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华
摘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做法。本文从中学教学的现状分析目前导致学生缺少质疑的原因,提出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质疑能力几种可操作的做法。
关键词:质疑;对策
所谓质疑,应界定为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一些按常规推理或原有思维定式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产生、提出疑问的心理过程。也可以说,质疑是经过比较充分的分析后提出的疑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释疑是思维批判性高的重要表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就必须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敢于提问的能力和意识。
一、高中学生缺少质疑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目前我国的中学生包括部分大学生的质疑能力普遍较差,形成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方面
1虽然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迫于社会、学生家长的压力和经济因素诸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不少片面追求升学率,物理教学围绕着高考一张试卷转的现象,一部分教师仅为高考而教学,人为地约束了学生的质疑能力,特别是对于学生问的超越“考纲”的内容一律不予解答,有的教师还训斥学生浪费时间,严重挫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2有些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落后,对新课标的要求缺乏理解,还停留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上,往往把物理概念规律平铺直叙地全部端给学生,从而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很少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和内容。
3极少数教师由于害怕学生质疑的一些“刁钻”的问题自己答不上来,有失面子,所以对一些爱质疑的同学敬而远之。这必然不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方面
1还是由于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还沉湎于题海之中不能自拔,所以质疑的内容多数集中在解题方法和结果上,很少涉及实验现象和过程分析上;而且因为各类教辅种类繁杂,题量甚多,使学生难以多角度认真思考,所以质疑也仅仅浮在表面,无法深入下去。
2学生进入高中,生理和心理都发生变化,受心理因素影响,出现了课堂上不喜欢举手提问,课后质疑提问也不积极的现象。
由于以上一些原因,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就逐渐衰退,质疑能力就大大降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没有主见,没有自己的思想,创造力很差,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来,这是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背离的。
上述现象可以看出,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二、质疑能力培养的尝试
1课前预习中的质疑
预习是学生自己动脑求知,自己主动探索的重要方法。预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预先知道学习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困难所在,以便带着问题上课。因此,它是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方法之一。
在初备中,要使学生自问:这节课传授什么知识?教学重点是什么?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这样有目的有计划地预习,将问题逐一化解,肯定事半功倍。在细备中,教师可布置适当的预习题。如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预习时,让学生注意比较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有什么相似点?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外找时间相互讨论,这样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把所了解到的知识要点、关键和存在的疑点记录下来,以便在新课的学习过程中更有的放矢,教师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分析,课堂教学当然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助于探索物理规律。
2课堂教学中的质疑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个性的关键环节。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质疑问难”恰恰是一条贯穿始终、收放自如的纽带。课堂教学中的质疑通常可分为两种:一是学生间的质疑,全班可分为若干组,每组有一位主要发言人。质疑开始,各组挑战,就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一组提问,一组回答,教师鼓励,一时难于回答的问题教师点拨然后总结。二是师生间的质疑,这往往安排在上一步骤之后。
3课末复习中的质疑
心理学研究证明了及时复习的必要性。孔子说得好:“温故而知新”,课末教师设疑,反馈学习情况,也有助于巩固新课。如“这节课中我们学到哪些知识?你认为哪些知识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你觉得这节课掌握最好的知识是哪些?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等。
例如:在电磁现象教学中,学习“磁变说”(8=n△δ/△t)时,学生会与“切割说”(ε=Blv)加以比较,提出两者似乎“矛盾”的质疑,如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匀速平动,两条边都在切割,而△ξ/△t=0,到底有否感应电动势的疑问。又如,学了《库仑定律》之后,让学生思考库仑定律的公式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的异同点,留有一定的余地,让他们继续去思考、去提问、去探索。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批判性和发散性,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喜欢质疑,目前采用的实验演示法引发质疑、利用物理学史激发质疑、导致悖论法产生质疑等方法,在物理教学中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素质,就必须要求教师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摒弃“师道尊严”,以平等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大胆让学生质疑,以讨论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掌握新技能。绝不能在学生面前或故作高深,或冷若冰霜,或漠然置之。吕淑湘先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使学生乐学、善学,离开教师也能学。”由教达到不需要教。这需要使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学生因为质疑,可能会提出一些很“刁钻”的问题,但往往很有价值的东西就出现在这里。对学生的质疑,老师应认真对待,一时不能解决的可课后认真思考,虚心请教,再找学生作答,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从而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激发起探索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性。
2掌握好教学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阅读或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把阅读全变成质疑。教师应把握好目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有些不太沾边的问题给学生课后讨论,有些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问题学生不提出来,教师可自己提出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讨论、解决,既质疑问难,又弄清物理知识的前后联系。
3培养质疑能力贵在坚持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需要较长时期才能奏效,教师首先要带头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逐步培养,既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急于求成。
总之,要把质疑作为改进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举措,使学生养成爱思考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虚心向学生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也要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坦诚态度,对学生热爱真理的举动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总之,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就必须高度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论,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