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玲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
近日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中指出:大学生去年毕业560万左右,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仅应届高校毕业生就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毕业生总量还将继续加大,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也让毕业生面临极大挑战。受金融危机冲击,很多企业招聘岗位缩水甚至取消招聘计划,昔日“天之骄子”在求职路上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如何应对就业的寒流呢?如今政府在行动,学校也在行动,作为就业主角的学子们更应该行动起来。笔者在此支招如下:
积极主动,“早”字当先。既要早行动,也要早预期,并做好积极准备。华尔街蔓延开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始料未及,这让打算就业的毕业生开始措手不及。在很多高校BBS论坛中,不少毕业生发帖中透露出在金融危机之初没有意识到与自己有多大关系,最多也只是影响一些金融专业的同学。前期预料不足使得不少同学在刚开始的求职中非常被动。据权威人士预测,这场金融危机仍在蔓延,远没有停止。这也给来年求职的同学很好的启示,凡事要做好准备,早打算,早行动,机会从来不会光顾被动等待的人。
转变就业思维,先就业后择业。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中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有些大学生一毕业就加入失业大军。今天的就业市场中,真正有机会踏入社会“高、精、尖”岗位的毕业生还是少数,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只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所以,摆正位置,理性求职,抓住机会先就业再择业会是明智的选择。
基层就业,西部就业。高校一般都集中在城市,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生始终把留守大城市作为求职的不二选择,原本偏远地区的基层岗位长期以来鲜有人问津。在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量的毕业生在原本竞争激烈的大城市求职变得愈加困难。审时度势,到基层就业开拓自己的新天地不失为理性选择。而且,到基层县市工作,自我发展的空间相对要大一些。近几年,国家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也加大支持力度,名额逐年增多,开展项目也多样化,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等。
创业亦能开辟新天地。危机时刻,“危”与“机”并存。如今在很多高校尤其是浙江一带的高校颇有创业氛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一名09届毕业生,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创业之路。于是,当身边其他同学在这个求职寒冬中奔波时,他的小店营业额已高达几万元。如今,高校中自主创业已经不再新鲜,各部门也加大对于应届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从资金以及政策上都给予相当多的优惠。当然,在校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业素质,激情中更要注重内功的锤炼,才能为将来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说,开办“网上小店”、“婚庆公司”等等,都一样可以圆自己的梦。
提高形势分析判断能力,注重收集信息。虽然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也不要过于悲观,要理性分析。今年的就业机会比往年有所减少,但金融风暴影响的多是跨国企业在国内的招人计划,或者一些出口贸易的中小企业招聘,而对国企以及基层的机构影响并不大。甚至有一些企业借机“抄底”人才,加大招聘力度。此时,分析形势、收集信息的能力不可或缺。瞄准那些受影响不大的行业求职,成功机会更大。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就业信息网,大量的就业信息会及时发布,同学们要学会从这些信息中收集与自己求职相关的内容并加以利用,同时,可以作为研判形势或者直接进行求职的资源。
保持良好心态。细心浏览一下各大高校的论坛中JOB版以及匿名版,经常有同学发帖表达或者宣泄的焦虑、迷茫、恐慌甚至无助的情绪。这场金融危机来得完全没有预期,不少同学受舆论影响过度悲观焦虑。缺少对自己专业以及社会需求等总体分析判断,以致一旦受挫便焦躁不安。随着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即使没有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也是趋紧的,今年只是雪上加霜。在求职路上,乐观的心态格外重要。要多总结暂时失败的经验,勤于思考。注重自我心理的疏导,多和周围同学、家长、老师或者心理咨询方面的老师沟通。
当前的经济形势对求职路上的大学生来说是危机中藏着机遇,要有积极的求职心态、理性的择业观,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相信年轻的学子们一定会经受住考验,闯出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用心书写自己的梦想。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学院就业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