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中医院 针灸科,苏州 太仓 215400)
腹为阴,背为阳,故腹背前后配穴法亦称腹背阴阳配穴法。临床上任何疾病的发生均是由于各种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引起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使其失去正常的动态平衡,从而使脏腑经络功能活动失常,出现诸多异常症状。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针对人体疾病的这一主要病理变化,《类经附翼·医易义》云“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即指出在疾病的治疗上要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采取以阳抑阴,或以阴抑阳的相应措施,才能使阴阳的动态平衡得以恢复,回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另外阴阳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故阳损及阴时要治阳的同时顾护阴,阴损及阳时要治阴的同时顾护阳;阴阳俱损时要阴阳俱补。据此笔者在治疗腹背部疾病时常选用腹部腧穴(气海、关元、中极、中脘等),配合背部腧穴(脾俞、胃俞、肾俞、肝俞等),协同治疗腹背部疾患,常能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部经常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疾病。本病实证常见寒邪犯胃、饮食停滞、气滞血瘀3型。寒邪犯胃型选穴以腹部的中脘[3]为主,取泻法,加温针灸,配合背部的胃俞以温胃散寒止痛。饮食停滞型以腹部的梁门为主穴,取泻法,配合背部的胃俞、肝俞以理气和胃、消食行滞。气滞血瘀型以腹部的中脘为主穴,取泻法,配合背部的肝俞、膈俞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虚证常见脾胃气虚、阴虚、阳虚3型。选穴以腹部的气海、关元、中脘为主穴,取补法,以滋阴壮阳、益气健脾。配合背部的脾俞、胃俞温运中焦,和胃健脾。临证根据兼证的不同常配合足三里、内关调理脾胃,理气止痛;气滞明显者配合行间或太冲舒肝理气;寒盛者配合温灸神阙穴。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
肥胖是指人体内热量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组织积聚过多,显著超过正常人体生理需要,且有害于身体健康和正常功能的状态。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肥胖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密切相关,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笔者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胃强脾弱,胃强则食欲旺盛,消谷善饥;脾弱则运化失职,水湿停聚,痰湿内生。故在治疗上,应抑制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扶助脾的升清运化作用,通过调整“胃强脾弱”这一病理状态,达到减肥的目的。脾为阴脏,脾虚当补之,故选用腹部的气海为主穴,以温针灸,施补法,以大补脾气、温脾阳,选背部的脾俞施补法,从阳引阴;胃为阳腑,胃盛当泻之,故选用背部的胃俞为主穴,取泻法,配合腹部的中脘[6]取泻法,以清胃热,通胃气。临证时气滞明显者可配合肝俞疏肝理气;痰湿内盛者配合丰隆化痰祛湿。以上诸穴配合使用能使过亢的食欲得到抑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达到减少体重的目的。
[1]王 慧.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0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718.
[2]赵 慧,马纲林,初孝龙.针刺气海血海治疗痛经3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8,27(3):34.
[3]徐 莉.电针治疗胃痛35例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7,5(10):92.
[4]甄洪亮,王 瑛,刘贤菊.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l0):736-738.
[5]庞 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J].吉林中医药,2005,25(8):30.
[6]朴铁花,周建民,韩春霞.针刺推脂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7,2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