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进性建设路径的创新: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2009-04-26 03:32胡国喜
唯实 2009年4期
关键词:制度创新先进性共产党员

胡国喜

摘 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实现了党员先进性建设在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和长效机制上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共产党员;先进性;党性分析;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4-0029-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建设要以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这是对十六大以来形成的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的高度理论概括和升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关键在于党员的先进性建设,而党员的先进性与党性是有机统一的,党性决定先进性,先进性是党性的功能体现。江泽民指出:“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1]

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党性修养规律的基础上,创造了党性修养的新方法——党性分析。最早提出并实行用党性分析的方法来加强党员党性锻炼的是中央党校。1997年,中央党校在干部培训中决定推行党性分析方法,以实现中央关于把党校办成党性锻炼的熔炉的要求。此后,中央党校的这一经验在全国党校系统迅速推广。2005年开始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第二阶段即民主评议阶段,明确提出了党员进行党性分析的要求,使这一作法扩展到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不但将这一经验制度化,而且凸显了定期分析党性的重要性。党性定期分析,就是要求共产党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党章为标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分析方法,定期分析自己在保持先进性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在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帮助下,找出问题的根源,制定整改计划并进行相应整改的这样一个自我剖析、自我完善的过程,达到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目的。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实现了党员先进性建设路径的以下三大创新:

一是党员先进性建设动力机制的创新。

党的十七大特别强调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在党员先进性建设路径上实现的一个重大创新,就是特别鲜明地突显了党员自身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传统的党建方法对党员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一般是以上级组织发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推进党的建设,是一种典型的外在动力机制型建设。历史证明,这种党建方法尽管在一定时间内起到过良好的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党员的素质。长期下去,这种动力机制的作用会逐步衰退,使党员失去参与先进性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党性定期分析制度的创新就在于,它是以内在的动力机制来推进党的建设的。这个内在的动力机制,就是以党员为本,党员以主体的身份、高度的忠诚感和责任感来参与党的建设。在党性分析过程中,党员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强烈的主体意识、党员意识,激发起党员自我剖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党员做到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勤奋学习、坚持党的宗旨、坚持勤奋工作、坚守党的纪律、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真正达到从本质上提高党员素质的目的。可见,与传统党建把党员当成党的建设的客体不同,党性分析制度还原了党员的主体地位,让党员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来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强化对党的归属感,积极参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而实现对党员本质的改造,推进党员先进性建设。

二是党员先进性建设互动机制的创新。

在党员先进性建设中,协调好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者有着明确的功能定位。党组织是党员先进性建设的政治领导核心,是先进性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不走弯路、错路的政治保障;党的领导干部是先进性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先进性建设中发挥着骨干和带头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主体,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果,最终要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实现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这三者在其中的功能定位,关键是要有一个能够使三者实现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机制。只有通过这个机制使三者互动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来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就是这样一种机制,它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单向灌输式的党性教育方式的创新。党性定期分析,就是在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下,由党的领导干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党员以主体身份积极进行自我剖析的一系列活动。党性分析的具体实施主要有三个阶段:首先,党员对照党性要求进行自我分析,这是整个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这个方面特别要注意的是党员的自觉意识,即在进行自我分析的时候,党员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客观地剖析自己。如果党员的自觉意识不到位,党性分析很可能就会流于形式。从本质上来看,党性自我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批评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与自身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党员通过深思熟虑,在深刻剖析自己思想的基础上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分析不足,找出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而后,进入由党的领导干部组织进行的民主评议阶段。党性分析离不开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是党性分析的关键。民主评议从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批评,这是与自我分析阶段的自我批评相对应的,二者的结合其实就是我们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民主评议通过党内同志之间坦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党员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党性状况,这不仅能使党员的党性分析更为客观,而且还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后,进入党组织对党员的党性分析进行评价和总结阶段。在结合党员自我分析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党组织根据党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对其撰写的党性分析材料以及提出的整改措施提出具体的意见,然后通过领导干部反馈给党员本人,并由领导干部监督党员落实整改措施从而达到党员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这样,就实现了从党组织到领导干部再到党员个人三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过程中,党组织主要发挥政治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干部要重品行、讲党性,起表率和监督作用,党员个人要以先进性建设主体的态度进行认真严肃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剖析,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就这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互动格局,给党员先进性建设以强大的推动力。

