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
摘要:本文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哲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内容; 特征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3-0016-03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经济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1]意识形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法律思想、经济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从各种意识形式和经济基础关系的远近来看,意识形态这一总体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这三种意识形式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经济基础,它们之间也以最密切的关系相互发生影响。
第二层次:道德、艺术。这是意识形态总体的中间部分,这两种意识形式离经济基础较远,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非常之大,尤其是道德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层次:哲学、宗教。这是两种离经济基础最远的意识形式,但它们在意识形态总体中的作用却并不因此而稍减。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科学理论,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基本内容上看,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涵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多种形式,其中,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最为重要的意识形式,是其主体部分。
(一) 哲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以整个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其基本观点是:世界是物质的;精神现象是物质的派生物并反映着物质;物质世界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作为物质的反映人的认识也处在运动、变化中;认识的源泉、认识发展的基础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实践;物质的总体是无始无终的,但物质存在的每一具体形态,有始有终的,即有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物质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每一种具体的物质运动形态有其固定的特殊规律,各类物质运动形态又有共同的一般规律;和自然现象一样,人类社会也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在社会发展中同样不是精神的因素决定物质的因素,而是物质的因素决定精神的因素,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动因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引起社会的一系列其他变革,使社会从一种形态过渡到另一种形态。
(二) 政治经济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认真考察人类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论证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转变为更高社会形态的客观必然性。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伟大发现,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的本质,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命运,指明了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斗争的现实依据。剩余价值学说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入手,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而得出无产阶级必须进行政治革命的结论,因而这一学说既是经济理论,也是政治理论;既是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理论,也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石。
(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依据,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目的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及其实现这一使命所必须坚持的一系列基本战略和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性,这一根本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其他思想或原理都是围绕着这一结论展开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具体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不断冲击,导致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不断反抗和斗争。要求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要求废除私有制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必将成为时代呼声和历史潮流。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是一种主观愿望或主观臆测,而是一种客观规律和自然历史进程。
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变革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因而它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最有前途的阶级;无产阶级身陷社会最底层,因而它成为最富于革命坚定性和彻底性的阶级;无产阶级因从事大机器生产而被严密组织起来,因而它成为最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这一切决定了无产阶级能够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使命。
无产阶级为达到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目的,必须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这是无产阶级实现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要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向社会主义过渡。关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及其起点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胜利,恩格斯晚年曾设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无产阶级所建立的共产主义社会,其理想模式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预测,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结束后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本身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和更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2]其基本特征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社会生产有计划进行,实行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分配原则,阶级已经被消灭,国家正在消亡中。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得到充分涌流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和真正的社会公平;消除旧的社会分工,实现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就是崭新的社会组织--“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揭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理论,尽管某些具体的预测结论在后来的发展中有变化,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照这一理论所揭示的规律发展的,不仅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纷纷建立,发展壮大,而且她所产生的理论与实践威力以各种不同方式改变着整个世界,包括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做出重大让步,实行各项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消弥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反抗。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诞生是意识形态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标志着科学意识形态的诞生,它是在批判继承旧意识形态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体系,相对于旧意识形态,它具有全新的特征。
