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道不绝

2009-04-26 03:32
唯实 2009年4期
关键词:儒家论语孔子

叶 凌

摘 要:《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其中,“敬”理念是它所注重的一个部分。在“孝”、“敬”、“礼”三者中,因要“孝”,故需“敬”;因能“敬”,故能成其“孝”;因“孝”而究“礼”,因“敬”而成“礼”。有“敬”的自然润滑作用,“孝”才浑然天成,“礼”才自然而然。只有深刻理解《论语》中“敬”理念之重要性,才能对儒家思想在人文层面上所体现的终极关怀有更深的体会。

关键词:“敬”;失“敬”;现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4-0022-05

儒家思想传承几千年,其学说之庞大精深毋庸置疑,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历代备受重视,后又与《大学》、《中庸》、《孟子》一起被奉为“四书”,成为每一位读书人致仕的必备法宝。这四部书的影响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超出了其他的儒家著作。近一百多年来,“四书”的命运与其母体儒家思想体系一道,经历了几番波折。尽管如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儒家思想因其顽强的根基,仍旧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以隐性、显性或隐显并存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目标——这意味着,儒学必将通过“现代转换”的方式,除却自身将完成旧貌换新颜的任务,还将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中国这一大社会背景下继续发挥巨大作用。亦正因此,结合国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小背景,本文重新审视《论语》中“敬”理念并分析现代社会中“敬”情感的重要性。

作为记录儒家始祖孔子及弟子言行的经典,《论语》反映了儒家的一些根本理念。前人对《论语》的研究全面而深入,甚至对一些体现重要理念的字眼所出现的次数都予以了统计。如:“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全书共出现105次;[1]44“礼”是贯穿整个儒家思想由起点到终点的路径,共出现75次;[1]46《礼记•乐记》说“仁近于乐”,“乐”字出现48次,对儒家最高目标“仁”的情感归属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而其它德目,如“孝”字,出现17次。[2]而本文关注的“敬”字,全书出现20次,另亦有数十处言“敬”之理念。并且,全书多处“孝”与“敬”两理念同时言及。两相比较,《论语》之言“敬”不略于“孝”。因此,研究《论语》中的“敬”理念,并厘请“孝”、“敬”、“礼”的关系,可以帮助现代人理解以“仁”为核心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1.《论语》中的“孝”和“礼”

传统儒家理念中的“孝”是“仁”的基础和出发点。“孝”由“孝亲”始——这是自孔子定下的基调,后世一直沿袭。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本与!”[3]54在孔子看来,这种基于血亲之间的“孝”是人之常情,发于自然天性,具备人伦基础。其实,孔子之“孝”由“孝亲”始这种观点,即使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也依旧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等新兴学科中找到。并由此,《论语》中孔子就“孝”的具体地位、体现、实现和作用做了一系列的规定和阐发:既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3]129的众人之“孝”,也有“孟庄子之无改父之臣和政”之君王之“孝”;既有对闵子骞的“孝”的褒扬,也有对“三年之丧”的明理性述说;既有对“生死祭皆以礼”的“孝”的规范性要求,也有“孝亲需以敬而别于犬马”的对“孝”实现的情感性要求。至于“孝”的作用,则是更大:所谓“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3]54;所谓“孝慈则忠”[3]67;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3]54。总之,“孝”不仅关乎从庶民到天子的个人修身、对父母身前身后的奉养、祭祀,亦关乎对人际关系(包括对天和鬼神)的处理及对家、国的治理——“孝”至关重要。

如前所言,“礼”是贯穿整个儒家思想由起点到终点的路径。孔子言“礼”,对“礼”极其重视,尤其对周礼十分仰慕。因此,其言“礼”,更是面面俱到、概莫能外。在个人修养方面,有孔子教育弟子时“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3]127的对“礼”的传授;有对“礼”的“不学礼,无以立”[3]198的地位的认识;也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150之以“礼”为尺度去规范言行举止。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3]71中“礼”对君子的要求。在治理国家方面:“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3]81的仁政导向;还有“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3]103、“上好礼,则民易使也”[3]181和“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3]161之对“礼”功效的肯定阐述。而“八佾”、“乡党”也都与“礼”相关——涉及到孔子之认识“礼”、教授“礼”、笃行“礼”和规范“礼”。“礼”,使孔子完成了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孝”者有“礼”、“乐”者有“礼”、“仁”者有“礼”。

