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战略思考

2009-04-29 20:12宋之苓
开发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政策措施

内容提要:在2009年3月推出的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重新明确了全国物流产业布局,郑州作为中部物流区域的中心城市,同时成为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郑州该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加快发展呢?为此作者从充分发挥政府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功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运作环境、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及物流技术标准建设、加强企业结构改造和升级、加快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战略思考。

关键词:物流节点;物流中心;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4-0074-04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都感受到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为了应对危机、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国家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产业的振兴规划可以说让我们每一个物流人都看到了物流业的希望和美好的前景,同时也为郑州的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在2009年3月推出的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郑州作为中部物流区域的中心城市,同时成为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建立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是中部物流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优化全国物流产业布局的必然要求。

1.物流节点(Logistics Nodes)城市的涵义及其意义

物流节点是连接各类物流活动的连接点和枢纽。广义的物流节点是指所有进行物资中转、集散和储运的节点,包括港口、空港、火车货运站、公路枢纽、大型公共仓库及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狭义的物流节点仅指现代物流意义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和配送网点。物流节点成为现代物流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发展来看,它不仅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等神经中枢的职能,是整个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因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物流业是整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物流节点就是物流业复合型的综合体现。而物流节点城市即物流中心城市,则是物流产业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城市物流在区域或全国物流网络布局中的重要地位的具体体现。

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对内可以发挥商品聚集、信息聚集作用,引导国内商品合理流通,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费用,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对外可以发挥扩散作用,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是跨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同省区和国际流通的窗口,具有实物流动的辐射、信息流的辐射、资金流的辐射等作用。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表,与国外企业进行谈判、交易等一系列活动。这样,把原来混乱无序的交易关系转换为有机的、稳定交易网络,不但发挥了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增强了信用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国际竞争地位。因而,建立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郑州建设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郑州建设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可以说是全国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的需要,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郑州城市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就实现全国物流产业调整振兴的需要来看,郑州地处中原,是连接全国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和信息港,是中部物流区域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全国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建设九大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是全国物流产业振兴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是全国物流整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物流产业布局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对于国家物流产业调整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个中心,以形成集聚和辐射的核心力量。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这个地区缺少具有强辐射作用与带动作用的经济中心城市。就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中部经济崛起的需要来看,郑州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河南省会城市,是中原城市群龙头。在周围京津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关中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之间形成方圆近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吸引范围,其经济重心地位毋庸置疑。但由于种种原因,郑州的地区经济优势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龙头作用与经济中心的作用不明显,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还不够,尤其是对西部的辐射和拉动作用还不强,包括河南在内的中部省区的经济还欠发达,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中部经济崛起仍然是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求中部地区要进行大胆的观念和制度创新,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另一方面,郑州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积极开展物流中心城市和物流设施、信息平台建设,借助现代物流的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合作,以物流合作推动区域合作和经济的发展,增强辐射力和带动能力,推动中部经济发展。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建立正适应了这种需要。更为重要的是,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会推进制度创新,催生出一些更有效率的制度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中部经济崛起的步伐。

就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来看,郑州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需要从许多方面着手,比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制度创新、增强对外开放度等,但更需要发展现代物流。物流是经济发展的支柱,物流中心城市就是经济中心城市,像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荷兰的鹿特丹,既是经济中心,也是物流中心。因此,建设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可以以物流产业的发展做牵引力,带动相关的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将涉及交通基础设施、物流与制造业联动、物流企业服务能力及物流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的变革,这种变革恰恰对提高城市竞争力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物流需要道路、网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管理运营效率,促进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完善产业政策和优化市场环境,这些变化无疑会大大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

从满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推动商贸都市建设的客观需要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以商贸业为龙头,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加工制造、交通运输、房地产、金融及信息服务、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生产服务型城市经济体系,基本结束了以外延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超高速发展阶段。伴随经济转型的加速推进,郑州市提出了商贸都市建设目标,城市进入了功能转型、产业结构提升的转折点,经济增长模式从外延性数量增长转向为内涵性质量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商贸、信息、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务和商贸中心功能不断加强。并随着城市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货物运输量、社会商品零售额、对外贸易额等大幅度增长,产生了更加巨大的物流需求。所有这一切,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客观要求。加快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景观和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建设全国物流中心城市,是保持郑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建设郑州商贸都市的正确选择。

