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通
[中图分类号] R766.1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06-051-01
我科自2000年1月-2008年3月收治102例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儿童,患儿都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停气综合征,或分泌性中耳炎,或慢性鼻窦炎,经行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鼻内镜直视下,使用鼻内镜动力削钻切除腺样体。或鼓膜切开置管术,经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102例,其中男80例,女22例,年龄5-14.5岁,病程半年-4年,术前行鼻咽侧位X线,CT扫描或鼻内镜检查,证实腺样体肥大,自诉或代诉患耳听力下降,耳堵塞感。打鼾,流脓涕等症状。
将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根据伴发疾病分为两组:A组:合并鼾症者65例,均由多导睡眠监侧证实,呼吸暂停指数AI≥1次/h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92%。B组: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或流脓涕慢性鼻窦炎者47例。(声导抗测定证实B型图35例或C型图12例),其中18例CT显示鼻窦及窦口鼻道复合体呈炎性反应改变。
1.2治疗方法
A组:在全身麻醉插管下先行扁桃体切除术,然后在鼻内镜直视下,使用电动刨削器反向刀头经口腔由腺样体下部向上刨削,直达鼻咽部,术中应注意切除组织切勿过深,以免伤及其他组织和术后瘢痕形成,术中应避开咽鼓管圆枕和鼻中隔后缘。B组:47例患者须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同时,在直径3mm的0度鼻内镜引导下,于鼓膜前下象限切开鼓膜,抽净鼓室内黏稠分泌物,置入鼓膜通气管。其中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不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后用抗生素保守治疗,鼻喷剂,喷鼻3月。
1.3疗效评定标准
儿童OSAH的疗效评定,按杭州会议标准,分泌性中耳炎按纯音测定和声导抗检查结果。鼻窦炎按2007欧洲标准。
2结果
A组,术后随诊3-6个月,鼾症治愈55例(占84.6%),显效:8例(占12.3%)。B组:分泌性中耳炎,治愈35例,占74%。平均听阈≤25dBHL,声导抗图为A型,好转12例,占25%,纯音平均听力提高15dBHL,声导抗图由术前的B型或C型图转为As型图。在置入鼓膜通气管的47例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3-6个月拨除鼓膜通气管,其中18例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中,术后经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3个月后,症状消失或缓解。
3讨论
目前公认儿童鼾症的首要病因为腺样体和腭扁桃体肥大,切除扁桃体、腺样体后阻塞症状改变,鼾症明显改善或消失。肥大的腺样体一直被认为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目前认为腺样体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有4种观点:①肥大的腺样体机械压迫阻塞咽鼓管咽口,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②肥大的腺样体表面有数条纵行深沟,细菌存留于此处,引起咽鼓管逆行感染。③肥大的腺样体填塞后鼻孔,至鼻腔,鼻咽部通气障碍,咽鼓管逆流,破坏咽鼓管后正常生理功能,④腺样体释放炎性递质,如组胺等,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咽鼓管和中耳黏膜水肿。本组病例中,腺样体肥大单纯合并分泌性中耳炎者47例中,术前声导抗检查为B型图或C型图者,耳内镜检查,可见鼓膜内陷,混浊较严重,且术前应用抗生素,黏液促排剂,3-4周无效者,行腺样体切除,同时行鼓膜置管术。认为腺样体通过多种途径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腺样体肥大,合并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较高。对能配合检查的儿童,应行常规纯音听阈测试,所有就诊儿童均应行声导抗检查。声导抗对于判定鼓室腔是否有积液、咽鼓管是否通畅、鼓室腔是否有粘连、听骨链是否固定等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诊断价值。因此,对分泌性中耳炎,伴有腺样体肥大,进行腺样体切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对儿童鼻窦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腺样体肥大是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同时,肥大的腺样体是细菌隐藏的聚集场所,易诱发鼻腔炎症,是堵塞后鼻孔、阻碍鼻腔通气引流、鼻腔分泌物滞留、纤毛活动降低的主要原因,但小儿鼻窦发育尚不完全,且纤毛活动以及窦腔黏膜的生理功能恢复可逆性大,因此,儿童鼻窦炎经保守治疗后,大多能够恢复正常。本文合并慢性鼻窦炎的18例患者中,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辅助保守治疗,术后鼾症消失,或症状改善,鼻窦炎症状也改善或消失。因此,对于合并慢性鼻窦炎的患儿,不主张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除非有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切除腺样体及扁桃体后,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标准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适应证(杭州)[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02,37(6):403-404.
[2] 朱旭,韩红威,任树北,等.鼻内镜下电动切吸器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42例报告[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5,5(3):181.
(收稿日期200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