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水县正本清源,求真务实,自觉将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促进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正本清源,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理念
党的十七大对教育事业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建水县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自身教育发展的形势,不断提高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
1.要求领导干部重“立德”,清俊德育之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要求教育管理干部和学校领导要常修“为政之德”,加强人生观、世界观改造,认真践行“金品铁律,忠恕敏行”的建水教育精神,在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中,以领导干部的身先示范,塑造教育行业的道德形象,做道德建设的楷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求各级教育管理干部和校长首先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要求广大教师“厚德”,稳固德育之本。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师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师品的优劣,师品的优劣直接关系教育的成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建水县根据社会发展形势,结合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建水教师十条规定》,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夯实师德建设的基础。通过各种渠道,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师德修养,真正做到行为示范,为人师表。2005年起,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以“爱与责任”为核心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涌现出许多师德的楷模、育人的表率,编辑出版了《师爱无价》。按照计划,今年将组织开展“感动社会的建水县教育系统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塑造师生身边的道德形象,引领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3.要求全体学生“明德”,抓牢德育之根。“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各项基本素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德育工作实践来看,对学生的德育工作非一日之功,更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中小学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切忌将中小学德育工作孤立起来,必须注重德育工作与教育科研相结合,文化建设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思想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机制创新与载体建设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课堂渗透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才能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拓展德育工作的渠道,保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活力。
二、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德育工作途径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理念要不断更新,内容要不断拓展,方法要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力。建水县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弊端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四字诀”:真、小、实、近,以此不断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
1.把握一个“真”字,返璞归真,不断推进德育理念创新。教育是一项具有特殊规律的社会事业,育人是教育之本,这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的。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形势下,按照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学校教育必须承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建水县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向管理要质量、以教育促教学的理念,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其他基本素质的培养并重,切实突出德育的先导性地位,不断纠正违背教育规律的功利性倾向,把“育人为本”落到实处,使教育重归育人的本源,促进人自身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重视一个“小”字,积小成大,科学制定德育工作目标。在制定德育工作目标上,坚决克服那种大而无当的错误倾向,立戒贪大求洋,提倡做小事,重细节,积跬步,按照分阶段、分年级、分群落的原则,科学分解德育工作目标,注重“日行一善,日有一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照顾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起点,给学生以足够的尊重和耐心的等待,因材施教,肯定并珍惜每一点道德成长积淀,让迟开的花更加鲜艳夺目。众所周知,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而对这一部分学生,建水县有一个特别的称谓——“潜能学生”,这反映了德育理念的根本变化,那就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成长要有信心。
3.突出一个“实”字,实事求是,有机调整德育工作内容。“实”就是要查实情,出实招,重实践。德育工作的成败在于能否解决学生的知和行的问题。为此,建水县下大力气,投入资金,重点建设德育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实践体验活动。2006年8月,开展了万名中小学生进村入户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农村,感受乡情,了解国情,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基础。这项工作已被建水一中、建水二中、建水五中等学校坚持下来,形成长效机制。随着“三生教育”的推进,建水县教育局在云南教育报刊社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将“三生教育”带到基层、带进深山、带进农村,带进社区,带进企业,使德育工作从表象走到了内心,使素质教育从“天上”落到了“地上”。2009年春节期间,县机关幼儿园策划组织了历时7天的生存体验活动——年货推销,参加人员有在校大学生及中小学生,让他们零距离接触社会,全方位深入生活,感受多层次、多角度的道德实践体验。
4.体现一个“近”字,由表及里,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近”就是近社会、近学生、近实际。德育只有真正贴进学生,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从他们的生命、生存、生活出发,关注他们健康成长,才能使德育工作真正成为实实在在的工作,而不是空洞无物的说教。这在建水县广泛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中体现得更为充分。2008年3月至5月,建水县教育局邀请感恩教育专家主讲了23场、有近万人参加的感恩教育演讲报告会,对领导、老师、学生、家长进行了思恩、感恩的情感教育,拉近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老师与领导的心灵距离,构建了一个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创造美好生活的大德育课堂。如果说2008年建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题是感恩,关注学生生命道德中最鲜活的健康情感,那么2009年建水县德育工作的主题则为励志——生存意志。王国权、金飞豹等深受青少年学生爱戴的专家将与建水学子零距离交流。
从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学校德育工作永远是一个过程,而它的成效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来检验,这说明学校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教育规律,科学把握德育工作的实际,正本清源,求真务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 矣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