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艺术教育转型中的文化传承

2009-04-29 08:11袁恩培
关键词:艺术教育文化传承转型

袁恩培 文 静 庞 杰

[摘要]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艺术教育开始进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时期。教育理念的相对片面、教育受众群体的意识误差等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生态式文化传承”这一文化范式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意在强调对传统文化进行清晰的脉络梳理,注重中国艺术精神的挖掘和对传统文化独特意蕴的再释,在文化的继承与教育方式问题上,以多元维度与块面结合的方式,探寻一条具有中国本真特色的艺术教育文化新路。

[关键词]艺术教育;精英教育;大众教育;转型;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1X[2009)01-0098-04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转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文化与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其文化与教育也必然随之转型,这是社会进步内在大环境的客观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艺术教育作为中国文化教育的一个分支,也开始步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重要转型时期,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快速增长的社会物质形态与相对滞后的人民审美意识形态的发展相协调,因此,作为转型的关键因素,文化的传承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而生态式的文化传承模式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法与思路,尝试在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探讨艺术教育转型中的文化传承方式。

一、艺术教育由精英向大众转型路上的问题思考

1艺术教育转型路上的社会现实

探讨中国艺术教育转型的文化承继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何谓“艺术教育”?美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托马斯·门罗在谈艺术教育时,曾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1)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的精英教育,(2)提高受众艺术欣赏与修养的大众教育,(3)强调艺术史研究的深度教育,(4)培养艺术师资的社会教育。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艺术教育有自身明确的发展方向与社会预期,并非呈单独的射线纵深发展,而是根据社会预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增长为载体,有目的、有导向、多维度横向交叉的发展模式,那么,作为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大发展人才的艺术教育,一方面,有着成为教育领域热门学科和全社会高度关注中核的骄宠,另一方面,恃宠后面更多的是承载着发展的尴尬与困窘即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巨大差距,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对艺术教育进行大跨度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我国艺术教育的转型是我国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对未来教育模式的一种尝试,值得提倡与鼓励,但此种做法理应建立在对社会现实、时代精神、社会发展形成全面认知的基础上,把艺术人才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与教育机制相匹配,就目前我国艺术教育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与片面表征来看,转型步伐稍显仓促。

“精英教育”阶段是以培养艺术家为教育的核心思想,也就是针对少数有艺术天赋的人才进行深度培养,使之成为某个艺术领域的领头人或先行者,但随着艺术教育的深度推进,“大众教育”的到来对我国艺术教育是一次较大规模的转型,不仅体现在教育体制的转变上,对于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来说也是一次风雨洗礼。“大众教育”不再是以培养艺术家和先行者为核心的教育范式,它是面对大众的审美教育。正如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茄德纳博士针对现行艺术教育状况所说:“在艺术教育里,学生们学习艺术形式而不一定需要学习如何去表现艺术。当今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们通晓不同的艺术形式从而变成有知识的观(听)众,他们将学习某一艺术形式的历史,他们将学习艺术形式里的正统规则和技巧要素,他们将有机会练习如何辨别和批评作品。”由此可见,当代的艺术教育已从培养精英人才转为大众的普及审美教育,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让更多的人提高艺术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艺术审美水准和民族人文道德修养,这并非艺术教育的“一刀切”,在“大众教育”阶段虽以培养大众审美为主导思想,但并不意味着抛弃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如托马斯·门罗对美术教育目标的分类,在四个等级中结合社会预期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增强艺术教育多维度推行的能力与发展空间。

2艺术教育转型路上的教育现况

20世紀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经费从国家拨款转变成有计划的拨款,学校本身自筹剩余的经费,学生本身也失去国家全部“承包”教育费用的优待,再加上物价上涨,办学规模扩大等现实情境,经费成为制约各高校向前发展的“瓶颈”。同时,国家对学校办学自主权也部分下放,学科设置相对自由,这些都成为“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客观条件。一部分高校通过开设艺术专业吸纳生源以解决经费不足的现况,“艺考热”现象应运而生。但令人担忧的是“艺考热”现象是否是大众对艺术审美需求的真实渴望?还是考生抱有侥幸心理,期望在艺术考试的文化低分中取得大学人学资格?艺术教育的培养预期在此还需进行理性思辨,因为艺术教育的培养预期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过程中对文化继承的思维意识与认知能力。