2.《论语》中的“敬”

通观全书中的言“敬”,无论“敬”字是否出现,所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事”的,主要指行事者对事情要慎重对待,不怠慢。如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3]56;樊迟问仁,孔子答曰“居处恭,执事敬”[3]165;子张问行,孔子答曰“言忠信,行笃敬”[3]184及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3]191等。还有一类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如“事亲”方面,子游问“孝”时,子答曰:“……不敬,何以别乎?”[3]63;子以“直”谏父母无用而仍应“敬不违”[3]77要求为人子女者。而“君臣民相事”方面,要求为君者“临之以庄”则获“敬”[3]63、“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3]161;要求臣“事君以礼”而无动于“人以为谄也”[3]74;要求君臣之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75。言朋友相交的,字里行间则洋溢着对“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3]52的嘉许。还有孔子对乡党、朝堂、宗庙的种种“敬”状,直至《论语》中所反映的“敬天”、“敬鬼神”的“敬”。由此,由事到人、由现实的“孝亲”到虚幻的“天和鬼神”,孔子莫不“敬”,“敬”的情感一直贯穿其中。

分析《论语》中反映的“敬”,与儒家思想其后发展中所阐发的“敬”有着不完全一致的地方。之后,孟子言“敬”,主指“敬长”、“敬君子”,以全礼貌待人的恭敬、辞让之礼。[1]68这种“敬”主要要求一种外在的恭敬态度,并不侧重主体内心“敬”情感的体验。而至宋明理学言“敬”,多是“主敬”、“居敬”、“持敬”,后人将其提炼出来,就是程朱的“涵养需用敬,进学在致知”[1]310。此时的“敬”应该偏重于一种个人修养的方法,力致“湛然无事,自然专一”[1]326的境界。而《论语》中“敬”的意味不仅仅是一种外在态度的体现,更要求一种自然而来的“敬”情感的体验过程。

3.《论语》中“孝”、“礼”和“敬”的关系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孝”是“仁”之始,“事亲”又是“孝”之始。“事亲”之“孝”发于人伦自然,“爱”于亲顺理成章,然“爱亲”必能“孝亲”?未必如此。

人伦之爱是孝的基础,而“孝”的实现其实包含了“爱”和“敬”两个情感环节。有“爱”加“敬”,故能成其孝顺;确保“事亲”之“孝”,能够“孝”得自然。正因如此,孔子要求子“事亲”必心怀自然之“敬”情感,落实到“孝”上便是要求子应该“父没三年无改于父之道”[3]63和“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3]73等。而惟为人子者,心内有“敬”之情,“孝”才顺应而来。故以真正的“孝”侍奉父母才能不以“色难”而愁;才能安心于三年守丧;才能真正实现“慎终追远”,从而使“民德归厚矣”;也直至此才能做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3]73。否则,如孔子而言,犬马也有“爱”,人之“孝”与犬马之养无有区别。

同时,“礼”字主“敬”。孔子崇“礼”,故孔子重“敬”。所以,《论语》之所记孔子之言行举止是孔子自我自然涵泳、体味“敬”情感而产生的自然所为:内有“敬”,“孝”的外在表现之一“礼”则莫不成。当然,不惟“孝亲”有“敬”。由此推彼,故孔子在乡党、宗庙、朝廷莫不是心中含“敬”而自然持“礼”——因此,有对“齐衰者、冕衣裳者、瞽者”能“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3]126之惜;有对“入太庙,每事问”[3]74之“恭”;有对“八佾”之所述违“礼”和不“敬”之痛。同时,这种心怀“敬”之情感亦在儒家的“敬天”和“敬鬼神”这两方面得以体现。所以,“敬”之在孔子,是处理人与人、人与事必备的情感因素,由自然之“敬”情感而成就自然之“礼”。正如程子所说:“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3]90

