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行为“说”与语言层次观

2009-04-26 04:04
外语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

娄 琦 张 威

提 要:元话语区别于对象话语,元话语对于人际关系有建构作用,元话语的使用可以消解说话人中心,表明说话人的听者意识,有助于成功和有效的语言交际。在语言交际中,说话人的语言行为“说”隐含在对象话语中,它的实施需要“适宜”的原因或条件,需要元话语介入解决“怎样说”的问题。状语从句、副词等能够用以实现元话语人际功能。

关键词:主体间性;元话语;语言行为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2-0074-4

Speech Act of“Speaking”and Dual-Order Linguistic Perspective

Lou Qi Zhang Wei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 China; Mudanjiang Normal College, Mudanjiang 157012,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sujectivity, metadiscourse devices do not bring changes or add something new in sentence meaning,but it is used to avoid speaker-centered talk, and the speakers use of metadiscourse reveals the hearer-awareness. This paper focuses on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metadiscourse which is metaphorically explained in the speakers act of speaking. This aspect of meaning exhibits itself with metadiscourse as linguistic resource which includes some kinds of clauses, and in these clauses thespeech act of speaking gets “felicitous” conditions.

Key words:intersujectivity; metadiscourse; speech acts

语言行为“说”体现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主体间性的关系。对象话语可以具体为“说”这一语言行为的内容,元话语是“关于话语的话语”,“关于讨论的讨论”。本文的理解是:元话语是对讨论行为本身的讨论,而不是对讨论命题内容的讨论。本着这样一个理解,本文对元话语的人际功能进行分析。主体间性体现在说话人如何实施“说”这一语言行为:说话人怎样“说”,以什么态度和立场“说”。说话人所说内容作为对象话语,包含逻辑命题。元话语不增加对象话语命题内容,它是说话人通过元话语表达立场、观点的话语。

1 日常语言使用中隐含说话人“说”这一语言行为

对日常语言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说”这一语言行为广泛存在于日常语言交际中。对日常语言进行研究发现,任何一个话语都可以成为“说”的具体内容。如下面的句子:

① a. 我(说话人)说,“玫瑰是红的”。

b. 我(说话人)说,“玫瑰是美的”。

在日常语言中,命题内容和说话人说的行为相区别。Austin (1962)和Searle(1969)的语言行为理论把语言的命题内容和说话人实施的语言行为予以区分。说话人“说”是语言行为,说的内容可以分析其真值性。

2 语言行为 “说”与语言层次观

Williams(1981)认为,元话语是“有关话语的话语,跟主题无关”。Hyland(1998)认为,元话语指的是话语的组织、作者对话语内容的看法、预测读者态度等体现篇章各种特征的一套机制。元话语的观点是对元语言概念的发展,因为元语言谈论的不仅仅是对象语言的符号,而是这些符号背后的说话者和听者的关系。元话语有助于命题的人际意义的实现。Crismore(1989)认为,在语言交际中,说话人话语包括两个层面:基本话语和元话语。基本话语表达关于话题的命题信息,体现说话人以言行事的内容。元话语告诉读者如何理解、评述话题的命题信息。元话语是交际过程中元认知活动的反映,这些语言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话者对主要信息的理解和接受,而这种信息的传递主要通过那些不直接介入话题内容的词、短语或句子来实现。本文认为,元话语不仅对对象话语的命题内容产生影响,而且对隐含在对象话语中说话人“说”这一语言行为产生影响。

元话语的基本旨趣是,从主体间性的角度看说话人能够使用语言做什么,从人际关系上解决“如何说”的问题。

3 话语与主体间性

在主体间性的框架中,需要讨论说话人如何通过“说”这一行为来实现交际中的人际互动。

对象话语可以理解为说话人的“说”的行为,那么说话人就必然有“说”的立场和方法,这些可以通过元话语来体现。这样,话语的交际性成为元话语关注的焦点,而不只是关注话语中概念和逻辑判断的真值性。从主体间性的角度看,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色是互换的,说话人也是听话人,因为说话人所说的话中有别人的声音。在实施 “说”这一行为时,元话语消解说话人的中心地位,说话人通过对“说”行为的诠释和适宜条件的提供,使它得到听者的认可和理解,交际才能有效。这里,元话语是影响交际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说话人“说”的行为只有得到听者的承认,他们之间的语言交际关系才能建立,元话语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手段,元话语的运用反映了说话人心中的读者意识。

