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晨
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有200万年的悠久历史和万年的文明史。华、华夏、中华民族之称,皆源于以花为图腾的华胥氏。所谓中华民族之根,就是从古猿到猿人、从猿人到新人,再由氏族到民族形成的根源。中华民族同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一样,都有一个崇拜的祖先(或神)作为“根源”的象征和标志。距今八九千年前的华胥氏就是这个“根源”的代表人物。
一、秦地历史文化的两大金牌
秦地自古帝王州,今日号称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大省,或常说的“天然历史博物馆”。在使陕西走向全国,让世界了解陕西中,打出的一大金牌就是:以周、秦、汉、唐为主线的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位列中国八大古都之首。“周秦汉唐文化”不仅是陕西历史的主体,而且也是中国历史的主体。这枚光辉灿烂的金牌既为陕西经济的振兴带来了巨大利益,又对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秦地历史文化的又一大金牌,就是中国古史的传说人物,或曰构架中国文明起源史的代表人物,亦称中华民族之根的祖先。这枚金牌中,陕西有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的桥山黄帝陵,宝鸡市的炎帝故里及陵,后稷故里的杨凌农业示范区等,均已成为中国和世界闻名的景区。还有在古史上享有重要的传说人物需要研究、挖掘和开发。如《春秋命历序·五龙纪》载的“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是中华民族以龙为图腾的始祖,故里就在今延安市的五龙山。
二、丽(骊)山与中华之根
目前风行的“全球华人故里”,争者不少,目光多集中在炎帝故里上,有湖北随州、湖南炎陵、陕西宝鸡、山西高平等说,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宝鸡。从“全球华人”而论,“故里”界定在6000年前的炎帝,似乎不很准确。因为炎帝之“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等,皆有故里,按历史顺序、传说世系,中华民族的“根”是炎帝的祖先华胥和“三皇”之首燧人氏。
我国原始社会的采集渔猎时代非常漫长,约至新石器时代早期(10000年前)、中期(约6000年前),才被农耕时代所淹没。华胥、燧人氏世系较多(即氏族延续较长),只能将有文献记载者视为首代(约为9000 7600年前存在的氏族首领,二者处在末代)。《列子·黄帝》篇云:“华胥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对其今地望的解释有黄河流域的五省、长江流域的三省。晋代王嘉《拾遗记》云:“华胥是九河神女。”地望有今山东西北、河北东南二说。其故里之多,正与其世系之多相吻合。这个华胥氏的故里主要有山东菏泽、甘肃华亭及陕西蓝田三说,多倾向于华亭或蓝田。蓝田华胥渚(今华胥镇宋家村)是其故居和葬地(今华胥镇孟岩村),是多数学者所赞同的。《韩非子·五蠹》篇云:“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他又称遂皇、天皇及人皇等。其故里也较多,符合世系多的史实。多数学者赞同《庄子·逍遥篇》所说:燧人氏为“藐姑射神人”。“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隋书·地理志》云:“临汾(今属山西)有姑射山。”这两个氏族部落的迁徙地域较广,互为婚姻,丽山(秦朝前之名)华胥与姑射山燧人部落隔黄河相望。之后,两者又有互相迁徙。
华胥和燧人通婚怀孕,时人知其母不知其父,便想象是雷神大迹或彩虹感应了华胥氏。《诗纬·含神雾》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王嘉《拾遗记》云:“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渚,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雷泽、华胥之洲的地望有八省之说,是因其世系多之故。伏羲和女娲的故里,学者多倾向于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华胥与入于其氏族之婚配的燧人氏,是在华胥渚(一说在姑射山)。《纲鉴易知录》云:“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生帝于成纪。”