所以,因要“孝”,故需“敬”;因能“敬”,故能成其“孝”;因“孝”而究“礼”,因“敬”而成“礼”。有“敬”的自然润滑作用,“孝”就浑然天成;“礼”就自然而然。一句话,“敬”成就了“孝”和“礼”的由“自然”走向“必然”。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让人目不暇接。而当今中国,经历了自上世纪初以来的社会革命和近6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国家获得独立、民族获得解放,而且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国际地位与日俱增。同时,中国社会全方位的改革和发展,也促使人们必须调整思想、更新自我而跟上时代。

当今时代,一方面,矛盾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冲突: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另一方面,矛盾的表象体现在思想与行动之间、历史与现代之间、道德与法律之间、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之间。这些矛盾均以“群”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这些矛盾不再在人数上呈现单一化,不再在类型上呈现个人化,不再在空间上存在区域性,也不再在时间上有太大的时间差。总之,这些矛盾的存在已经对现代人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科技是把双刃剑已成为共识,其负面效应一再体现:如以科学技术之严密性做保障的现代社会,使人的思维具理性化倾向——这本身未必不好,但由于过度受物欲化的支配,现代人以理性为单一思维方式思考的结果却是使人们不无悲哀地发现自己缺少了作为文明人应该具备的情感。尤其是“敬”情感的严重缺失使人类作为文明物种所特有的诸如理想、信念之类的人文特征陷于徘徊、停滞。当然,影响不止于此。

1.因“敬”情感的缺失导致“孝”道的远离

前文说过,只有“爱”与“敬”相合,“孝”才会自然而然。而“爱”,源于血脉亲情之间的“爱”,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情感基础,这种基础不会随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消失,即便在当今社会,也是如此。比如:空巢老人对子女的“爱”、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爱”,可能会因条件的限制而被压抑、被淡化,但是绝对不会消失,而这种“爱”,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回归和得到加倍的激发。所以,现代“孝”道的缺失应该是一种“敬”情感的缺失所造成的。之所以如此,原因也许可以做以下分析:首先,基于现代家庭人员结构的改变及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转变,子女的家庭地位和家长的教养方式相应有所改变。如独生子女在三角形家庭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角”地位所引发的家长“权威”地位的动摇;中西方文化思想的空前交会和相互渗透对我国家庭民主氛围形成的影响,客观上造成家庭单位内“敬”情感形成的外在环境条件的缺乏。其次,工业化社会客观上形成的人与人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状况不可避免将波及到孩子对社会的认识和作为社会一分子对他人、对事物的认可态度。成人过度“物欲”化和“理性”化的选择会影响到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使作为获得“敬”情感的主体——孩子在意识上发生变化。最后,信息化社会因为缺乏相关的信息公布规范导致社会人员在知识、经验的获得方面不再单一地借助“代代相传”的传统模式,人与物质化工具的朝夕相处剥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和培养情感的机会。何况,现代社会使现代人在接触人员、事物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广泛性、多样性虚幻、弱化了榜样的真实性、具体性和可示范性。所以,信息化社会某种程度上对人类文明在历史延承中自然形成的“敬”情感的形成、培养起了阻碍作用,“孝”道的远离带给人类社会的将不仅仅是遗憾。

2.因“敬”情感的缺失导致“礼”之不行

中国曾被誉为“礼仪之邦”,然而,在近代中国基于凤凰涅磐式要求获得新生的强烈愿望之下,对于传统文化、道德的冲击也将文明社会标识之一的“礼”冲击得体无完肤。而当今社会长足发展,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已经到来,重新恢复自信的中国人开始不满足于对物质的需求,转而要求自身获得更高素质以便向更高文明发展,“礼”的回归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其实,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国民的道德建设都在进行,尤其在框架的搭建和概念的建议上。但时至今日,“礼”之实行仍旧不太如人意。虽然一些外在的礼仪形式得以普及,如“对不起、谢谢”等礼仪用词的推广已达到妇孺皆知、皆用的地步,却很多时候让人感觉这种外在“礼”只限于一种无关于内心、徒具形式的表达,即言不由衷。外在“礼”的使用一旦与内心的真实思想无法统一,不仅无用于国民道德素质的建设,而且让人对“礼”的本质产生怀疑和蔑视,置“礼”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无自然之“敬”,也就无自然之“礼”。

