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强
丁福保先生(1874~1952)(图1)生逢变革的时代。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求学时又赶上了时代的潮流,他学过数学、医学、化学、日语,后来又在京师大学堂讲授过算学和生理学,1908年起行医,并创办了中西医学研究会。在那个时代,能有如此卓识,可见他思想的先进。丁先生学识渊博,通古知今,学贯中西,德高望重,在学界享有盛誉,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丁福保先生喜欢小学,爱好禅理,编辑出版过《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说文解字诂林》和《佛学大辞典》。同时他又好集古钱和历代钱币谱录,编纂出版了古泉丛书,创办了泉币学社和泉币杂志,大力宣传和弘扬钱币学,成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钱币学界的领军者,钱币学界的一面旗帜。
一门学问,一个学科,一项事业,在某个时期有长足的进步,当然是有诸多因素共同协力,方可促成的。然而,它和掌门人,和领军者,有着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关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钱币事业形成一个高潮,丁福保先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无可争议的。
丁福保先生为弘扬钱币学所做的第一件实事,是着手编纂出版“古泉丛书”。这套丛书,自民国二十三年(1930)至二十九年(1940),共编印出版15种,由上海医药书局影印出版。其中包括丁氏著作2种,即《古钱杂记》、《古钱有裨实用谭》;丁氏编纂的书籍4种,即《古钱大词(辞)典》、《古钱大辞典拾遗》、《古钱学纲要》、《历代古钱图说》;影印前人谱录6种,即吕俭孙《毗陵出土孝建四铢拓本》、陈介祺《六泉十布拓本》、张廷济《古钱拓本》、蔡云《癖谈》、唐与崑《制钱通考》、鲍康《大泉图录》;改编前人谱录3种,即《泉志菁华录》、《泉苑菁华、古泉丛话合刻》、《观古阁泉说》。在短短五年时间里,集中编印出版古钱图录达15种之多,力度之大,可以想见。
其中,由丁先生亲自著作的《古钱杂记》和《古钱有裨实用谭》,充分体现了先生的思想和对古钱的理解。他从收集古钱的经历见闻,谈到古钱的实用价值,他强调:研究古钱是一门实用的学问。他指出:通过古钱的考证,可以了解历代币制的得失;考订历代的权制和衡制,可以增补读书的兴趣;补订史书记载的或缺和错误,还可以订证古文奇字。考证古钱,引经据典,可以鉴别讹误,印证见闻。先生登高望远,对于古钱收集和研究的全新理念,引领着钱币界,大大提高了当时泉界学者的思想境界和学术意识,也为后来的钱币学在学术领域中取得的地位,立下了开山之功。
丛书中,《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等书的流传最为广泛,对于古钱的收集和鉴定,最具实用价值,即使是六、七十年以后的今天,仍然是钱币收集者、爱好者、研究者案头必备的读物,可见其对后世影响的深远。
丁福保先生做的第二件实事,是着手筹建钱币学社。1936年2月,丁福保和叶恭绰、
张乃骥联手,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古泉学会”,由丁先生出任会长。同年6月,学会创办会刊《古泉学》杂志,至1937年6月,共出版5期,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三年之后,丁福保又和罗伯昭等人共同发起,于1940年5月,在上海重新成立“中国泉币学社”,由丁先生出任社长,并于同年7月创办会刊《泉币》杂志,一直坚持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共出版32期。
三、四十年代,丁福保先生创办的钱币学社团,有几点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由丁先生主持先后成立的“中国古泉学会”、“中国泉币学社”,都是冠以“中国”字头的,表明它不是上海一地的地方性社会团体,而是全国性的社会团体。学会的会员,学社的社友,均不受地方约束,而是来自全国各地。“中国泉币学社”成立以后,更是积极筹建地方性的分支机构,在王荫嘉先生的主持下,苏州成立了苏州分社,由戴葆庭先生出面,几次到北京联络,筹建北京分社,同时,还与天津、江门、青岛等地泉友联络,讨论成立分会事宜。此中自然都包含着丁福保先生的良苦用心。事实上,当时的上海,已经成为中国钱币学研究的中心,中国钱币界活动的中心。
二是,1936年成立的是“古泉”学会,1940年成立的是“泉币”学社,都有明确的宗旨。古泉学会的宗旨,在其会章的第二条中明文规定是:“阐明古泉学识、研究古泉制作、鉴定真赝、辨别时代、启人好尚之心”。而泉币学社的宗旨,同样在其社章的第二条中,却改写为,“研究古今泉币、沟通中外学界、交流知识、联络同志”。可见名称的改变,不只是简单的为了避免重复,而是理念的更新和升华,认识的拓宽和提高。把研究的对象,由“古泉”拓展为“古今泉币”,而且要“沟通中外学界”。时隔三年,丁先生对于“泉币”的理解,已经有了一个新的概念,这一更新,决不可以小视,因为,它实际上为后来确立的“钱币学”,凿开了先河。
三是,先后成立的“学会”和“学社”,都是用的“学”字,而不是“协”字,这说明它的性质,是学术性的社会团体,不是相互协作的联合体。关于这一点,丁先生是非常明确的,在上述会章规定的宗旨里,已经表述得十分清楚。
