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初探

2009-04-29 00:44公方海
理论月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公方海

摘要: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他所创立的博大精深的邓小平理论中却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些思想主要包括: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坚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允许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今天重温这些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3-0025-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的战略举措,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和重要内容。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他所创立的博大精深的邓小平理论的伟大体系中却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今天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理性思考,针对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社会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紧紧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在不断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经济保证。他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

邓小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一理性思考和深刻见解是十分精辟的,也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唯物史观认为,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矛盾的终极原因,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活中之所以还存在大量的、复杂的、甚至有些是十分突出的矛盾,存在着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制约因素,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我国经济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许多矛盾,如城乡矛盾、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矛盾、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人口、住宅、教育、就业等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等等,都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密切相关。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出现和存在的大量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实际上是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反映。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它首先必然表现为人民群众在其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涌现出来的各种具体物质利益的矛盾。因此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更明确地说,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利因素,就必须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我国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判断,并且明确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即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正如他所指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2]促进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条根本措施,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全局观念,自觉从全国大局出发,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服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在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提高和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问题,积极地化解了许多人民内部矛盾,增强了人民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中的弊端和矛盾日益突出起来,不仅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也给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认为要切实处理好新时期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必须坚决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努力消除社会关系中存在的严重弊端,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构新型的民主政治体制。邓小平的这一重要思想,也是他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真知灼见。十年“文革”动乱期间,我国本来就不完善的民主法制遭到极大破坏,人民的民主政治权利被严重歪曲,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对抗化趋势。邓小平认为,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状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致破坏,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们没有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制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应有的权威。这就充分说明,我们党在处理社会复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问题上之所以会出现历史性的失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系统的、法律化的民主政治体制。

针对上述情况,邓小平指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需要改革的很多。”因此,必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健全民主法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也就是说,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项民主法律制度,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有效机制和制度保障。

针对旧的政治体制导致的不利于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种种障碍,邓小平指出,在我们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诸如“官僚主义现象,权利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4]有些国家干部和工作人员“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致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5]这些已经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邓小平认为,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重点是切实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6]这就是说,只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尤其是大力变革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中诸多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不利于社会和谐的诸多问题才能相应地得到妥善解决。可以说,通过社会主义改革而不断消除政治体制中的诸多弊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建构新型的政治体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经过曲折探索而找到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有力的制度保障。邓小平提出的通过全面的政治体制改革从更深层次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探索和建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允许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社会生活矛盾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因此,能否积极有效地调整好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相应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也会突出起来。因此可以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也是合理解决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遵循的一个策略原则。

社会分配领域中的矛盾,即由于收入分配不公而产生的诸多矛盾,是当前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重要表现形式。分配不公是欠发达国家向现代化国家发展中必然存在的一种暂时现象。但是,如果分配不公长期得不到解决,物质利益方面的矛盾就会转化为政治利益方面的矛盾,最终会导致政治不稳定。正确解决这一收入分配问题,只能根据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认真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邓小平关于鼓励部分先富、促成共同富裕的主张,正是坚持了这一原则。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略,鼓励部分先富与促成共同富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两者必须同时并举,不可顾此失彼。鼓励部分先富是促成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促成共同富裕是鼓励部分先富的根本目标,它们充分反映了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合理解决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分配领域里矛盾的根本解决,也有赖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然而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它要经历一个由点到面、由少数到多数、由部分到全体的客观过程。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认收入分配上差距本身也是一种产生竞争的动力源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收入分配上的差距还可能会进一步扩大。邓小平提倡的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思想,也正是要拉开差距,使人们产生竞争的动力,使社会充满活力。但是,我们允许并鼓励部分先富不能脱离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必须把这一政策和两极分化的原则界限弄清楚。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平均主义的不公,还是两极分化的不公的存在和发展,都不利于正确处理社会分配领域里的收入差距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共同富裕。这就是说,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不能过分悬殊。同时,收入差距过分悬殊也不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我们不能走以两极分化去取代社会公平的道路。否则人们在经济上日益两极分化,使社会公平化为乌有,那就必然会使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恶化。因此,在强调效率优先、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邓小平十分重视解决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问题。他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7]

鼓励部分先富与促进共同富裕同时并举,为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辟了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实践已经证明,鼓励部分先富,可以激发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加快全民族走向共同富裕的步伐。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可以发挥其带动和示范作用,造成一个“先富带后富、后富赶先富”的生动局面。与此同时,又要十分注重先富带动后富,先富帮助后富,以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这样就可以逐步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使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从而为正确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反映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进步状况。物质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自然界的社会实践中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它体现为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与进步,具体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两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协调发展。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十分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他反复强调,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早在1979年他就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是社会主义文明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要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而且社会风气、社会秩序也必须要搞好,实现人的精神面貌的深刻改观。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对广东省领导同志说,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还特别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他曾深刻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9]

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就必须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针对社会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多次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性,还批评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错误倾向。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就批评了少数地方、少数同志对犯罪分子、犯罪集团手软,采取措施很不得力,下不了手的情况。1981年7月,邓小平在《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中,批评了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涣散软弱状态。1982年4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讨论《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时说,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才讲,至少讲了两年了,还是有些同志下不了手。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没有错,但坚持改革开放和打击犯罪活动,今天回过头来看,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中,继续强调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10]

邓小平还特别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我们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者,也是整个社会的表率。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其本身风气如何,对全社会影响极大。克服腐败现象,加强廉政建设,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和资本主义的一些腐朽东西也渗透到党内,侵蚀了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一部分腐败分子。对此,邓小平又提出“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的思想。他指出,我们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克服腐败现象。“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也是确保两个文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3][4][5][6][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7][9][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张国强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尚中贵和”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几点思考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