当然,尽管如此,对“礼”的回归和追寻,近年来仍然是大众的关注点。虽然对于儒家传统“礼”的回归式追寻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阻挠,既有理念上的,也有记忆上的,但在小部分的人群中已经在依靠个人和小集体的力量做着各种尝试。要想尝试有所成果或成果更大,对于“敬”情感的重视和追求应该排上日程、加大比重。

基于以上分析,在现代中国的道德建设过程中,确实“在道德中介的环节上,存在着社会对中介的强烈需求与中介建设的相对滞后性之间的矛盾”[4]。为致力于道德中介的建设,无论是礼仪规范的制订者、倡导者,还是作为礼仪活动实践者的普通公民,都要首先在意识上把“敬”情感作为道德建设中介的“软件”内容之一予以重视,进而培养。只有在与“礼”打交道的过程中,心中自然萌发“敬”的情感,“礼”主“敬”一说才能真正契合。

3.对个人(自我、他人)、社会及自然均缺“敬”意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对于客体世界的开发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取得进步。但同时现代社会的奇怪之处也不断显现:首先,当人们因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把自我退化或定位于社会这架大机器上物质化、零件化的组成部位时,因无法证明自己的单独存在而拼命找寻个性化的证据可以体现在思想、外表和其他方方面面。但由于自身力量的单薄,个体往往对自我的存在和能力产生怀疑、否定,进而压抑和扼杀自我,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对自我的毁灭,何谈对自我产生“敬”的意识?然而,现代生活的物质化倾向却又使人们在表面上似乎可以脱离他人而单独存在。因此,人在自我否定的悲观情绪和自我英雄的虚幻意识中苦苦挣扎。其次,网络世界的存在缩小了空间,便利了远距离的沟通与交流,但因此却增添了人对自我和周围现实存在人群的漠视。加上现实中由于各方面的竞争所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不断冲破年龄、辈分、性别、地区的划分而出现,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无情的一面便真实而残酷地呈现。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的“敬”情感被迫萎缩、淡化、消失或仅仅外化成因利益决定的虚伪的“礼”的表演。同时,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周围陌生人群不断增多,人们彼此心中充满了陌生感、孤独感甚至是排斥感,浸渍于这些感觉的人们无法为“敬”意的存身和培养提供条件。最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视自然为母体,追求所谓的“天人合一”,心中对自然充满敬畏之情。而在现代社会,由于科技过度膨胀了人的自信——人们已不再视“自然”为一个整体或将之视为“人格化自然”,人将“自然”一块一块切割,一块一块对付。人在对于“自然”有意无意的蔑视中,满足于暂时的、局部的、渺小的“胜利”,“敬”的情感荡然无存。因此,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便在矛盾中对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全部丧失了“敬”意。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传承到今天这个时代,仍旧光彩依旧。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它在细微处有不同侧重的解读。而在今天这种环境下,重新阅读《论语》,解读《论语》中由孔子及弟子的言行体现并贯穿至终的“敬”情感,人们对《论语》所含意蕴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爱因斯坦说过:“单靠知识、技能不能使人类奔向幸福高尚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传播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这样,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谈及的儒家对人生的终极关怀,通过对《论语》中“敬”理念的理解和实践,就应有新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李书有.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2]崔锁江,周柏红.敬与乐——儒家的情感体验[J].社会科学论坛,2005(02):28-30.

[3]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4]郭广银,杨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84.

责任编辑:戴群英

猜你喜欢
儒家论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茶道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