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毅岚 孙丽娜
[摘要] 目的 了解中药及其制剂致肾损害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维普数据库以及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1989年1月-2009年1月)中药及其制剂致肾损害190例,进行整理、汇总并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及其制剂致肾损害190例中,男84例(占44%),女106例(占56%)。190例中好转98例(占51.85%),治愈59例(占31.05%),进入慢性肾衰竭期18例(占9.47%),肾移植4例(占2.21%),死亡8例(占4.21%),自动出院3例(占1.58%)。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中药及其制剂所致肾损害的规律和特点, 加强其应用的监测, 以减少肾损害的发生。
[关键词] 中药及其制剂;肾损害;文献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82.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06-05-03
Analysis of 190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preparation related renal damage reports
HUANG Yi-lan1﹡,SUN Li-na2
(1.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Luzhou 646000,China;2. class 1 , grade 2005, Pharmaceutical Department of Lu 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64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preparation to the occurrence of renal damage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all cases of 190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preparation related renal damage in VIP Database and China Hospital Digital Library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 (January 1989-January 2009) analyzed. Results all of the 190 cases,84(44%)occurred in male subjects and 106(56%) in femal subject, among which 98 cases (51.82% )improved, 59 cases (31.05% )cured,18 cases developed to Chronic Renal Failure(9.47%),4 cases transplanted with kidneys (2.21%), 8 cases were death(4.21%),3 cases were automatic discharge (1.58%).Conclusion Doctors and pharmacists should know the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preparation related renal damage, and the use of some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preparation should be under strict monitoring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erious renal damage.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preparation; renal damage; literature Analysis
中药致肾损害自1993年比利时学者及日本学者同期报道,因服用含中药成分的减肥药,造成肾小管间质损害后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中药引起肾损害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国内文献报道中有关中药及其制剂致肾损害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目的在于引起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重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1989年1月-2009年1月)有关中药及其制剂致肾损害的文献报道,检索出42篇有关致肾损害的报道,排除重复报道共收集病例数190例。将相关内容进行排序、归类、综合性分析。
2调查结果
2.1性别与年龄分布
在所收集的190例肾损害报告中,男84例(占44.21%),女106例(占55.79%)。年龄最小的为10天,最大的为84岁,服药时间为1天-30年。
2.2原患疾病病例数及构成比
居于首位的是肝胆疾病28例(占14.74%),其次是妇科疾病26例(占13.68%)。具体情况见表1。
2.3中药及其制剂致肾损害病例数及构成比
本文收集的中药及其制剂致肾损害病例涉及到42篇文章,190个病例,6种中草药,8种中药制剂。具体情况见表2。
2.4用法用量及用药时间
用法皆为口服,多数患者因过量、久服而患病,例如:关木通临床常规用量3-6g且不可多用久服,超过25g即可引致肾衰竭[2]。本文190例报告中,大剂量且长期服用者14例,占7.37%;大剂量服用者24例,占12.63%;长期服用者65例,占34.21%;未经医生诊断自行服药者31例,占16.32%。患者长期服用的药品有:龙胆泻肝丸、冠心苏合丸、排石冲剂、甘露消毒丸等。
2.5肾损害的临床类型
肾损害的临床类型表现多种多样,表现为肾衰竭者较多,大体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小管疾病等。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在超量服用具有肾毒性中药后1日至数周内发生,常伴有胃肠道症状,继而出现氮质血症、少尿甚至无尿。病理表现既可以是急性肾小管坏死,也可以是急性间质性肾炎。及时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可恢复[1]。本文中属于此种表现者73例,占38.42%。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发生在少量、长期或间断性反复服用含肾毒性的中药,多起病缓慢隐匿,往往数月至数年才进入中末期肾衰,病理表现为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病情较难转逆,预后较差[1]。本文中属于此表现者68例,占35.80%。 肾小管疾病:多在超量服用含肾毒性的中药后发生,如导致肾小管酸中毒、范科尼综合征等[1]。本文中属于本表现者23例,占12.11%。其他表现者26例,占13.68%。
2.6肾损害治疗情况及治疗结果
多数病例及时经药物及对症治疗均可恢复,本文中治疗好转98例,占51.58%;痊愈59例,占31.05%;进入慢性肾衰竭期18例,占9.47%;经肾移植好转4例,占2.11%;死亡8例,占4.21%;自动出院3例,占1.58%。
3讨论
3.1过去传统认为中药毒性小,甚至没有毒性,可以长期服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国有关部门1968-2002年收到怀疑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共1500份,占不良反应报告的53%[2]。目前发现可能导致肾损害的中草药包括:含马兜铃酸的中药(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关木通等)、苦参、补骨脂、土牛膝、川栗子、苍耳子、白头翁、雷公藤、棉酚、草乌、金钱草等。可能导致肾损害的中成药有:含木通的龙胆泻肝丸、妇科分清丸、二十五味松石丸,含青木香的冠心苏合丸、耳聋丸、大黄清胃丸、分清五淋丸、排石冲剂、八正合剂等,含朱砂的安宫牛黄丸、三黄片、补心丹等[3]。从本文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导致肾损害病例数最多的为龙胆泻肝丸52例(占27.37%),其次为中草药关木通48例(占25.26%),甘露消毒丸24例(12.63%),妇科分清丸24例(占12.63%)等。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成分中均含有马兜铃酸,目前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含有马兜铃酸( aristolochic,AA)成分的中草药,长期或过量使用可导致肾小管-间质病变,因而称之为“马兜铃酸肾病”( 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简称AAN)[4]。
3.2从调查分析中可看出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造成肾损害的主要原因。所以合理的剂量、疗程的选择是安全有效应用中药的重要前提。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用药,并注重肾功能的检测,从而使中药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3.3一些地区民俗以食鱼胆治疗眼疾、慢支和高血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鱼胆汁中的毒性成分能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或间质性肾炎,重度中毒者会出现急性肾衰,它是鱼胆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特效解药[3]。治疗关键在于及时就诊,早期治疗。本文中13例均好转或痊愈,无死亡。因此临床医生、药师要大力普及健康教育知识,病人不要滥用药物,生病要及时就诊,从根本上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3.4中西药复方制剂感冒通片致肾损害本文收集共5例,其成分中含有双氯芬酸,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对肾脏有损害[4]。5例中自行服药者4例,最小年龄是10天,最大年龄是83岁。结果5例中死亡2例,痊愈2例,自动出院1例。所以老年人和儿童用药,一定要注意用法用量、适应证,不应未经诊断自行用药。
综上所述:① 全社会应提高对中草药毒性的认识,走出“中药无毒,可久服”的误区,发现中毒,应该立即停药,对症治疗。②已有肾脏疾病的病人,尽量避免应用此类药物。③在服用有肾毒性的中药时,一定要定期检测肾功能,而且要合理配伍应用,严格药典限量,不可长期服用。④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要特别注意用法用量,以及疗程。⑤要重视对中药肾毒性的认识及安全教育,规范中药的使用等,让中药能更好的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原玲.中药与肾损害[J].新医学,2005,9(36):542-543.
[2] 关小彬.警惕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引起的肾损害[J].新医学,2004,35(5):305-306.
[3] 谌贻璞, 陈文.马兜铃酸肾病的研究进展[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2,11(1):63-66.
[4] 吴杰,陈香美,师锁柱.急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病理机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6(28):587-589.
[5] 巴焕玲.感冒通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6,6(34):727.
(收稿日期200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