处于边缘状态,出现弄虚作假、择校费过高现象,导致一些有较大潜力学生失去了深造机会,影响高中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稳步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 现行评价存在的问题

现行评价在实施中过于重视结果,忽视历史起点,易使人们把更多精力投向优势学校,使两类学校间的差距拉大,使我国高中教育质量难以整体提高,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1.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于重视结果,对学校起点和努力重视不够

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重点中学的建设,是在当时的社会转型时期发展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目的是在当时我国教育资源总体极度短缺的情况下,集中财力、物力,优秀师资和生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大批量高水平的中学生,为大学提供优质生源,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我国人才紧缺的问题。因而可以说两类学校间的差别主要是政府的政策倾斜所致,这种倾斜使生源在不同学校间形成分层,学校间的生源质量存在很大差别,最终引起学校管理难度不同,高考成绩不同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些都不能归结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因而只以最终结果,尤其是高考成绩为标准的评价结果难以令人信服。

在当前公民对教育需求增加的情况下,高中仍存在重点与非重点、示范与非示范之分的条件下,这样的评价进一步拉大了两类学校间的差距,打击了非重点、非示范高中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骨干教师严重流失,学生向纵深层次发展受较大影响。同时,示范性(重点)高中因大量学生涌入,教育资源告急,师资力量跟不上,学校不得不大量补充教师,优秀教师不断从非示范性(非重点)学校流入示范性(重点)学校,一些不合格教师钻空子找关系借机进入示范性(重点)高中,真正优质的教育资源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目前,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已成为政府的主要责任之一,政府只有通过科学合理评价引导社会评价,才易于促进学校间的均衡发展,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提供更多更好的高中入学机会。

2.把学生学业成绩等同于学校教育质量

学生学业成绩与学生个体素质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学业成绩优劣不仅取决于学校教育,还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学生所处社会环境。有大量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业成绩只是学生智力水平的表现之一,智力也只是人素质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事实也证明,在学校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不一定就会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不一定就是对社会最有价值的人,十几年前的留美博士卢刚拭师杀友事件,大学生不顾家庭承受能力一味追求享受和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逼父母拿钱现象的层出不穷,邪教组织几乎都有高学历者的参与……因而学业成绩不能代替教育质量。

另有研究表明,在高考成绩和中考成绩增加值方面,在示范性高中就学学生成绩增加值并不显著高于非示范性高中,两类学校中中考成绩低于该校入学分数线的学生的成绩增加值均低于达到学校入学分数线的学生,即虽然这些学生在示范高中就学,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示范性(重点)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对高中生的成绩提高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3.评价的评定等级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督促功能被忽视

它忽视了不同学校的起点、特色、周边环境的不同,难以体现评价结果的导向激励功能,客观上引导家长的批评指向学校,助长了择校风,对社会上的片面评价推波助澜,使学校与家长关系紧张,学校所处社会环境恶化,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受阻。虽然各地政府对普通高中实行“三限”政策(即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但实际上仍是“用钱买分数”。在这一政策的刺激下,示范性(重点)学校在获得公共资源重点倾斜的同时,又通过教育市场获取大量的民间资源,靠收取择校费加大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而非示范性学校则只能获得十分有限的公共资源,产生“马太效应”。示范性高中和非示范性高中因资源配置失衡所导致的经费、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这两类学校在办学理念、追求目标、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心理期望等方面迥然不同,在它们之间没有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沟通,阻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鉴于上述情况,要使我们的评价真正起到促进整体教育质量提高的作用,就必须在平衡政府对两类高中的投入前提下,重视评价的一致性与差别性相结合原则,即在对学校的现有教育设施、师资、生源状况(包括学生考试成绩、特长、性格特征、家庭教育状况、家长学历与职业)的正确综合评估基础上,在不违背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评价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差别性评价标准对学校进行评价,即本着促进学校共同发展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将学校的各项工作内容分配权重,评定等级,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学校制定相应评价标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发挥评价的应有作用。

二、 实施差别性评价促进普通高中均衡发展

为了达到教育评价促进学校均衡健康发展和整体教育水平提高的效果,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促进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完善现有的评价标准,既要发挥评价评的功能,也要发挥评价的督导服务的功能。

1.分类评价学校

确定分类评价的依据,采取评价有效期制度,全程跟踪评价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学校设施、师资、生源情况不同,导致学校的发展起点不同,唯高考成绩论成败忽视了薄弱学校师生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忽视了学业不良学生的优点,不利于对薄弱学校师生的激励。

正确运用差别性评价原则,使薄弱学校看到发展的契机,激励学校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分类评价方法利于学校自我定位,社会跟踪监督学校教育质量,确定合理发展目标,也有利于政府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家长社会正确评价学校,降低评估成本。

2.政府做好导向工作,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多样化

政府需要高屋建瓴,从全局出发制定评价标准,不能一味迎合社会一段时间内的需求,这样才能将评价引导到健康的道路上。借鉴国外设立非政府专业评估机构的做法,吸引多主体积极主动为学校均衡发展出谋献策。

学校对自己的优劣有比较清楚的把握,能比较深入地分析本校特点,评估机构则与学校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而且评价机构专业性强,评价结果比较有说服力,更能督促学校尽力发扬优点和避免不足。所以,可以学校自评、评估机构(与学校无直接利害关系、以便公正客观评价)评价相结合,社会评价作为参考。把学校自评的准确程度和学校自定目标的可行性及实现程度也列入评价项目中。

参考文献

[1] 安雪慧.示范性高中与农村高中学校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学刊,2006(11).

[2] 杨晓江.普通高中评价标准初探及分等评价设计.现代教育科学,2002(10).

(责任编辑 付一静)

猜你喜欢
示范性学业成绩教育资源
浅谈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养方式
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探析
我省启动2015年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评选工作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