通过艺术教育由“精英培养”到“大众教育”的过渡,文化传承也在发生位移,“精英培养”阶段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具有全面性、深人性与研究性,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呈螺旋纵深的发展态势。“大众教育”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则体现出广泛性、理解性与欣赏性,对传统文化更多的是理解、感悟与欣赏的继承模式。在现当代,对传统文化的再利用可以避免文化因时代的变迁产生的滞后性与局限性,通过与现代教育模式的结合达到对传统文化的重构,使之重新焕发独特的魅力。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教育模式实现对接,也是教育体制与教育者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与核心。

二、中国艺术教育转型中多元维度的传承与消解

由于“大众教育”阶段培养预期与教育方向性的转变,不论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值得夸耀的现代文明,在承续上均出现某种程度的遗漏与缺乏深度等现象,这无疑对处于现代多元文化竞争语境下的文化传承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文化的传承上升至某一高度,是与民族的存亡强弱相依系。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认为,人类的行为和规范都是由文化的深层结构所决定的,各种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都有其相似性,但从不同文化的实质和内核来看,都存在各自的独特性,也就是说,不同民族的文化赋予了每个民族鲜活的生动性与雄劲的生命力。因此,传统文化的承传就意味着对民族生命力的延续与再创造。

1艺术传统文脉的梳理与吸纳

由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得以派生出符号美学。从伏羲女娲中人首蛇身符号的出现,到《山海经》中的神人形象,再到所谓“开天辟地”的“盘古”,均是以人首蛇身的图腾符号出现。章学诚说《易》时,曾提出“人心营构之象”,这种将神人异化的图腾符号也许就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心理与民族文化,这一时期的图腾符号可谓是审美意识与艺

术创作的萌芽,远古图腾已经萌生文化意识的思维。随着社会的发展,陶器文明日渐兴盛,繁复的纹饰符号让“装饰文化”崭露头角,青铜器的出现则将审美文化带人狞厉的美学领域,符号与政治文化萌发出潜在的关联。而后先秦儒道互补意识形态的出现,又拉开中国汉文化的序幕,出现百家蜂起、诸子争鸣的文化景象。中国艺术与文化呈现万箭离弦的态势,多方向多种类共生共长,中国的建筑、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形式更是将中国的艺术文明推向巅峰。

2艺术教育理念的学术性借鉴与再造

中国学术经典溯源而上不得不提到易学,其堪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孔子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由易学为主体的中国学术史,也由此逐渐成为展现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主体脉络,称为中国哲学文化的根基,之所以以易学为例,是因其博大精深造就了传统文化的脉络,其中的思想与观点影响千年而不失其色。易经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构建起包罗天、地、人、事、物等完整的宇宙哲学世界,讲求从整体的角度去认知世界和把握世界,将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并因此造就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善于采用整体、全息、系统的思维模式,《易·系辞》中说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说是易学中又一重要的哲学思想,感悟整个世界在阴阳两种相反相成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生成与更新。太极、阴阳、四象、八卦构筑起易学文化的宏伟框架,更是成就了易学文化与多学科的共生融合,中国传统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气化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药物归经、药的升降沉浮、四气五味、五运六气与子午流注等学说的整体思维范式,均来自于易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国建筑学也从《易经》中获益颇丰,其“意”与“象”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加之阴阳协调原理,独创中国风水学,并在中国建筑设计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北京城及故宫为例,北京城按照《易经》天地人“三才之道”,将皇宫称为紫禁城,以与天上的紫薇垣相应。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象征天阙三垣,前殿为阳,后殿为阴,后寝乾清宫、坤宁宫与交泰宫皆与《易经》中乾为天,坤为地的思想相对应。北京城门,外城七门,喻面南向明而治,内城九门,喻九五之尊统御四宇,皇城大门南有天安门,北有地安门,东有东安门,西有西安门,象征八卦乾天坤地、离日坎月之格局。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香山饭店,在总体布局及细节处理方面,无不凸显易学的象数与符号,《易经》中“天人合一”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地制宜的思想文化,不仅强化了建筑艺术本身民族文化的彰显,还体现出丰厚的艺术内涵,这都是对传统文化承继的典范。