《拾遗记》载伏羲氏语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三坟》云:“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春秋世谱》云:“华胥生男子为伏羲,(生)女子为女娲。”《帝王世纪》云:“女娲亦风姓。”华胥和燧人还生有不少子女。这两个氏族部落延续年代很长,分迁于大江北、南。他们通婚后生了许多女子,并曾迁居于丽山,照顾华胥氏。华胥去世后,也不断去祭祀。民间相传他们兄妹二人婚配于丽山,女娲曾在此以泥土造人等。他们定婚配,繁育人口,提高人的素质(据说从他们后,禁止兄弟姊妹结婚)。伏羲去世后,女娲继立为皇,带领先民在丽山(丽山由其嫁取礼的丽邑而得名)炼五色石补天,同洪水(一说是地震)作斗争,保护先民生命和衣食之源。女娲氏后东迁,子丽连氏、尊卢氏的氏族留居于丽山,后形成部落。称号“丽”、“卢”(与庐通用),均有敬奉祖先之义(丽、(女丽)得名于女娲,庐指祖先居屋)。
《汉书·古今人表》记载:女娲氏没,相继袭庖牺号为皇的十五人中有“骊连氏”、“尊卢氏”。《三坟》载:他们在伏羲时均为“臣”。《春秋元命苞·禅通纪》云:“昆连氏又作厘连氏、丽连氏、厘蓄氏,十一世。”列在栗陆氏之后。又云:“尊卢氏即宗卢氏五世。”列在葛天氏之后。袭庖牺号继栗陆氏为“皇”者,是伏羲氏时为官之丽连氏的后裔。尊卢氏亦然。炎帝时,还曾纳尊卢氏之女为妃(见《历代神仙通鉴》)。可见尊卢、丽连氏的故里就在丽山一带。临潼白家七千多年前的“前仰韶”文化遗址,蓝田县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均可与这些氏族先后迁居于丽山南北相比附。
《后魏风土记》云:“西有尊卢氏陵(今属蓝田),次北有女娲氏谷(今属临潼),则知此地(骊山)是三皇旧居之所。”又云:“蓝田为三皇旧居,境内有华胥陵。”《三秦记》云:“骊山巅(今属临潼)有三皇庙”,又呼为“人祖庙”。《陕西通志》云:“三皇祠在蓝田县北三十里,祀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盖伏羲氏、女娲氏皆华胥氏所出,故祀于故里。”还有不少传说遗迹。古代地方志学者受条件限制,未对史前人物作系统研究,只寻出了华胥、伏羲、女娲及尊卢氏。实际上,丽山南北适于先民生息的沃土上,还有“三皇”之首的燧人氏,伏羲和女娲的后裔丽连氏。还有少典(有熊氏)和有峤氏之子(伏羲和女娲之孙、华胥之曾孙)、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以及他和尊卢氏之女生的儿子“姜柱”。著名史学家王献唐、何光岳等,均考证姜石年(又名轨)称“炎帝”、“烈山氏”及姜柱袭此二号,皆因带领氏族在丽山刀耕火种而得。炎帝神农氏又称农皇和人皇,炎帝柱又被崇祀为“稷神”。
从上述可知,西安市的骊山,虽然没有像“五岳”等大山一样,被列入中国或世界名山,但从其有中华始祖母华胥氏、三皇之首燧人氏(亦可称为中华始祖父);他们的后裔太昊伏羲氏(三皇之一)和女娲氏(称女皇);伏羲和女娲后裔丽连氏、尊卢氏(均袭庖牺号称皇);少典和有(虫乔)氏(女娲的子女)之子炎帝神农氏(三皇之一),炎帝之子烈山氏柱(稷神),计“一祖母”、“六皇”、“一帝”的故里或故居均云集在骊山,可以说在中国成百上千的、山脉中,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华始祖聚居的天下第一山,为中华民族之根和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我们情不自禁地赞曰:“骊山常羊和桥山,巍然屹立渭水畔。三山鼎立祀祖先,华夏之根在骊山。”
三、构建骊山华夏祖源文化区的建议
中国古史传说人物故里,延安的黄帝陵、宝鸡的炎帝故里、杨凌的后稷故里,都已成为国家级的著名历史文化景区。延安中华始祖故里五龙山、西安中华民族之根和中国文明起源宝地骊山、中华史皇仓颉故里白水、韩城黄龙山大禹庙等,都该列人当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了。鉴于骊山的祖先汇聚和地理位置,我们建议请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开发领导小组,由各主管局、临潼区、蓝田县主要领导参加,在听取国内外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市、县、区投资与社会招标投资相结合,区、县分工协作,真正把骊山建成为关中东部的历史文化龙头区,从而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报效祖国的源头宝地和福地,也真正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之区。我们共同期盼这一宏伟蓝图能早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