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静梅 吴鲲龙
举重运动有着不同于其它项目的特点,也使得心理因素在举重这项运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首先举重运动对力量要求较高,力量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石。另一方面,相关生理生化理论表明力量与耐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对耐力提高有促进作用。其次,举重运动要求速度。速度是保证试举动作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一次成功的试举动作的完成离不开杠铃的较大上升速度。而将以上两点举重成败有机结合,力量与速度兼顾,则衍生出了一个关键点——心理素质。当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接近极限时,基础力量相差无几,心理素质就是决定冠军归属的关键。
一名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应该将个人奋斗与举重事业相结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每一位!手都有不同的心理暗示,优秀的举重!手都是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正面的心理暗示。对实现目标有信心,执著追求,拥有一种激情,会点燃心中潜在的能量。
当然,没有人生来就是优秀的运动员,我们也并不苛求完美,但身为教练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运动员追求完美,身体力行“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
一、运动员在赛前所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赛前焦虑。处于这种状态的运动员思想比较混乱,心绪繁多,忧郁寡欢,担心比赛失利,心情难以平静,容易失眠。
2.盲目自信。表现为对即将到来的比赛困难估计不足,自认为胜券在握,持消极备战心态,活动不认真准备,思维迟钝,技战术不能正常运用。比赛发挥失常。
3.不适宜的兴奋水平。兴奋点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比赛产生影响,情绪易失控,不能正常处理瞬息万变的赛场局势。从生理角度讲,不适宜的兴奋水平会破坏正常的肌肉感觉,造成机体功能的暂时性失调,肌肉紧张,技术动作变形走样,影响运动员的正常发挥。
二、应该如何应对以上几种突发心理状态,从而取得满意的成绩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平时训练时,帮助运动员确立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比赛观,完成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不必追求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目标,循序渐进实现训练计划,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比赛。具体的,可以多和运动员交流,做他们技术上的老师,生活上的朋友,对于运动员心理状态多加关注。在训练中,可以用接近比赛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践练习。针对比赛调整训练时间、场地,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比赛适应能力,减少赛时心理波动。
2.比赛中,运动员容易因为现场气氛而情绪波动,过于紧张。这时,教练员应该给予运动员强烈的心理暗示,大声告诉他:你能行!你是最棒的!借此运动员会精神振奋,有高度的积极状态和必胜的信心,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练员可以将训练要素总结成几句短促有力的话语,让运动员反复高声喊出,使其精神专注,进行强烈的自我暗示,以发挥自己的技战术特点。
3.比赛后,成绩已定,运动员容易因为胜利而骄傲自满,或是因失利而信心全失。这时教练员要帮助运动员正确对待比赛成绩,可以通过开总结会的方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强调不足、寻找差距,谋求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及时提出新目标和更高要求。
以上就是我对举重运动员心理因素及其对策的一点浅薄见解,热切期望各位同行的批评指导。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想实现举重人的梦想,我们的路还艰难而遥远,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举重人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