三是党员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2]一以贯之的是原则和本质,与时俱进的是内涵和要求。原则和本质就是党的阶级基础、指导思想、根本宗旨等,这些是立党之本,要一以贯之,绝不能动摇。内涵和要求就是世情、国情、党情对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党的先进性具有与时俱进的属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向我们党提出新的要求,也给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内涵。这就决定了,“一个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3]。因此,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这就向全党提出了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课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就是党员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一项制度创新。首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党的政治路线也会与时俱进地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治路线的变化决定了党性具体内涵的相应发展,而党员党性的定期分析,就要与时俱进地体现党性具体内涵的发展并使之内化为党员的思想意识,转化为党员的实际行为。其次,党性作为一种意识是可变的。党性可以从无到有,也可以从有到无;可能由强变弱,也可能由弱变强。无产阶级的党性作为一种先进的意识,可以通过党的教育培养和党员的锻炼修养成为党员的内在素质。相反,忽视党性的锻炼和修养,失去了政治上鉴别是非的能力,丧失了对腐朽思想的抵抗力,党员的无产阶级党性就可能逐步削弱。还有,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在后天的实践中自然形成,而是要在党的领导和指导下,经过一个自觉的、长期的、艰苦的锻炼和修养过程才能达到,这就使得经常性的党性分析成为必要。党性分析的过程,就是党员党性化的过程,就是党员进行党性修养和锻炼的过程,就是党员查找自身与先进性差距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加强党性、保持先进性的过程。

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通过对党的“五大建设”的有效衔接和有机整合,在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五大建设”的灵魂,而“五大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载体和依托;先进性建设是主线,“五大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具体展开。要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就体现为构建能够整合“五大建设”的长效机制。党员的定期党性分析,对于推进党的“五大建设”就具有这样的作用。在思想建设方面,党性分析要求党员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高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用触及思想不怕痛的剖析力度,努力挖掘自己在思想认识与理论武装上与党的先进性要求存在的差距及其思想根源,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可见,党性定期分析的过程,就是党员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用于武装自己的过程。在组织建设方面,党性定期分析促进了党组织、领导干部、党员三者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使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得到巩固和发展。它不仅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更使全党团结一致、充满活力。在作风建设方面,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直接体现。定期分析党性,就是为了不断增强党性、端正党风。在党性分析中,领导干部要带头撰写党性分析材料,起到表率的作用;每个党员都要通过党性分析,查找自己在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民主评议阶段,党员和群众都可以提出建议和批评意见,帮助党员干部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完善整改措施,这些都将有利于纠正各种党内不正之风,促进党的优良作风的发扬光大。在制度建设方面,党性分析工作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党员个人进行自我分析、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党员群众进行民主评议、党组织做出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列入党员考核要求等几个主要环节,使党性定期分析成为一个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过程。党性定期分析的每一个环节都已经或正在形成具体的规章制度,从而使党性分析的操作性更强,实践意义更大。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风又是党性的外在表现。腐败虽然直接表现为党风的恶化,而实质则是党员党性原则的丧失。党性分析的目的,就是要使党员增强党员意识,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危机意识,始终保持先进性。坚强的党性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也有力地支持广大党员干部同各种腐败现象做坚决斗争。所以,党性分析既有利于反腐,更有利于防腐,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的有效方法。可见,党性分析制度有机地衔接了党的“五大建设”,使“五大建设”在党性分析中相互融合,形成强大的合力,有力地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而且,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对“五大建设”的这种整合和汇聚不是一时性的,而是一种定期的制度,这将使党的先进性建设获得长效的制度化保障。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7.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7-02(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16.

责任编辑:王清明

猜你喜欢
制度创新先进性共产党员
我心中的党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订阅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说明
订阅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课参考教材》出版
新时期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共青团组织生命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