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春松
篮球运动员不但要具备娴熟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有良好的战术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复杂的比赛中,正确使用个人技能,协调同伴间的配合,更好地发挥集体的力量。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1结果与分析
1.1篮球意识的概念、内容和构成所谓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从事篮球运动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运动员在长期篮球实践活动中,不断认识、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的心理和生理机能反射性行动。
根据篮球比赛的情况把篮球意识归纳分为技术意识和战术意识。
1.2篮球技术意识
1.2.1无球技术意识
包括:起动、跑、跳、急停、转身、假动作等。
1.2.2有球技术意识
包括:传、运、投、急起急停、假动作、掷界外球等。
1.2.3临场意识
包括:攻防转换角色变化及时性、协防意识、快攻意识、整体配合、控制意识、篮板球意识等。
1.3篮球战术意识
1.3.1战术意识的分类
(1)进攻战术意识包括:个人进攻意识,如摆脱防守、跑位、运球突破、传球、投篮等基础战术配合意识。
(2)防守战术意识包括:个人防守意识,如站位、抢位、补防、夹击等防守基础技术配合意识。
1.3.2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战术意识表现的形式
(1)协防时补防意识差,看球不看人,做不到人球兼顾;(2)快攻快下意识差,处理不好场上的情况,贻误战机;(3)阵地配合盲目乱动.移动路线不清楚,整体配合意识差;
(4)缺乏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往往一味求快:
(5)抢篮板球缺乏冲抢和抢位意识。
2结论与建议:
2.1建立认知结构是培养战术意识的基础
所谓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发挥技术过程中的理性思维,是运动员出于战术目的运用技术的能力。队员在训练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结构,即为各种配合方法、战术变化形式、运用条件和时机的规律性等。在队员形成认知结构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队员全面掌握配合方法,理解其运用的时机和条件及配合的多种变化形式,形成牢固的记忆系统;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培养队员的协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通过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而形成巩固的认知结构。
2.2实践中不断总结,是培养战术意识的保证
教练进行战术配合教学时,将战术配合的概念、要点、方法及运用配合的时机传授给队员,队员立即转入实际操练——实践,也就是在训练中不但要做到教、学、练,还要让学生做到想、用、忆。长期地、系统地进行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的训练,有助于运动员掌握贯穿在运用技术和战术的内在联系的知识,对各项技术和战术的运用时机和条件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同时在分队教学比赛中,让队员负责比赛的指挥工作,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有成功或失败,教练应及时组织队员总结在实践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同时应给予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也可以在课后布置学生写书面小结),然后再实践总结,不断提高队员的战术意识。
2.3树立团队整体意识.是战术意识之源
教练员安排战术很大程度上是根据队员的特点,在战术中发挥出每一个队员的技术特长。队员在比赛场上,除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外。还要有团队意识,发挥其他队员的特长。这样就基本上迎合了教练员的战术思路,更好地执行战术要求。篮球比赛中,得分是最终目的,如果一个队员不是这个队伍的得分手,他要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得分手创造机会,甘当幕后英雄。教练员应多表扬这些“甘当幕后英雄”的队员,有利于战术意识的培养。
2.4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是培养战术意识的保障
有些队员战术意识差主要是由心理障碍造成的。比如.有的队员训练很刻苦,技术动作规范,但比赛中发挥不出,究其原因,这些队员多注意机械能力的锻炼,但理解能力较低,运用动作上缺乏灵活性,在战术执行中不会随机应变.往往经常出现失误,造成心理障碍。对这样的队员要纠正他们的学习方法,注重他们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还有的队员在一个集体里,因为与其他队员位置的重叠或者技术特点不适合教练安排的战术,就放弃了自己的追求,放松了篮球训练,影响了技术的提高,便由此产生了,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使他们心理失去平衡,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甚至自暴自弃,训练积极性处在压抑状态,在训练效果上形成恶性循环。此时,就要求教练认真找出原因,分析是哪种心理障碍影响了训练,并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排除,走出心理阴影,恢复自信心。
2.5建立校内篮球联赛也有利于提高球队战术意识
在训练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每年定期准备校内篮球联赛,只有做好校内篮球联赛,才能有更多的学生爱好篮球,有这个平台,才能使学生的篮球才华得到施展,教练可以有意识挑选几个战术意识较好的队员,来参加学校篮球队,以提高这个球队的整体战术意识,以达到整个球队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