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言的消亡谈流言的控制及其意义

2009-04-29 12:22贾国飚
新闻世界 2009年9期
关键词:流言信息

贾国飚

【摘要】本文阐述了流言消亡的方式,归纳了流言控制的相关做法,强调了流言控制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流言流言控制流言消亡

一般认为,流言是通过非正式渠道流传的未经证实的信息,它具有信息分享和群体意见交换的双重属性,同时也是在信息暧昧不明,情况复杂急需解释的条件下群体创造的“即时新闻”。流言不仅是信息传播过程,还是意见汇聚乃至群体决策的开端,和群体的心态转变有着密切关系。历史上的多次社会变革和动荡,流言的传播都曾贯穿其中。在变动之前。流言作为社会心态的晴雨表,会体现为不满的窃窃私语。预示社会舆论在悄悄起变化;当流言开始转向明显的危险信号时,往往真正的风暴就要来临;煽动型的流言会成为变动的导火线;而在运动的狂热中,流言会促使人不假思索地盲从。

一、流言的消亡

流言控制的最终目的是使流言消亡,因此,了解流言消亡的方式,对流言控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流言消亡的方式因具体的传播内容、传播情境和个体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具体可归纳为:

第一,流言被普遍接受而消亡

某些流言之所以消亡,是因为大家都认为,那已经不是新鲜的未知的消息,而是陈旧的被认可的消息。经典的案例是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案,“谋杀阴谋论”已被大众所接受,人们自然而然地不再过于关注该事件的真相,相反,政府提供的沃伦委员会报告反而受到大众的质疑。

第二,流言因事件真相而消亡

某些流言之所以消亡,是因为流言中的事件真相已经为大众所了解。例如。2008年贵州省瓮安县发生了一起普通刑事案件,由于事件真相未及时公开,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对李树芬死因的质疑,在互联网上有种种说法。少数不法分子鼓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当地党政机关,从而使该事件在流言的推动下演变为一起十分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并进而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贵州省委省政府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后进行了紧急辟谣,召开新闻发布会,派出专家组,在李树芬的亲属和村民代表见证下,对李树芬遗体进行了第三次解剖检验,说明事情真相,该流言就自然消亡了。

第三,流言失去价值而消亡

某些流言之所以消亡,是因为流言失去了传播的价值。例如。每当几个候选人竞选某个职位时,常常会产生不利于某位候选人的流言,而选举一旦结束,流言即很快被人遗忘而消亡。这主要因为竞选的激烈竞争环境已经消失了。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都发生了转移,散布该流言已没有多大的价值。

第四,流言暂时休眠而消亡

某些流言之所以消亡,只是暂时休眠,流言产生的根本症结依然存在,在有事物刺激时,它就会出现。比如,2008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熊市,几千万股民饱受账户缩水的煎熬。有关降低印花税救市的流言层出不穷:有单向收税的,有从3‰降低到1000的,有完全取消的。2008年4月23日晚上新闻联播公告:经国务院批准,从2008年4月24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3‰调整为‰,从而使印花税流言暂时休眠。然而,随着行情的继续走低,当上证A股指数跌破3000点后,该流言又开始出现,在上证A股指数跌破2000点后更是甚嚣尘上。终于,2008年9月18日晚上新闻联播再次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该流言再次消亡。

分析以上这几种流言消亡的方式。会发现这其实和流言属于何种类型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于事件型流言来说,因为它是由于人们在危机(如自然灾害、公共危机等)时未得到及时有效解释而产生的,因此只要有可靠的渠道提供足够可信的信息和解释,就能够被控制。而对于和信念、意识相关的想象型流言,要控制它必须和其背后的顽固意见进行辩驳,就难以通过信息渠道的方式控制,必须寻找别的方式。从流言的消亡方式进行分析,可以为流言的控制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

二、流言的控制

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民众对信息的极度渴求、民众的盲从心理以及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是网络流言泛滥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从下述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建立畅通、公正的信息渠道

对流言传播进行遏制,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信息渠道畅通和渠道公信力的建立。这是对所有网络媒介特别是各级政府网站和大型门户网站提出的要求。在公众急需信息了解情况时,信息的封锁会导致人心的恐慌、事件型流言的弥漫和危机的升级,这已经是被历次事件证实的事实。为了防患于未然,一个根本的措施就是建立起及时、公开、全面、真实的信息渠道,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该信息来源必须可靠,能够赢得信任。在现代公关理论中。对危机中的信息披露方式,有三个原则,一是“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积极发布信息并提供解释;二是“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fast),赶在流言出现和爆发之前,把信息公布出来;三是“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all),显示透明度和诚意,这样,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2、引导大众心理,加强自我约束