3艺术传统思想之精神层面的传承与延续

中国自古称为“礼仪之邦”,谦谦君子的气度与人品视为中国传统思想教育成果的外在体现,提到传统思想的承传,不得不提到老子与庄子的人文思想哲学。其思想蕴含着极为丰富而深邃的哲理和极富启发性的人生体验与感悟,体现中国人文艺术的丰厚内涵,是我国艺术教育中德育文化的中核。老子曾以“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来警示民众不可自满自大、急躁炫耀,其“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的为人之道更是将其道家文化演绎到极致。除此之外,庄子推行以道为中核的生态审美思想,将整个生态世界视作审美的客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讲求以整体的审美方式感悟宇宙大化流行的大生命之美。由此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庄子既不主张以人类主宰自居,也不赞同以自然为中点,而是盛以“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的文化理念,而人与环境的和谐之美正是当代生态美学的核心观念。如此深省的思想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不胜枚举,仅此为例,作点明之意。

谈文化传承,似乎就是对已有传统优秀文化“记录在案”,不至于忘却,然此犯了传承的大忌。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整理为“传”,对文化的理解与重构为“承”,“传承”合体才谓完整。感悟其中的思想与理念是传承的重中之重,中国民间的泥塑玩偶,憨态可掬备受青睐,这只是表面物象,背后暗含的是民俗实用性的体现,匠师在艺术创造中为注重玩偶的手感,讲求外表细腻光滑,给人以触觉与心理上的双重快感,才在玩偶造型上使之呈团块状,圆浑稳重,不易破碎。又如我国传统的剪纸工艺,精美绝伦,雕花镂空尽显绝活手艺,然此仅为一意,最初剪纸的镂空是讲求采光,在形式上形成虚实相生阴阳错落的视觉美感。在剪纸图案上也是寓意丰富,譬如,剪一只猫与飞舞的蝴蝶嬉戏,此意并非到此,而是用“猫蝶图”谐音“耄耋图”,寓意祝福老人长寿安康;鹤与鹿在椿树下相聚,寓意“六合同春”。又如门笺上的花纹刻线疏密均衡,原因是门笺悬空挂吊,会经受风吹而产生气流,因此在艺术创作时要注意镂空的密度以减弱风的强度对门笺的侵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优秀文化地保护和对文化的思想精神层面的感悟与消解。

三、艺术教育转型中的“生态式文化传承”导向

1实现“生态式文化传承”的哲学基础与转换范式

中国艺术教育转型之路坎坷重重,其中更是以文化的承继问题为核心,如何确保艺术教育转型对文化传承的完整性?那就是走“生态式文化传承”的发展模式,所谓“生态式文化传承”,旨为一种符合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与客观思维(包括深层无意识)的多元对话、维度联系与融合的生态式文化承继方式。它以多元对话、维度联系、融合为主要特征,通过建立生态式传承模式促成文化继承的全面性与完整性。它强调文化与艺术、文化与学科、文化与民族、文化与社会、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人文意识与科学意识之间的多元对话与维度拓展,并在二元对立双方共存与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式探究与摸索。“生态式文化传承”倡导传统文化的文脉探知与梳理,注重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强调感悟传统美学意蕴,对非科学因素敢于大胆扬弃,对优秀的外来文化果断吸收与再造,意在创造多元文化传承的双赢效果。

从目前国学热来看,文化泛继承总有大包大揽之嫌,因继承途径缺乏明确动机与目的,是传统文化范畴的均搬进现代艺术教育当中,唯恐遗漏一丝一毫,殊不知,这一程序否定了文化时代性与前进性的哲学内涵。诚然,视传统文化为中华瑰宝,但其也有弊端,有些是不具备跨度发展的文化,只适用于某一特殊的历史时段或特殊语境当中,具有偶然性与特定性。因此,在现实教学中应大胆扬弃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以思辨理性的态度进行文化梳理,审视其承继的可行性与价值比率,实现“去粗取精”。要将传统文化继承模式转向“生态式文化继承”,最根本的就是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哲学基础与范式的转换,因为传

统继承模式实际上就是思维理性的危机,思维理性的危机就是传统哲学范式的危机,就是传统主体意识哲学的危机,只有从主体哲学走向主体间哲学、工具理性批判走向交往理性、意识哲学转向选择性思维哲学,在此基础上的“生态式文化传承”才能摆脱传统继承模式的弊病。

