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 明
摘要:通过反思人类社会和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把人类中心主义客观地分解为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并通过对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比较,明确了从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必然性。最后论证了科学发展观与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同一性。
关键词: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科学发展观;实践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B08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8—0032—03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与解读
近代以来的人类活动方式可以用主体性的兴起来概括之。这种主体性表现于精神生活中是自我意识的自觉,即“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而其表现于现实生活中,则是以人对自然全面控制与利用为标志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这种主体性取向也就是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是对人与世界关系——首先是人与自然界关系及其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理性概括。就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所表现出的对世界的关系而言,确实是为人的,即为了人的需求与利益。换言之,是为了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符合人的目的的属人世界即人化自然。
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两条不同哲学路线出发,可以对“人类中心主义”这个哲学命题做出两种不同的诠释:一是本体论意义,即从人类与自然的自然关系的角度,把“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本体观念来界定和使用,认为人类在本体这个层次上处于宇宙中心,人类与宇宙万事万物的关系是中心与从属,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这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事实判断和事实命题,它以哥白尼创立“日心说”为标志,实际上从此已经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二是价值论意义,即从人类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角度,把“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来界定和使用,认为人作为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总是以自己特有的视角来改造自然,人在万事万物中处于主体地位。这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命题。
二、人类中心主义是否是人类社会和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
人类活动在其现实性上,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的样态:实践活动的实在的有限目的的活动,理论活动的象征的有限目的的活动,象征的无限目的的活动则是广义上的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正是这三种不同样态的活动,造成了人化自然的三种样态或人化自然的三种结构:实在的人化自然、观念的人化自然和审美的人化自然。从一定意义来说,审美的人化自然是对于实在的人化自然和观念的人化自然的一种补偿。在人类历史初期,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与客观性或者说人与自然在工具体系上达成了一种现实的统一。可是,随着被韦伯称之为“世界祛除巫魅”的理性化进程的加强和扩大,实在的人化自然和观念的人化自然持续扩张,而审美的人化自然则相对萎缩。
对于近代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这一根本变化。在起初,人们是完全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的。自然科学的持续发展,科学在生产中应用的持续增长,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财富的激增、生活条件的改善等。都使人们坚信:“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终于能够解释自然所精心守卫的秘密,使它不再隐没在黑暗中,把它视为无法理解的奇迹而对之惊讶不已,而应当用理性的明灯照亮它,分析它的全部基本力量。”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看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阴暗面,并以晦涩的精神异化理论表达了其见解,但其基调仍是乐观主义的:异化终将被扬弃。结局仍将是完满的。一直到了20世纪中期,人们才开始了对现代化进程的真正反省。而其反省的动因主要来自日益恶化的生态和人类社会环境的自身昭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所造成的大气、海洋污染、森林剧减、土地退化和沙漠化,还有不可再生资源的匮乏等,已经到了人们不得不直面和反思的地步。
在追究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的过程中,有不少人在承认了生存环境恶化这一事实后,仍然保持一种乐观主义态度。但在当今时代,最有影响的一种观点却完全是否定性的,即对近代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性转变持一种否定性态度。这种观点首先针对的并不是生存环境恶化这一事实,而是直接指向近代以来的人类活动方式本身,也就是把抨击的目标指向了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它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海德格尔曾经说过:“在技术上有组织的人的星球的帝国主义中,人的主体论达到了他的最高的顶点:它从这顶点将下降到有组织的千篇一律性的等级上,并在那里安排自身。这种千篇一律性成为对地球的完全的、即技术的统治的最可靠的工具。”他提到的主体论也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海德格尔认为必须反对一切人类中心主义,“必须使自己从对思想所做的技术的解释中摆脱出来”。另一些极端的生态保护主义者则进而宣称,人是地球上生命界进一步演化所完全不必要的存在物,是自然界有机体上的癌瘤。
然而,生态和人类社会环境严重恶化的后果是否该由人类中心主义来负责?是否是任何一种人类中心主义都必然导向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对于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现成的答案。我们应该回过头来看看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历史。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一个停滞不变的理论体系,它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着。人类中心主义从古至今,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中心,我们可以把它们简单地归结为两个阶段,即传统人类中心主义阶段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阶段。传统人类中心主义阶段的人类中心主义也就是海德格尔提到过的“最极端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也可以称之为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阶段的人类中心主义也可以称之为相对人类中心主义。
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绝对性是指无条件性、机械性的意思。这种绝对性又具体表现为至上性、唯一性、排他性、短视性等特点。至上性是指人相对于自然界来说是至高无上的、是世界的绝对的“主人”、自然界的“中心”,视自然界为人类可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的需要和利益是其它自然物能否存在的价值尺度。唯一性指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者只看到人的主宰地位、人的主体力量,而没有看到人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没有看到人对其它自然物的依赖性。排他性是由至上性和唯一性所引出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特点。只关注人类而不关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完全将自然界视作自己任意宰割的对象。短视性是指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只关注当代人的利益,或者是人的眼前的、可以看得到并能很快实现的利益——而且主要是人的物质方面的利益,从而忽视了人的长远的或子孙后代的利益及其他方面的需求。
另外,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还具有明显的“中心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从内容方面来讲,“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不仅认为人类在伦理观、价值观方面积累具有特殊的中心性,而且企图从科学上来确认这种中心性”,人的所作所为最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是宇宙的中心,在生