元话语体现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的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作者对于命题内容的真值性没有权威,说话人可能不是命题的提出者,这个命题是重复别人的声音。第二,作者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可以去解释自己的“语言行为”,从而帮助听者理解说话人为什么“说”,为说话人“说”的行为提供适宜的语用条件,实现人际互动。元话语功能通过语法词汇关系复杂的语言资源来实现,如状语从句、副词等。元话语在形态句法上具有差异,但是它们起到了同一个功能,就是提供命题成立的不同条件。

4 话语的功能界定

从语言行为的角度,话语中隐含“说”这一语言行为。具体一个语言行为“说”的成立需要适宜条件,提供这样条件的话语成为元话语条件成分。元话语为语言行为提供角度或适宜条件,但不改变话语内容的真值性。“说”隐含说话人和语境因素的存在, “如何说”体现了说话人的听者意识。同时,它体现了元话语与和话语之间的关系,它为元话语界定提供功能标准。以往的研究中,元话语的界定和分类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分类基本原则是考察元话语如何实现主体间互动。本文认为对元话语的用法,需要进行具体的语篇分析才能断定,不能仅从语言形式上去判定和分类。

5 副词元话语

实施语言行为“说”,副词可以充当元话语,但并不是所用的副词都可以充当元话语。即使同一副词,也可以有元话语用法和非元话语用法。例如,副词 frankly可被用作元话语,但是对于它为什么是元话语,它与其他副词元话语有什么不同,还没有文献对此进行说明。

① a. He talked about his defeat frankly.

b. Frankly,the story is not interesting.

①a中的副词frankly 修饰的句中动词talk,它不属于元话语用法。①b中的frankly是元话语,它没有直接表达话语的主要信息,但体现了说话人元认知心理活动,在组织信息,表达说话者“说”的方式,传递与交际情景有关的信息方面发挥作用。对①b的理解应包括两部分:

A: I am frankly if I say B.

B: The story is interesting.

在这里,frankly提示听者,对说话人“说”的方式予以说明。类似的元话语有 generally speaking等。例如:

② Generally speaking, the story is interesting.

这个话语包括A和B两个部分,一部分为话语行为及行为方式,另一部分为话语的命题内容。

A: I speak generally if I say B.

B: The story is interesting.

同时,元语言可以为话语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提供一个说话人视角。例如:

③ If I may say so,the book is interesting.

这个例子就可以理解为: If I may say so,(my opinion is) the book isinteresting.

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抽象的模式。如果某个副词能够放到上面模式中,它就起到了元话语的作用。这是判断一个副词是否是元话语的一种方法。

副词作元话语还有其他的用法,如historically, ironically,implicitly, explicitly等副词的不同用法。例如:

④ Ironically, the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cover the social problems rather than sole them.

在这个话语中,副词ironically 修饰动词try. 政府本来应该解决社会问题,但是却掩盖问题,这具有讽刺意味。这里ironically 表达了说话人的命题态度,是另外一种元话语,并不解释说话人“如何说”、“怎么说”和“为什么说”的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6 元话语从句为语言行为“说”提供元交际“适宜”条件

元话语对语言行为“说”产生影响。这种语言行为有时带有从句,为说话人“说”的行为提供实施条件。这些从句具有人际功能,有必要将元话语从句从语言行为中分离出来,把它看成一个独立的话语层面。

6.1 元话语因果从句

对象话语包括逻辑命题,元话语体现的是交际者之间的互动。下面这个句子中体现出逻辑的因果关系:如果命题p成立,那么命题q就成立。

① Because he has worked hard for a while(p), he is tired now(q).

一般在分析原因从句时,主要是考察主从句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从形式和语义方面对原因从句进行的分析不能充分解释语言交际。在日常语言中存在着元话语因果从句。

② Because he is sweating(p), he is tired(q).