3.郑州建设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可能性

建设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需要靠较好的社会经济基础、良好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技术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来支撑。郑州则完全具有全国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优势。

3.1 区位优势突出,经济腹地广阔

郑州市位于我国中部区域的核心地带,有着较好的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是陇海、京广经济带的经济重心,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郑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无论是东引西进,还是南北对流,都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地位,奠定了郑州经济腹地的广大。通过郑州可以把西部丰富的矿产和资源东输,可以将东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西引,可以使南部的消费商品北上,可以送北部的生产物资南下,所有这些都为郑州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大量的需求和丰富的内涵。

3.2 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郑州市是全国人口和经济大省河南省的省会,拥有近l亿人口的广大市场,是中原城市群的龙头。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其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对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郑州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商贸、工业、交通、金融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郑州市的生产总值等四项经济指标占全省的比重在20%左右,聚集了河南省五分之一的社会财富。郑州市经济的发展联动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和济源9个地区,直至全省,甚至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山东等中国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大部,以郑州为重要成员的黄河中游经济带和黄河三角洲经济带正在形成。借助物流物产业振兴规划所带来的契机,将进一步推动郑州市全国性物流中心地位的巩固,形成新的经济圈,具有加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3.3 社会经济基础雄厚,市场环境优越

郑州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确定的3个商贸中心试点城市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2008年郑州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 004亿元,年均增长15.2%;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5.2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 223.7亿元,年均增长22.6%;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 249.8亿元,年均增长12.9%;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 77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 206.3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42.8亿美元。同时郑州市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方面是政府逐步提高行政服务效率,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另一方面,郑州近年来市场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市场机制已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郑州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同样也会推动郑州市社会经济条件的更大改善和提高。

3.4 交通通信设施完备,技术条件优越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重要表现就是对物流硬技术和软技术的使用。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物资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建筑、站场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等。物流软技术则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价值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更离不开这两点。郑州在这两点上相对与区域内其他城市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物流硬技术方面,郑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是集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于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城市。京广和陇海铁路、京珠和连霍高速公路、107和310国道在此交汇,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和全国最大的铁路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东站),一类航空、铁路口岸和公路二类口岸各1个,货物可在郑州联检封关直通国外。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化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货物集散地。2008年全年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354.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7%。而且随着城市发展,按规划到2010年,郑州市将基本建设成市内半小时、城际1小时、省内3小时、国内8小时快捷高效物流圈。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铁路运输接点站、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郑州高速铁路客运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火车站西出站口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并积极做好郑西客运专线、石武客运专线、京珠高速郑州至漯河段改扩建、连霍高速郑州至洛阳段改扩建的协调推进工作,郑州在交通区位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与日俱增,这也必将成为推动郑州全国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因素。

物流软技术方面,郑州是河南省的文化教育中心,有较多的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软件方面,郑州国家863中部软件园,是中部地区同国家863计划对接的软件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性基地,为河南省软件企业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和成长环境。通信和计算机硬件方面,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北京——郑州——广州、西安——郑州——徐州等国家一级光缆干线,使其成为全国“八纵八横”骨干光缆干线网络中一个重要的信息通道枢纽。物流软技术优势为郑州全国物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4.建设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措施

建设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必须要做到充分发挥政府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功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运作环境、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及物流技术标准建设、加强企业结构改造和升级、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4.1 注重物流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物流设施

充分发挥政府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功能、合理布局城市物流中心是郑州建立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首要举措。现代物流业涉及运输业、仓储业、商业、物资业和对外贸易业等部门,是复合型产业,具有跨行业、多部门的管理特点,这决定了物流业只有在统一协调下才能有序发展。通过政府职能和机构的调整,全面规划区域物流发展,对交通、仓储、外经贸、商业、工业各行业间进行总体协调。加强物流中心可行性的论证、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管理,使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落在实处。