2“生态式文化”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继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描述人类文化多元起源与发展时采用了“多种文化的星球”这一类喻,意指人类文化的多元起源、多元发展与多元未来。在全球经济、社会、思维意识、学术建构日益融合的今天,文化作为人类存在的根源也在步入多元语境的发展态势之中,这是社会客观发展与时代融合的必然阶段。种族、地域、宗教、意识形态的差异,使文化与艺术呈现多元共生的客观存在形态,也使保持单一文化形式的民族有机会从世界文明中汲取营养,这也是文化多元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与此同时,继承主体也应清晰地意识到,多元文化的实质与内核又体现出各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它本身就是建立在对差异性、丰富性和民族自主性认可基础上的交流,这是文化的根本特征与本质所在。多元为形态上的多元,并不指盲目地融合。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各民族的文化继承必须具备主体选择的继承意识,即在承认多元文化共存的客观现实中融入文化的主体意识,在避免文化霸权主义现象的基础上,对多元文化进行拼接、整合、借鉴、吸收与嫁接,在保持本民族主体文化意识的同时,广泛吸取多元文化的精髓,使稳固自身与吸收外来相融合,实现生态理性的继承方式。

3单维向多维推进的“生态式文化传承”新模式

文化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结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前进过程,是一根只有端点,设有终点的射线。文化以单维的形式朝多维延展,从而形成多层维度的立体空间。要达到对文化继承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就需要在继承模式上加入原生形态的思维理性观念。首先,依据文化纵向发展脉络,理清学科之间的异质性与边缘性,这将为文化的继承明确方向与思路。其次,在纵向脉络梳理清晰的基础上,展开纵向脉络每一层维度线,寻求各种文化间、学科间的多元融合与交叉发展的连接面,从而形成块面结合的生态继承模式。最后,在对文化形成多维度继承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与中国艺术教育现实情况的对接。根据艺术教育的培养对象、教育方向、教学方针的具体细分,对文化进行有目的性与学科性的吸收与借鉴,通过多学科间的隐性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有利于思维的拓展与设计方向的确定。这种块面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育主体更清晰地了解教育需求,根据培养对象的差异进行教育中的文化解构,实现中国艺术教育转型中受教育者对不同发展方向的文化需求。

4“生态式文化传承”与“生态式教育”的承接

由“生态式文化传承”向艺术教育领域进行思维延展,受其启发得出“生态式教育”的联想。“生态式教育”也可称为“本真教育”或“原点教育”,意指教育目的清晰、教育体制完善、教育预期充分,在尊重优秀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能够依据教育的初衷实现客观理性的教育发展,并能结合现实情境创造自身发展特色,做到因时因地制宜,“生态式教育”是较为客观理性的教育模式,它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核心,吸收中国艺术哲学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的精神,借由艺术教育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大和谐氛围。同时,也吸收了西方艺术哲学体系中人定胜天的理性观念,倡导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寻求构建当代一种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的教育模式,“生态式教育”从人的整体出发,力求达到人在实践中的全面自由发展。其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学会以文化意义与审美的态度关照自然与社会,以审美与文化意义的尺度衡量教育实效,赋予艺术教育以活的人文生命力。倡导“生态式教育”是对艺术教育转型中出现的传承问题的有效解决思路,是与现代教育預期相匹配的思维模式与治学理念,也是对中国特色艺术教育形式的一种尝试与探索。

四、结语

中国艺术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是我国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的转变,是对未来教育模式的崭新初步尝试,但过程中难免遇到诸多不足与非合理现象,教育思想与教育受众的思维模式还有待深入和改善,由此,文化传承问题是我们对现代艺术教育转型过程的重中之重。通过“生态式文化传承”这一全新模式的施行,将文化多元维度生态的继承方式纳入艺术教育转型的客观思维当中,有利于解决转型中艺术教育对文化继承泛而不深的问题,从而呈现出多维立体的承继态势并与当代艺术教育有效地对接融合,实现“生态式文化传承”向“生态式教育”领域延伸,探寻转型期中具有中国本真文化特色的艺术教育的民族新路。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文化传承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