引导大众心理,加强自我约束是消除网络流言的一个重要手段。网络信息传播之所以有巨大发展空间。其根本动力是大众的需要和广泛参与,而把网络信息传播扶上健康之路也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由于网络流言传播的随时随地性、匿名性、全球性等特征,对网络流言的控制比对传统媒介上的不良信息的控制要困难得多。因此,网络流言的控制还主要依靠传播者通过自我约束来管理自己的网络新闻传播行为。这就要求唤起广大用户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摆正心态,加强对网络流言危害性的认识,不盲从、不偏信、不传播,帮助用户树立自我约束意识、防范意识、主动消除网络流言的意识,并付诸行动。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流言可畏却不可禁,过于严厉的行政法律控制手段反而会影响网络信息资源的正常开发与利用。法律只能禁止和制裁不法行为,对于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流言泛滥问题不可能一一解决。

3、提高网络监控技术,加强社会监督

在当前形势下,受道德发展水平和实际社会背景的制约。网络流言的消亡还不能完全依赖于大众的自我约束,必须借助外力的帮助来促成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首先,网络信息传播是迄今为止技术含量最高的传播形式,网络信息传播者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水平,网络信息行为也常常带有技术色彩。因此,解决网络流言传播问题还需要通过高新技术来实现。通过完善技术保障来对抗不良信息行为。其次,通过社会舆论或行动对网络媒介形成压力,政府网络管理部门应提供邮件、

电话等多种形式的流言监督途径。一旦发现传播危害性较大的流言,由监管人员对该媒介实行外在的强制性管理。第三,建立合理有效的淘汰机制,强化网络媒体的内部管理压力。要建立起类似于银行个人诚信制度一样的信用机制,使每一个网络媒介对自己有违新闻传播规范的行为真正负责。促使其严格管理旗下的留言板、论坛、聊天室等各种易于流言散布的场所。对管理不善造成流言传播的每一次行为进行记录和惩罚,要让这种为自己疏忽和纰漏所付的巨大代价震慑所有网络媒介。最后,加强网络跟踪技术,将别有用心制造流言、散布流言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法分子从网络中揪出来并予以严惩。告诫其他人。

三、流言控制的现实意义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现代性与全球化的结合。使旧的工业社会消失的同时,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风险社会”,因为个人的生活比传统社会中更为“不确定”:职业模式转变。工作竞争度提高、传统习俗对个体认同度的影响不断减弱,而且由于技术发展和全球化影响,“蝴蝶效应”的可能性增加,风险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时空和社会,而是可以跨越国境,这样,“风险”成为人们的共同命运。

在这样一个变化迅速的社会中,“风险”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反思性”。由于离传统和习俗越来越远,人们需要不断地做出新的判断,并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进行思考。在这种压力下,“信息”的功能就凸现出来,人们普遍希望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以把握环境变化,促进自身发展,转型社会孕育出了具有强烈信息需求的受众群体。

当前,中国社会变迁已进入一个关键阶段。社会转型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原来较为稳定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迁,社会问题的浮现更为突出,不确定的心态成为社会的普遍状态。

第一,心态失衡与迷茫。随着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的变动,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贫富差别的扩大,使人们主观上感受到“相对剥夺感”,“仇富”心态开始蔓延,从而导致某种程度的心理平衡危机。不平衡心态容易造成情绪的宣泄和非理性的决策,这使流言更有可能成长。

第二,由于变动的加剧,人们对自身在新的社会格局的位置越来越难加以理性化的认识,导致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躁动不安的情绪。这种不安一方面导致了人们对信息的极度渴求,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在各种流言面前难以保持冷静的思考和分辨。

第三,危机意识加强,并和怀旧心态相缠绕。社会转型中产生的一些不良现象,使人们对公共秩序、社会治安以及社会生活保障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使人产生强烈的安全无保障的感觉。在这种生存安全危机意识中。不少人产生了惧变和怀旧的心理,在信息接受上更加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则人人自危,也使流言传播肆无忌惮。

综上所述,流言是民众心态的“晴雨表”,社会舆论的“显微镜”。为了保持社会的平稳运行,促进社会整合,需要关注流言的产生、传播、发展和变化,以探测社会心理变动,而对某些紧急时刻出现的席卷群体的流言,应有较为完善的控制措施。

猜你喜欢
流言信息
莫因流言失了定力
在网络流言的惊涛骇浪中,权威媒体如何做好“定海神针”
真相在真相里活着
流言
流言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流言分析:本性与控制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