合理设置城市物流设施。物流中心的设置要与全国市场经济水平相适应,与郑州国际物流中心的定位相一致,并充分考虑郑州与相关经济区域之间的联系和经济社会需求,构建全国性、国际性现代物流产业服务平台。要根据城市功能要求,配套建设物流设施。如城市核心区与边缘区、工业区与生活区、乡村与城区等,其功能都是不同的。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长远利益,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2 加快完善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重建储存仓库设施

30年来,虽然郑州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设施的管理和运用方面,与物流发展需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加强各种运输设施和线路之间的衔接,如高速公路与航空港、火车站、市政道路之间的接驳,形成有效运输设施线路网络,着力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改造现有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加快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源的整合、功能的拓展和服务的提升,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服务的需要。大力提倡自动化立体仓库等新型仓储设施建设,在城市周边和制造业基地附近合理规划、改造和新建一批现代化的配送中心。

同时,要加快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航空港保税物流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九龙国际产业(物流)园区、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根据物流产业市场细化的发展要求,加快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冷链物流基地、粮食物流基地、汽车物流基地、图书出版物流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推动物流中心城市建设发展。

4.3 完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优化物流运作环境

制定和完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为郑州建立全国性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由于物流业是一项投资大、回报慢,但综合效益高的特殊行业,政府在规划、用地、税收、资金等方面要给予鼓励和优惠政策。应从河南全省的角度和构建全省范围物流骨干网络系统的高度,制订规划和相关政策,支持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来吸引众多投资者,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例如提供一定数量的低息长期贷款,优先优惠贷款,适当减免税费,优先发行债券等,加快规划区内外交通设施建设。形成支持物流业发展、具有高度开放性、为全国和区域物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产业政策环境平台。

4.4 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和信息化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是物流业发展的核心、是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物流中心之间、物流中心与企业、客户和政府之间的物流信息交流非常复杂,因而各个企业物流信息子系统需要有一个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共享服务。目前,郑州市场多是企业物流信息平台,政府间、全国性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尚未建立,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发挥。政府要注重建立面向全国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平台,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形式整合物流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这样可以使物流产业真正有质的提高,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要加快物流技术标准建设,促进运输工具的标准化。目前,物流部门条块分割,物流运输工具和设备标准不统一,物流无效作业、环节多,物流速度低、成本高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是导致我国物流企业运行效率低、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快物流技术标准建设,制订物流通用基础类、物流技术类、物流信息类、物流管理类、物流服务类等标准,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运输工具、物流工具器具、信息技术和作业流程等,提高企业物流的标准化程度和运行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4.5 培育现代化大型物流企业,提高物流增值服务能力

目前郑州的物流企业数目较多,但规模相对较小,在全国有影响的物流企业少,物流增值服务能力低,服务水平相对较弱。郑州有4A级企业四家、3A级企业二家、2A级企业一家,A级企业数仅占全市的2%。物流企业少,严重制约了物流业对社会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要构建郑州全国物流中心城市,必须由政府、相关部门联手改善现有的企业结构,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整合物流资源、增强功能开发,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从而满足社会方面的需求,推动行业的发展。

4.6 加快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积极引进物流人才

郑州市尚处在发展现代物流的初级阶段,物流人才匮乏,目前从事物流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于原来的运输、仓储、铁路等部门,知识面较窄,新型物流人才缺乏,特别是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外向型国际人才和物流科研人才十分紧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物流人才,需要大量从供应链角度了解国际经济贸易流程,熟悉国际法规,对流通体系、市场分布、企业管理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具有综合掌握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郑州市要想建设成为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图发展,必须要加大对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投入,制定物流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多种途径,引入“职业技能证书”制度,通过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河南政府网http:\www.haet.gov.cn.

[3]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

[4]宋之苓.加快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推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J].集团经济研究,2007,(4,中旬刊).

[5]陈柳钦.城市型现代物流中心的兴起和建设[R].现代物流系列讲座.全球品牌网,2009-3-25.

[作者简介]宋之苓(1964—),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主任、现代物流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河南省物流协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和商业连锁经营管理。

[收稿日期]2009-04-21(责编:翟超;校对:罗哲)

猜你喜欢
政策措施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1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来了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节选)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节选)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节选)
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
完善政策措施和制度体系促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
天津市出台38项政策措施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政策措施建议
发达国家数字经济政策措施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