(一)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一方面,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人类以往意识形态的优秀成果的理论基础上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的科学概括和对社会发展必然性把握的理性结论。因此,它是迄今为止人类意识形态的最高阶段,具有最高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家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而提出的代表无产阶级利益要求、代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必然性方向的意识形态。因此,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正是这种以解放全人类为最终目标的特殊阶级,其根本利益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发展趋势的一致性使得原来一切剥削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所固有的阶级狭隘性、片面性得到有效的克服,因而可以说它弥合了以往“意识形态”和“科学”之间固有的鸿沟,成为科学性和阶级性有机统一体。
(二)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相对于旧意识形态的理论与实践相背离而言。这个“统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成果、社会理想、革命学说,它来源于实践、形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它的产生、演化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为依托的,而不是像旧意识形态那样,是“思想家的理性产物”,是凭空捏造,是思维冥想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3]“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1]列宁也指出:“革命理论是不能臆造出来的,它是从世界各国的革命经验和革命思想的总和中生长出来的,这种理论在19世纪末期形成。它叫做马克思主义。”[4]生动的生活实际和丰富的社会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孕育和形成的基础,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意识形态不至于重蹈历史上那些保守的、固步自封的思想体系的覆辙,而能够与时俱进、叱咤风云。旧意识形态非批判性的根源就在于他们轻视实践、逃避实践,只停留在精神(理论)的领域,结果他们的批判成了蛰居书斋的冥想家独自玩耍的“文字游戏”。二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思维成果、社会理想、革命学说,它不是纯粹空洞的东西,它具有实践指向性,即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发现了历史发展运动的一般规律,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些学说并不是闲来无事的诗词,也不是一经掌握就可以束之高阁的东西,而是反过来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战争的理论武器,指导着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并在这些革命实践中得到验证和进一步的发展。“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认识世界,不能停留在一般地观察、解释、评议,而应致力于揭示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做到科学地认识,并把这种认识完全服务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不是像社会庸医那样搞修修补补,也不是像青年黑格尔那样光说“震撼世界”的大话,而应是革命的、彻底的推动社会前进的改造。革命地改造世界,是以科学地认识世界为前提、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实践是紧密结合的,它在指导实践的具体历史过程中,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依照实践这个客观存在标准,不断地修正,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更新、发展,因此,它既不会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幻想,也不会变成僵化的教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反对旧意识形态的观念支配性,因为这是颠倒地分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做法,只在理论本身来说明自己的本性。但是,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马克思恩格斯这一观点,也是消除旧意识形态神秘化、虚幻化的最好过滤器。
(三) 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这是相对于旧意识形态的普遍虚假和抽象性而言的。如前所述,旧意识形态家们在谈论意识形态时,并不是指具体的东西,而是一些抽象的、隐晦的思想概念。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理论的抽象性并不等于抽象的理论。任何理论都是抽象的产物,都是对现实物质生产关系的概括性反映,因而带有抽象性。但抽象的理论则是指脱离现实,在头脑中进行形而上学操作的产物。因而其历史性无从谈起。二者具有根本的区别,而后者恰是旧意识形态家们常用的手法。意识形态就是他们精心制造的阻碍人们全面地认识自己现实世界的眼障。这些眼障一旦被还原,将成为“赤裸裸的谎言,”反而成为推翻自己的武器。可以断言一切被神秘化和虚幻化的思想大厦在它崩然倒毁的同时也将把建造它的设计师一起活埋。
科学的意识形态克服了以往旧意识形态的虚假和掩蔽,赋予了意识形态真实、现实的特性。由于从现实出发,马克思坚持了社会历史领域的唯物主义思想,这是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重要变革。又由于从历史出发,马克思主义又避免了陷入自然主义的态度之中。因为意识形态批判的前提是对现实进行批判分析,而对具体现实进行批判分析,就必须将具体现实置于历史之中,进行历史的透视,具体地分析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过程。因而马克思主义体现了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说它具有历史性,主要是指其不是凭空而来主观臆造的东西,而是基于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而进行的客观的反映和价值导向;不是头脑当中“纯粹观念的斗争”结果而是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而最后确立和发展的。当然,马克思曾说过,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但他主要是针对那些“经营绝对精神为生”的思辩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所进行的理论反驳。因为那些思辩的唯心主义者总热衷脱离现实生活来讲述精神或宗教自身发展、自身展开的历史。马克思的论断所要否定意识形态有历史(如宗教史、哲学史等),是就意识形态是人们的生活过程的反射和回响而言,它是没有独立历史的。说它具有现实性,主要是指其实践性,这种实践性是基于对“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的关怀,基于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关怀,而引导人们进行的对现实的改造和发展。它体现为无产阶级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因而它拒斥一切虚伪和形而上学,呼唤真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现实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现实”的统一,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 张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