这个话语可以理解为:Because he is sweating, (I can say that)he is tired. 从句为说话人“说”这句话提供原因,而不是为“他累了”这个命题提供逻辑原因,“他累了”这个命题是否具有真值性并没有得到验证。这个原因从句具有元交际的性质,体现的是人际关系。这里,sweating 与tired 没有语义上的因果关系。原因从句与“他累了”这个命题没有直接关系,但具有话语的交际意义,为“说”这一话语行为提供了语境条件,随着语言环境的创设,话语命题意义得以在交际中实现。

从元话语角度分析上面句子,会发现“he is tired”是对象话语,而“Because he is sweating”是元话语。命题p成立,在逻辑上并不能得到命题q成立的结论。命题p和命题q不在同一个语言层次上,所以它们之间不存在逻辑因果关系。because 是元话语,它说明的不是逻辑关系,却能引出说话人的视角。这样的从句就具有元话语的特征,从而区别于一般原因状语从句。从句的引导词能够作为元话语与它在语篇中体现人际关系有直接关系。

6.2 元话语条件句

以往对于if从句的分析,一般都是从形式语义的角度进行,但有一类if从句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元话语条件句中,if分句提供的是说话者所实现言语行为“说”的一种“准备条件”或“适宜条件”,具体表现为:在元话语用法中,if分句提供的是这种言语行为的“得体性条件”。下面两个句子属于不同类型的条件句:

③ a. If it is below0℃, water turns into ice.

b. If there is no objection, Mason is the monitor.

在话语a中,if引导了一个条件状语从句,它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验证命题的真值性来表达。

但是if还有其他用法,在话语中b中起到元话语作用。if作为元话语,它引导的从句为说话人的语言行为“说”的成立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这句话等于说:

④ If there is no objection,I may declare that Mason is the monitor.

从认知的角度看,元话语条件句的理解主要是言语行为的转喻机制在起作用,是对说话者实现言语行为“说”提供一种“适宜”条件。

随着对条件句研究的深入,元话语条件句得到了重视。从元话语角度去分析语言,就是对元话语条件句所体现的交际行为进行考察,也是在实践意义上去分析语言是如何影响人的存在的。元话语条件句主要是对主句所实现言语行为“说”进行评价或解释。元话语用法对言语行为起着限定或修饰作用。

元话语if分句和主句并不构成真正意义的条件,也不构成“前提—结论”的推理,而是“对主句的部分语言形式或意义进行评述或解释”。徐李洁(2003)从语用的角度将这类条件句称为“元交际条件句”。徐盛桓(2004)将上面的例句称为“思维活动/言语行为条件句”,认为是“充分条件的弱化与异化”的结果。侯国金(2005)认为这类条件句中的if分句是“执行语言的酬应功能和话语功能”。项成东(2006)采用“元交际”这个术语。这些研究都体现出了语言层次的思想。元话语从语言人际功能的视角来探讨条件句,元话语条件句是说话者对其自身所实施的“说”这一言语行为进行评述或解释。

元话语条件句的if从句可以看成说话人实施“说”的“预备条件”,其功能是减弱主句所实施的言语行为可能产生的某种心理感觉。这一区别于条件句的if从句可以看成主句实施言语行为的“基本条件”,逻辑条件句的主要功能是语义的,而不是语用的。除此之外,元话语条件句的if从句还具有其他一些交际功能,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对主句实施言语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预设进行评述或解释。总之,元话语条件句的功能就是指出说话人交际行为“说”中需要听者特别注意的方面。

if从句可以看成对交际行为的某些方面所作的评价,因此它本质上就是元话语。if从句起着提供“适宜”条件的作用,其实是一个插入结构,这是元话语的基本属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插入结构总是可有可无的。有时元话语明示了命题适合的语域,或是明示了语言行为的“合适”条件, 这时往往不能省略。其实,这类元话语条件句可以理解为if分句是为说话者言语行为的“恰当性”提供某种“理由”。元话语条件句中的存在“声称”、“说”或是“陈述”这些语言行为,讨论的视角从逻辑转到了话语分析的维度。元话语条件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条件句,因为元话语条件句在命题意义上经常是可有可无,相当于一个评述性状语。元话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与主题意义无关,表达的是一种元认知和元语用意义。它可以是隐性的,也可以是显性的,是否出现,看使用的需要,这和语言使用的目的和预期效果相关。

6.3 元话语从句的人际功能

元交际从句成为构成说明性话语层次的一个条件就是不考虑语言行为中“说”的内容真值性。元交际条件句中的主句,将言语行为或思想活动的命题或概念内容取代了言语行为或思想活动的过程本身。这样话语的交际性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不是关注概念和逻辑判断的真值性。这在语言层次理论中就是被语言说明和解释的对象,元交际从句的作用就是说明“如何是”。

