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观点

2009-04-29 00:44
新财经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保险资金诺奖

补药吃多了会虚胖

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充满诗意的开场白让大家印象深刻,他说:“一年来,我们共同经历了种子的发芽、盛开的春天,走过了不断成长的夏天。在一年后的秋天,这一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单从经济数据来看,收获相当不错。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温总理多次表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今年以来,特别是后半年以来,每月公布的经济数据一次次增强了国人的信心。看GDP,第一季度增长6.1%,第二季度增长7.9%之后,第三季度增长8.9%。李晓超也明确表示,今年实现全年8%的增长目标没有悬念。由此看来,大家可以安心过年了。

今年,老百姓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叫“投资拉动”,这也正是今年中国GDP平稳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国家自年初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包括“四万亿投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等。

刺激政策能否刺激经济?一直争论不断。毋庸置疑,效果是一定会有的。这就和人一样。给孱弱的身体猛吃补药,人是可能会胖,但很可能是虚胖。营养良不良,消不消化得了,一下子看不出来,需要时间。经济刺激政策之于经济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今年种下的种子,真正的收获期可能是在明年,乃至更长远的以后。因此,我们对明年有些小担忧。千亿保险资金获准入楼市

新修订的《保险法》10月正式实施,其中明确保险资金“可投资不动产”。《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试点管理办法》一旦出台,保险资金则能正式进入房地产市场。参与征求意见的业内人士认为,初始投资比例定为5%的可能性较大。

社会声音

助推楼市继续升温

截至3月底,全国商品房库存积压增长30.5%,已购待开发土地高达12亿平方米。市场现在不缺房,缺的是市,缺的是买方市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过热,千亿险资入市犹如火上浇油,将让整个楼市更加波谲云诡,结果让人担忧。

减少地产公司对银行的依赖

房地产的大门向保险资金敞开,房地产业从此有了一个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从而减少了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这必然影响到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

警惕成为下一个AlG

保险业需要小心,钱一旦投到房地产市场,楼市万一不坚挺,没准就成了下一个美国国际集团(AIG)。没挣钱不说,反而把自己给搭上了。

本刊观点

确实是一笔“险资”

喊了那么久要为楼市降温,现在看来,非但降不下来,中暑的可能性又大大增加了。

千亿保险资金入楼市的影响,并不单单表现在这些钱买了几块地,买了几幢楼,其传递出的延伸含义不可忽视。保险资金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亿万投保者的保险钱,保险公司是不能轻易破产的,如果买保险都不保险,那整个经济体系就乱了。

换句话说,不到万不得已,国家是不会让老百姓的“保命钱”在楼市里打了水漂的。如此一来,房地产的持续“繁荣”是可以期待的。房地产市场一定会非常感激这个政策,迎来如此珍贵的加盟者,楼市泡沫又多了一根支架。

有人理智而善意地提醒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充满了风险,保险公司要留神,不要成为下一个AIG。

这样的提醒很必要,但有些多余。在中国,拿国有资金去投资,可能担心的是赚了钱怎么办,从来不担心赔钱。因为背后有强大的政府,更准确地说,有强大而善良的纳税人团队,他们时刻准备着为这样的投资失利埋单。

美国经济学家获2009诺贝尔经济学奖

北京时间10月12日晚7点,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美国经济学家艾利诺奥斯特罗姆市奥利弗·E·威廉姆森获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社会声音

今年诺奖两大冷门

此前权威媒体和专家的热门人选,都集中在宏观经济学和金融领域,而真正获奖的两位甚至根本不在预测的人选范围内;艾利诺。奥斯特罗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获得者。

不要把诺奖太当回事

中国的经济学家到了欧美,适应能力还不如印度学者。国人不要把拿诺贝尔经济学奖太当回事,只要解决好自己内部的经济问题就足够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背后

形容诺贝尔经济学奖“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归属并不为过。但必须看到,诺奖归属的地域之别,绝不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规模、政治地位的差距,更多的还在于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思想、研究成果上的差异。

本刊观点

遗憾,诺奖“运作”不了

诺奖年年发,我们年年问,为什么中国经济学家得不了奖。原因分析了很多,诸如,中国人缺乏创新精神,现行科技创新体制有缺陷,等等。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诺奖“运作”不了。今年诺奖又爆冷门,之前的预测基本都落空。这就和国内评奖不一样。国内不少奖项,在公布之前,外界都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而且要获奖,还可以通过“运作”成为“内定”。如果诺奖也可以“运作”,我们早就获奖了。

很多人批判,国内的学术氛围太浮躁,整体环境和激励机制都对创新性研究不利。稍微懂点经济、甚至不懂经济的人到媒体上说两句就能成为所谓的“著名经济学家”,身价、出场费随之上涨。有这样的学界气氛,谁还会踏踏实实去做研究呢?

这是现实。但在全民都为自己利益而奔忙的时候,我们又怎能单单要求经济学家们两袖清风,耐住寂寞做研究?

所以,放心好了,短期内,我们得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财经》杂志人事震荡

据消息人士透露,《财经》发生重大人事变动。继总经理吴传晖及经营团队60多人辞职后,采编队伍将于10月底递交辞呈,包括主编胡舒立,离职比例占到采编总人数的70%。

社会声音

《财经》的新锐品质难以继续保证

胡舒立离开后,联办可能不用再为《财经》的大尺度报道提心吊胆了。但胡舒立是《财经》的核心人物,离开了胡舒立团队的《财经》,很难保证其原有的新锐品质。

反思传媒业的商业模式

《财经》变局引起大家的反思,反思传媒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内容生产者在整个链条中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怎样保持采编内容的独立性不受资本的干扰。

媒体生态待改善

这场震荡说明,传媒的生存环境有待改善,在新闻报道自主权等大事上,从业者发言权不充分,我国的媒体生态仍然处于一种待发展状态。

本刊观点

《财经》震荡与《商业周刊》易主

《财经》杂志发生人事震荡,媒体高度关注。但截至目前,新闻当事方尚未正式出面说些什么。这与《财经》以往的报道风格形成极大反差。

有关人士透露,《财经》杂志此次人事动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管理层和大股东对经营收入和利润分配有分歧,本质上,是内容制作人无法分享财经媒体发展后所获得的红利的。说白了,就是孩子出息了,生父母和养父母之间出现了矛盾。

中国传媒产业的体制问题讨论已久,很多人呼吁要从体制上为传媒业松绑。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类似《财经》这样的风波就会不断出现,而且会随着传媒市场的发展愈演愈烈。

无独有偶。就在《财经》主创集体闹辞职的同时,从大洋彼岸传来有着八十年历史的美国三大财经杂志之一《商业周刊》易主的消息。有分析说,《商业周刊》的易主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财经平面媒体黄金时代的结束。

对比起来,中国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的从业人员,一定感到遗憾。中国的传媒业尚处在与体制抗争阶段,应该说,还没有正式上路,更不知黄金时代何时才能到来。

△2009年7月,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出发,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接替护航任务。

点评:中国“蛟龙”前往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赢得了世界赞誉,却未料到中国商船会落入非洲“黑龙”之手。

2009年10月11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盟TMA-14”载人飞船携加拿大太空游客盖一拉利伯特及两名宇航员一起安全返回地球,成功在哈萨克斯坦着陆。

点评:不是宇航员,也可以畅游太空。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的中国人,不应该是这个场景的看客。

猜你喜欢
诺贝尔经济学奖保险资金诺奖
聚焦诺奖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班纳吉、迪弗洛和克雷默: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更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措施将出台
议诺贝尔经济学奖探讨经济发展课题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