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多奉献 但求分享

2009-04-24 09:51
人民音乐 2009年3期
关键词:调性音乐创作作曲家

卢 璐

2008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年份,也是高为杰先生五十余年创作生涯中喜获丰收的一年。12月1日晚,北京音乐厅乐声飘扬,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民族音乐成果系列展演——高为杰作品音乐会”成功举办。音乐会演奏了他的弦乐四重奏《远讯》,钢琴曲《秋野》、《冬雪》,管弦乐《歌与舞》、《日之思》,中提琴与乐队《玄梦》,打击乐与管弦乐队《远梦》等10部作品。这些作品是从高先生的几十部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创作年代由1959年跨越到2006年,风格技法涵盖传统调性音乐、十二音体系、非八度循环周期人工音阶、集合配套、复风格、十二音定位和弦、无限音列等,较全面地展现了这位当代作曲家的创作风貌。

高先生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特聘研究项目主持,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联系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兼聘教授, 曾任《人民音乐》、《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传略已载入英国剑桥《国际音乐与音乐家名人词典》(第17版起)等辞书。高先生在近五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材,曾经受教于他的如瞿小松、何训田、贾达群、朱世瑞、唐青石、沈纳蔺、崔文玉、陈丹布、芮雪、崔权、朱琳、吴军等,都已成为国内作曲领域的主力军。他自50年代末至今在国内外演出、出版作品四十余部,获得多种奖项,改编和编配的乐曲不计其数。他撰写或参编《20世纪音乐名著导读——协奏曲卷》等多部书籍,在《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创作》、《音乐研究》等音乐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一百六十余篇,涉及美学、欣赏、作曲技术理论、作曲家和作品研究等各个领域。他的文章涉及的当代作曲家及作品数量之多令人惊叹,体现出他对当代音乐创作的广阔视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高先生喜爱的名句,也是他音乐创作生涯的真实写照。

一、初试锋芒

高为杰先生1938年5月生于上海,从小品学兼优。父母没有对他进行专门的音乐教育,但通过收听广播,他深深热爱上了音乐,并开始自学作曲,后来有幸受到了邓尔敬教授的亲自指点。考学时他放弃了可能被保送上清华大学的机会而考取了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在当时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他凭着超强的自学能力和刘文晋、章纯、俞抒、邹鲁、黄虎威等老师给予的帮助与指点,各门课程学得极其优秀。在校期间由于成绩突出,四川音乐学院安排他在1960年提前毕业并留校工作。

此次音乐会上演的管弦乐《歌与舞》(1959年)便是他学生时代的作品。该作品虽然有模仿欧洲民族乐派的痕迹,但音乐展开中规中矩,“歌”之旋律优美,“舞”之热情生动,堪称学生作品中的佳作。

在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他和他的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使他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考验,被迫停止了心爱的创作。“文革”结束后,如寒冬将过的早春,他的创作热情重新被点燃。1978年刚得到平反,他就与学生唐青石一起创作了交响叙事曲《草地往事》,该曲于1981年获得了全国第一届交响音乐创作评奖二等奖。1980年,他又与俞抒、朱舟等合作创作了民族管弦乐《蜀宫夜宴》,并于1984年获全国第三届音乐创作评奖一等奖。

二、风格转型

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逐步传到国内,高为杰热情投身于对其学习与研究中。1983年,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现代音乐团体“作曲家创作探索会”并任会长。这个团体分工协作,对将当时少量流入国内的书籍与音乐作品进行翻译,共同学习。该时期高先生对十二音体系、自由无调性等技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创作实践,先后创作了室内乐《金色》(1986年)、舞蹈诗音乐《日之思》(1986年)、舞剧音乐《原野》和《第一交响曲》等。

此次音乐会上演的《日之思》是高先生由传统音乐向现代音乐风格转型的第一部作品,带有表现主义的美学特征。高先生的创作多以文人学者型气息为主,而在此作品中无调性不协和音响的强大冲击力、窒息的悲剧性格、充满矛盾冲突的音乐,展现了高先生创作中不常涉及的另一面。这里显然不只是技术技法的转型,而且体现了作曲家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的深刻转变——这当然和他在“文革”中经历过的磨难有关,但他并不仅限于个人痛苦的宣泄,而是提升为一种更崇高的、更深刻的人文关怀。

在无调性音乐创作的实践中,高先生对非调性体系多声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借鉴他人成果、大量作品分析与实验,他探索出一种以“五度相生”为基础的新的和声力学研究方法,撰文《和声力学研究——论音高集合纵列的分类及和声张力效应定量化分析》①进行了阐述。这一方法如果用于创作,可以帮助作曲家选择和声音响,精确控制音乐紧张度的变化;用于作品分析,可以准确量化各种音乐作品中纵向音响的张力值及其对音乐发展的横向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一方法能够将调性音乐、非调性音乐等不同风格流派作品的和声现象放到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比较,为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证据,这为和声研究开创了更高的发展空间和更深邃的内涵。爱伦•福特本人对这一体系也颇为赞赏。

在进行十二音技法创作的实践中,他将设计系序列的视角从十二音序列中的音组分割转到音高涵盖十二个半音的多个集合的组合,提出了十二音场集合技法。1987年,为了爱子高平参加当年“全国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比赛”,他创作了钢琴曲《秋野》,并将这一技法用于其中,获得了极大成功——该作品在比赛中获新作品第一名,之后又于1988年入选ISCM国际现代音乐节演出。

17年之后,高先生对十二音场集合技法进行了理论提升——他运用美国作曲家、理论家巴比特(M.Babbit,1916—)的集合配套理论归纳了十二音场集合技法,并在巴比特所局限的整体配套之外提出了局部配套和自由配套理论,在论文《音级集合的配套》②中进行了阐述。2006年,他运用音级集合配套技法创作了钢琴曲《冬雪》,将两个“全音程集合”——4-Z15(0 1 4 6)与4-Z29(0 1 3 7)作为核心音高贯穿于乐曲中,实现了他运用这一对特殊的“绝配”集合进行创作的心愿。

此次音乐会上,如今已是钢琴家、作曲家的高平演奏了这两首运用了集合配套技法的钢琴曲。《秋野》音响层次丰富多变,《冬雪》音乐或突兀或清透、自由舒卷,精彩的演奏使听众为之陶醉。优秀的作品与优秀的演奏成为父子睿智与心灵相犀的最好载体,赢得了无数羡慕与赞叹。

三、硕果累累

80年代中后期,高先生的研究、创作活动与“作曲家创作探索会”所取得的成就引起了国内作曲界的关注。1989年,中国音乐学院将他请到作曲系任教。来到新环境,首都发达的文化信息和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使他的专业发展如鱼得水。他陆续参加了法国SACEM/第38届洛吉桑艺术节、法国电台巴黎国际现代音乐节、韩国第六届岭南国际现代音乐节等国际现代音乐节,并开始大量接受作品委约创作。他的《白马印象》、《韶I》、《缘梦》、《远梦》、《韶II》、《路》、《暮春》、《雨思》等作品先后在中国香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荷兰等国家地区首演,并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奖项。鲜明的个人风格、中国文化底蕴、音乐性与技术性兼具等优点,使他的作品逐渐在海外被认识与接受。他先后应邀出访新西兰、韩国、法国、英国、美国、荷兰、墨西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参加学术交流,多次担任国内外音乐创作评奖评委。

猜你喜欢
调性音乐创作作曲家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小小作曲家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