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短期内带好中学田径队

2009-04-29 14:25李红绵
少年体育训练 2009年6期
关键词:田径队教练员专项

李红绵

部分普通中学由于经费状况以及一些其他原因,没有长年的田径队,大多数是在比赛前几个月临时组队,进行短期的田径训练。如何在短期内搞好训练,在比赛中出好成绩,是我们每个带队教师经常遇见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结合我多年的带队经验,谈谈如何在短期内带好普通中学田径队。

一、运动员的!拔

由于我们是短期的田径队训练,在!拔运动员时就谈不上从身材、体型以及专项能力的预测等方面去考虑,只能就其现有的运动成绩,运动员进一步再提高的潜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材。因此,我们!拔运动员的依据应该是:第一,入队前的专项成绩是否已经到达或接近同类比赛的最好成绩;第二,了解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运动经历的关系,将这一条作为衡量运动员成绩提高潜力大小的依据。例如有些学生未曾接受过过训练就有了较好的成绩,而有些同学以前就曾接受过系统训练,即使后者的成绩稍好于前者,我们宁可放弃后者而!择前者。因为相比之下,前者的可塑性大,提高成绩的潜力也大。第三,在考查专项成绩的同时,除了观察了解运动员所具备的专项能力外,还应高度重视运动员的思想和心理素质,包括意志品质、组织纪律、刻苦精神和拼搏精神等。只要!才准,符合普通中学短期田径队!材的客观实际,在短期内带出具有一定水平的运动队是完全可能的。根据这几个依据,提早做好日后的!拔准备。在新生入学教育周和军训时,我们就着手向各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是否参加过田径比赛,运动成绩及名次。最后,在校田径运动会上注意!拔单项成绩突出和运动成绩名次靠前,但以前又没有参加过田径训练,有潜力可挖的同学作为日后田径队的队员。

二、确立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主体地位,用训练指标对运动员进行优化控制

要确立运动员在业余训练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就必须注意从教练员自身的观念意识训练做起。即在制定训练目标时,要按照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方案,并与运动员共同分析,使其了解可行性,实现运动的心理认同,并自觉转换为自己的目标。课课有要求,段段有任务,最终有目标。运动指标的“螺旋式”上升,使运动员、教练员的积极性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此外,教练员还应该把训练所可能遇到的困难与运动员一道及时分析研究,使其树立勇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形成主动的目标导向,激发运动员的求知欲及积极主动参与训练的动机,沟通双方互动的情感交流,保证训练过程的有效、顺利进行。做好这一工作,对于中学业余训练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能作用于运动员,而且同时作用于教练员对运动训练设计的认真、仔细和自信,更具有针对性,可激发出高昂的训练激情,为实现有效的运动目标奠定基础。

三、短期训练应贯彻“少而精”,突出专项的原则

中学生有繁重的学习任务,用于训练的时间有限,一般只有每天早操的一个小时,每周三—四个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为了做到既不影响学习又要提高成绩,我们应在训练安排上贯彻“少而精”突出专项的原则,从训练的强度、密度和质量上要成绩。因此,我们在一定运动量基础上突出以强度为主,以练专项为主,针对每个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在技术上缺什么练什么,素质上差什么补什么。在手段方法的采用上也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做到少而精,不搞多而杂。一般一次训练课中!用1—2项训练内容,同时针对每个运动员的不同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用一到两项手段,要求运动员天天练,课课练。每个运动员都有不同的“天天练”任务。这种强化性的训练占得时间不多,但由于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对于克服运动员自身技术的弱点和不足效果特别明显。

四、重视心理训练,在比赛中出佳绩

运动员参加比赛,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情绪的过度紧张,可使运动员在身心上产生一定的反应,诸如:心率过速、尿频、血压升高、、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灵活等。在这种紧张情绪的影响下,运动员比赛时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能发挥正常的训练水平,有时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伤病事故。我们进行赛前和赛中心里训练的目的,就是使运动员在赛前形成最佳的心理准备,在赛中能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有计划地帮助运动员完成心理准备,对有一定实力求胜心切的运动员要帮助他们稳定参赛情绪,防止过度兴奋,破坏正常节奏;对信心不足和怯场的运动员要通过平静的交谈,协助做赛前的各种准备,多讲自身的优势,多鼓励,同时提出切实可行难得任务指标,消除紧张心理,以轻松自信的心情去参加比赛。

总之,要想在短期内带出较高水平的田径队,必须做到!材准确,目标明确,训练手段合理,心理训练贯穿始终。

猜你喜欢
田径队教练员专项
2021年最后悔的事
2021年最后悔的事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除田径队俄代表团全数战里约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