态环境中是至高无上的。第二,在表现形式上,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表现为“人类沙文主义”、“人类征服主义”、“物种歧视主义”等。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要通过绝对国家中心主义和绝对或极端个人中心主义表现出来。”绝对国家中心主义和绝对极端个人中心主义进一步表现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贸易保护主义、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这种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正是造成人类社会和生态危机亦即当今世界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紧张的根源。
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相对性就是有条件性。其“条件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人类中心地位只是在某一个历史阶段(如近现代)才具有的,换言之,人类发展到目前这种中心地位是有条件的。第二,人类的中心地位只是在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领域才具有的,而不是一切方面。这样,人就把自己和其他事物和生物的地位放在了一个平等的层面上。第三,人类要维护自己在价值观方面的“中心性”或要确保基本需要的实现也是有条件的,即必须同时维护自然的权益,重视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第四,当然,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有条件的,即保护环境是为了人类的整体利益和基本的需要。
通过上面的客观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真正该对如今的生态和人类社会环境危机负全责的应该是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或者说我们可以并且应该超越的是那种以机械论自然观为基础的特殊的人类中心主义。我们不应该把人类中心主义全盘否定,而应该在看到人类中心主义不可能最终逾越的前提下,逐步过渡到另一种最适宜的立场即相对人类中心主义。
三、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同一性
不管我们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讨论中存在着怎样的分歧,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人总是要以自我为中心。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轻易可以抛弃的立场,但那些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往往在更深层次仍基于一种人类中心主义。我们甚至可以一般地断言,除非人类不再是人类,否则就不可能超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去看待事物,企图彻底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似乎不大可能。人类目前最恰当的出路就是寻找一种最适宜的立场,一种超越了以往狭隘眼界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相对人类中心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比例适当、结构合理、相互促进、良性运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和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要做到统筹兼顾,需要从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二是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现代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利益,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三是要注重实现良性互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实现不同方面的良性互动,才能得到统筹兼顾的要求。四是要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搞好统筹兼顾,要考虑方方面面,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突出重点。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与科学发展观类似的是,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统一观、协调观,它以全球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等为其具体的观念性构成要素,并认为,在生态系统中,人虽居处主导地位,是管理者,但决不意味着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不守自然规律而随心所欲地驱使自然,安排自然;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终极价值,但也同时承认自然的权益及其内在价值,这就把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或在社会领域,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并非以任何一个集团主体为中心(如以发达国家的人
为中心或以当代人为中心等等),或者完全以个人主体为中心,它首先是以整个人类为中心,或者说首先是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当然这里所说的人类整体利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代内间人类的整体利益,由此出发,要求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尤其要重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二是代际间人类的整体利益,由此出发,要求当代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在发展中,既要重视当代人的利益,更要重视后代人的利益。这样,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内含着协同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时。由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向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化也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主要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就主观条件来看,指人类对生态系统及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也就是说,在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生态系统的平衡规律和生态失衡会危及人类整体的、长远的生存利益时,那种以人的眼前利益为目的和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即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有可能导致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所谓客观条件主要是一种实践条件,指要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通过这种改造以保护环境,从而实现由绝对中心向相对中心的转化。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还有其基本内容、根本要求不仅满足了这两个条件,而且有新的发展,再次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统一性和同一性。
通过以上对科学发展观和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取代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体现了哲学的批判性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而它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与相对人类中心主义,无论是从内涵或是中心主旨方面都有着基本的同一性,或者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对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参考文献:
[1]邱耕田,从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相对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
[2]邓天雄人类中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及科学发展观,社会科学研究,2005,(3)
[3]罗浩波,人类中心主义:一个不可超越的价值命题,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4]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5]海德格尔,林中路,转自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的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张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