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蓉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手段,牵引的目的主要是调节和恢复已破坏的颈椎平衡,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缓解因椎间隙和椎间孔变窄、椎间盘突出或小关节功能紊乱所造成的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受压,促使拉长、迂曲的椎动脉恢复,增加有效血流量,缓解椎间盘组织周缘的压力,有利于突出物回纳复位等,从而改善症状。但是,牵引过程中如果牵引带放置部位不当,颈椎不能保持中立位,会造成牵引力不均匀,不仅不能缓解肌肉痉挛和减轻稚间孔内的压力,反而会使颈椎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充血水肿,加重对神经组织的压迫,引起剧烈疼痛,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心脏骤停。因此,颈椎牵引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掌握三个要领,才能安全有效。
最佳牵引力颈椎牵引力受患者体位、头颈部的重量、牵引方法、牵引时摩擦力的大小和牵引装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认为,椎间盘急慢性损伤后,颈椎稳定性下降,对部分颈椎病患者(神经根型、颈型颈椎病)使用轻度前屈位4~6千克的牵引力,更符合颈椎的生物力学原理。年老体弱、骨质疏松、椎间盘褪变、脊髓型颈椎病或日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牵引力控制在4千克以下,以免造成颈椎拉伸移位过大而导致或加重颈椎的不稳定性。
最佳牵引时间牵引时间是影响牵引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牵引时间与牵引力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即牵引力较大时则牵引时间稍短,反之,则稍长一些。牵引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因为颈椎牵引时椎体分离达最大限度的时间发生在给定牵引力的最初几分钟内,一般以牵引15~20分钟效果最佳。
最佳牵引角度医学专家研究认为,治疗初期,宜选用较小的后伸角度,逐渐增加至15度为止。这种牵引方向对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及调节颈椎内外力学平衡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