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

2009-04-26 07:59石卫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7期
关键词:陶行知笔者教育

石卫芳

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予以重视和赞扬的教育。赏识教育已是现代教育中一种最具有活力的教学方法之一,正确认识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并积极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对于学生的身心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教师必需要学会运用赏识的艺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育或教学目的。而当一名教师以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时,学生会竭力想把自己的优势表现出来。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可见,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一句由衷的赞誉或是夸奖,都可能使他们受益终生。

赏识教育强调全体教师要将赏识教育与师德素养相结合

要求每位教师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再调皮的学生也有他的可取之处,作为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的可取之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运用赏识教育,首先要树立赏识教育的意识,加强自身赏识素养。真正深入了解赏识教育的本质,理解它存在的意义,才有可能在现实工作中将它付诸行动,对教育工作才有指导意义。

最经典的例子是教育家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当年陶行知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3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4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陶先生不愧是教育家,在被他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的同时,也要看到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这正是一种爱的体现、也是教育的升华!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爱”,这种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心理需求基础之上的。在教学中若能准确而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法,就一定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

激发学生潜能是赏识教育的出发点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真心赞扬学生,可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及时鼓励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尊重和信任学生,可以帮助他们自立自强;宽容和理解学生,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振作。不会开发每个学生的巨大潜能,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和人类自身的遗憾。有一次在上政治课时,笔者正兴致勃勃、旁征博引地讲着“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却发现有个学生看了看我,然后低下了头,接着又抬头看了看我,又低下了头,而手中的笔始终没有停过。笔者边讲边走过去,他迅速政治书放好,并用受惊的眼神看着笔者。笔者并没有停下,边走动边继续着故事。讲课结束后,笔者要求看他的作品,他拒绝,说什么都没有。笔者说自己总有权利看看自己长个什么样子吧?他很不情愿地拿出“我的画像”。“惟妙惟肖的呀!还有点传神,不过光线问题再注意一点就更完美了。”他没想到笔者会这么说,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以后在课堂上他再没有画过画,一星期后,他把一些作品和加工后的“肖像”拿给笔者看。

有位诗人说:“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欣赏它的枝干;如果它的枝干不美,就请欣赏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当教师用赏识教育这一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灵,把信任、赏识和鼓励毫不吝啬地给了学生的时候,他们潜在的能力会被激发出来,他们的变化会令人惊喜。

注重细节是赏识教育的基本方法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再顽劣的学生也有闪光之处。赏识学生哪怕是小小的优点,也会激发他们强大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笔者曾遇到过一件事。一位学习成绩在中下等的学生,在一次小测试中得了58分,可是笔者发现这58分里面有一个问题是其他学生都没做对的。笔者抓住这一点,在课堂上对他进行表扬,他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讲给大家。有的学生恍然大悟给予掌声。笔者及时地表扬了他独特的解题思路和分析问题能力,并鼓励他如果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成绩肯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之后,每每在上政治课,当笔者提出问题时,他总是用企盼的目光看着我,希望能给他表现自己的机会,学习态度真是比先前有了很大的转变。有了学习的兴趣或说是动力,成绩提高就是自然的事了。

实事求是是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虽然多数学生乐于教师的赞赏,但他们毕竟有自己的头脑,能正确辨别老师对自己的赞赏是否符合实际,对不切实际的赞赏,会总感到不是滋味,甚至会反以为是挖苦、讽刺。许多事实表明,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赞赏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激动人心的愉悦感。

赏识教育要有指向性,要有明确的赏识内容赏识教育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性,在学校常常听到教师对学生说“不错”“你很聪明”等,这样的“赏识”语句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如果只是教师“赏识”意识下的“规范”语言,就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

赏识教育并不反对批评

“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更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周弘语)赏识要适度。不可无节制,不要让学生成长在赏识的蜜罐里,一味地、过分赏识会使学生盲目自信而变得自大,受不得半点挫折和打击。该批评时就批评,但批评时要注意方法,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语气要委婉而真诚,既要帮助他们意识到自身缺点,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做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使其扬长避短,使他们能够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和信任,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

教师树立赏识教育意识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开端,只有这种意识的形成,才有利于这种观念的形成以及升华。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手段,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对于新课程全面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邱县大孟镇中学)

猜你喜欢
陶行知笔者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老师,别走……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