元交际句对语言行为的实施提供了一种“适宜”条件,语言行为成为被说明的对象,元交际句构成了另外一个语言层次,这里有一个例子:

⑤ “如果明天下雨(p),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q)。”

这里p和q不在同一话语层次上,p 和q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条件关系,if是用作元话语。在这里,说话角度变化通过元话语条件句得以体现。这个例子更能够说明即使事实不能成立,但并不妨碍可以设想这样一个角度。因为“太阳从西边出来”这个命题为假,所以说话人就可以说“明天就下雨”。尽管这个命题为假,在这里if作用于人际关系,它表明的是人对命题的态度,而并不改变命题的真值性。

上句的实际意义是“(如果明天下雨),那么我就会‘说(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它可以表述为“状态p是我‘声称q的一种条件”。if分句提供的是说话者所要实施的“说”这一言语行为的一种“准备条件”或“适宜条件”,具体表现为:在元话语用法中,if分句提供的是这种言语行为的“得体性条件”;“明天下雨”与“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之间没有逻辑推理的关系,太阳不会从西边升起,明天也不会下雨。这句话在英语中使用虚拟语气条件句,表达于事实相反的假设。但并不是所有的虚拟条件句中都有语言层次区分,而是因为它强调作者“说”的行为,而且if这里传达了讽刺的口吻。“明天不会下雨”这个结论是源于if从句传达的人际意义和听者的语用推理,它没有改变“明天下雨”这个对象话语的命题意义。

if在这里体现组织信息的方式,传递人际意义。if位置变化说明组织信息方式的不同,涉及的人际关系就相应变化了,讽刺的口吻就不存在了。这句话不能改成“如果太阳从西边出来,明天就下雨。”这个例子说明不能从形式上判定元话语,而应该从功能的角度判定是否存在语言层次之分。

除了上述几种元话语从句,其他一些联结词,如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的 although 也同样有元话语的用法,它可以改变使说话人提出一个命题的方式。

⑥ Although I hate to say so,(I might say)he is a liar.

话语命题内容需要元话语提供一个实现“说”需要的 “适宜”条件,或是对 “说”的方式进行说明。上面的例子是从认知语用的视角来探讨元话语条件句的用法。而提供这种话语态度和立场的有元话语条件句,元话语原因从句和元话语定语从句也都具有元话语的功能,都可以为所要实施的语言行为成立提供“适宜”的条件,从而把说话人的命题态度从话语的命题内容中分离出来,作为提供“适宜”条件的视角,构成一个说明语言行为的独立的语言层次。

7 结束语

在对元话语的人际功能的研究中,语言层次的划分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元话语对说话人语言行为“说”有着较强解释性。说话人通过元话语的使用,合理实施“说”行为,建立与读者的人际关系,表现读者意识,提高语言交际的有效性。语言层次研究突破对语言形式和语义研究的局限,对语言交际意义认识进一步加深。元话语对交际有效性产生影响。元话语从句中,从句创设了合适的语境,说话人“说” 的语言行为就具有了“适宜”的条件。从语言层次角度讨论言语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侯国金. 语用标记价值论的微观探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项成东. 元交际条件句的语用认知研究[J].外国语, 2006(6).

徐李洁. 论“IF”真实条件句的“条件”[J].现代外语, 2003(4).

徐盛桓. 逻辑与实据——英语IF条件句研究的一种理论框架[J].现代外语, 2004(4).

Austin, J.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2nd ed.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2.

Crismore, Avon. Talking with Readers: Metadiscourse as Rhetorical Act[M]. New York: Peter Lang, 1989.

Hyland, K. Bringing in the Reader: Addressee Features in AcademicArticles[J].Written communication, 2001, 20(3).

Hylang, K. Metadiscourse[M].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05.

Searle,J.R.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au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Williams,R. Style: Ten 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M].Boston: Scott Foresman,1981.

收稿日期:2008-05-12

【责任编辑 李洪儒】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
数学倾听:实现儿童主体间的视界融合
主体间性理论的高职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研究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论诺贝尔文学奖的间性诗学
对话理论及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自媒体环境下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转向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