四是,开展学术研讨。1936年成立“中国古泉学会”时,即议定每月召开一次研究会。1940年成立“中国泉币学社”时,又改定为每周六召开泉友谈话例会,并于1940年8月31日起,正式开始谈话会活动,后改称为“泉币学社例会”,至1946年3月16日暂停,共举行178次。每次例会不只是简单的碰头会,也不是单纯的泉币鉴赏和交流活动,而是认真的、务实的钱币学的学术交流,它开导了一种健康良好的治学风气。后来的实践证明,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对于钱币学的研究成果,多数出自或者说得益于例会的座谈讨论。例会记录(校注本)于1993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影印出版,已经成为当代钱币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图2)。在泉币学社例会举办百期届满时(1943年),还专门编印了泉币学社百次例会纪念拓集,丁福保先生特意为是书题了字(图3),这本纪念拓集实际上也是对例会成果的一次检阅。
五是,编辑出版会刊。1936年创办的会刊《古泉学》是季刊,1940年创办的《泉币》是双月刊。后者比之前者,不仅是出版周期缩短,涵盖面扩大,内容增加,更重要的是及时反映了新的学术成果。戴葆庭先生在1963年,他69岁时,曾把《泉币》和《古泉学》全套合订装帧成上下两册,并在首页封面上加注曰:“泉币共计卅二期全,分装上、下两集”,“古钱(泉)学共计五期全,附装于下集。”“《泉币》出版较晚,论述多精辟,古钱大辞典及图说(即指《历代古钱图说》)等书不及採入。”“《古钱(泉)学》出版较早,内容已多採纳于大辞典及图说中。”(图4)他这里所指的精辟论述,多数来自学社例会的座谈讨论,事实上,它们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钱币的研究水平。
丁福保先生做的第三件实事,是组办“寿泉会”。1940年成立中国泉币学社以后,在举办社友谈话例会、编辑《泉币》杂志的同时,还酝酿、组办了“寿泉会”,并有《寿泉集拓》初集十册相继问世。
“寿泉会”由丁福保、张NFDA1)伯、张晏孙、郑家相、陶庭耀、王荫嘉、陈亮声、戴葆庭、蔡季襄、罗伯昭等十人组成,并以各人的生辰先后排定,每逢生日,凡寿泉会成员都要聚会庆贺。届时每人都要提供各自所藏珍贵钱币三枚,每枚做出精拓十帧,分别装帧成拓集十册(图5),以贺寿星,同时每人分存一册,留作纪念。自1940年11月至1941年10月,十位成员正好循环一轮,先后编辑成《寿泉集拓》十编,并以天干名之,分别为甲编、乙编、丙编、丁编、戊编、己编、庚编、辛编、壬编、癸编。十编全集共收录珍泉原拓253枚。其中己编是为丁福保先生寿辰而作的专集,由李昌焕先生作序文《畴隐居士传》,书中收录珍泉拓本27枚。
十年之后,1950年又有“寿泉会”续办之意,仍依原来规定模式,由丁福保、沈子槎、张宗儒、张NFDA1)伯、戴葆庭、蒋伯壎、孙鼎、郑家相、罗伯昭、陈恕斋等十人组成。这一次不是每逢生日即恭贺寿辰,而是要等到花甲、古稀这样的逢十大生辰,才为寿翁庆贺,并且改为两位寿翁合编一本寿泉集拓(与“初集”相对而言,或可统称之为“后集”)。1950年冬,第一编《子槎果园两翁古稀祝寿泉拓》编成,丁福保先生还特意为是书作了序文。但不幸的是,1952年丁先生仙逝,寿泉会成员改少为九人,却不作增补。所以第二编为《NFDA1)老古稀足斋花甲二翁祝寿泉拓》(1954年成书)、第三编为《伯壎师匡两翁祝寿泉拓》(1956年成书)、第四编为《家老古稀伯老花甲两翁寿泉集拓》(1958年成书)、第五编只有陈恕斋先生一人寿,为《恕斋先生八旬祝嘏泉拓》(1962年成书)。五编合计收录珍泉拓本308枚。(图6)
“寿泉会”是当时泉界的一段趣事,取题意为泉界寿翁恭贺做寿,实际上是当时泉界高层、学社核心成员之间的一种感情联络和泉学交流。寿泉会成员限定十人,都是当时泉界德高望重的长者,这里所谓的“长者”,是指有长者之风者,既有年龄的因素,更有品行和在业内声望的因素,所以寿泉会成员是严格控制的。第二次寿泉会期间,丁福保先生作古以后,缺额不作增补,可见其对成员的要求之严,宁缺毋滥。同时,提供《寿泉集拓》的钱币拓本也是严格审核的,不仅要求制作精美,还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必须保真,要杜绝赝品混入;二是要求珍贵的名誉品入选。为此,王贵忱先生在《寿泉集拓初集》题记中,曾写下了这样的观感:“是集纸墨精审,泰半为不可经见之品,展卷便有惊人处”(《中国钱币文献丛书》第28卷,上海古藉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所以《寿泉集拓》实际上是“珍泉”集拓,是代表了那个时代泉币界高水平、高档次的钱币拓集,也代表了那个时代钱币的真实鉴定水平。
丁先生组办“寿泉会”的活动,不仅是一件高雅之举,更是对泉学有贡献的“长者”的一种嘉奖之举,因此它寓有更深层次的作用和意义,他通过寿泉会的形式,为泉界树立了榜样,指出了泉友努力的方向。
正是在丁福保先生和学社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才创造了那个时代的中国钱币学的辉煌,把中国的钱币事业推向了新的高潮。丁先生和前辈学者的创业之功,已经载入史册,为后人敬仰,为后世楷模,它将时时激励我们,要薪烬火传,要继承前辈的事业,努力发扬光大,再创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 刘 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