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状态下积极地能动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呢?
1、才艺展示:“三分钟我来讲”。
有些老师为了能“多”给学生一点知识,总是把整个课堂据为自己的领地,占得满满地,忘了课堂也是学生的空间。教学中我设置“课前三分钟我来讲”栏目,这三分钟里学生可以尽展才华: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形式自由、内容丰富,完全是“我的地盘,听我的”。
一次语文课前,一名平时比较羞涩的男生在他的“三分钟”里给大家来了一段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词,最后一个经典的“哈哈哈……”的长笑,听得大家目瞪口呆,让我们领略了京戏独道的唱腔和艺术魅力。恰恰那一节课学的是叶君健先生表现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精湛的艺术表演的散文——《看戏》。虽是两种不同的唱腔和艺术风格,但那男生事前的演唱却起了铺垫和引领的作用,让大家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京戏这一国粹艺术的魅力。
2、角色置换:“老师我来当”。
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程序性知识”可以放手给学生,提前留问题,让他们充分准备后,再登台讲授,取老师而代之。学生在准备、讲课的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比教师讲解来得更深、更透。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以后再学习其他文章时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就“心知肚明”了。
这种师生角色的彻底置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我听”为“我来讲”,从“你讲我听”跃为“我讲你听”;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感悟、体验,真正驾驭了课堂成了主人。而教师也实现了一个终极目标——让学生不再需要教,达到了无需教的艺术境界。但在这种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不干涉”原则,即不干扰学生的思维活动,彻底放手。但也并不清闲,要积极地听,认真地看,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指导每一位学生,促进其学习。
3、机会均等:“小组我发言”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有争议的、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放给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有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了解,有所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每次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轮流代表本组在全班发言。这样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当众亮相,陈述我见。
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对于个别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应多给予一些关注。要尽量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环境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感,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更投入,思维才能更灵活,课堂气氛才能更活跃,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挥得更通彻。在这一过程中,先是小组成员的意见交流、综合,又是组与组之间的思想碰撞与吸纳补充,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提高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其自主与合作精神。
4、有始有终:“小结我来做”
课前三分钟已交给学生,课后三分钟也应该由学生来主宰。一堂课即将结束之时,总要用三、五分钟做个小结和评价。这个任务原是由教师一人承揽,在转换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理念之后,这一工作也可由学生全权负责。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这时偶尔的充当一下“修补工”即可,因为学生完全有可能把这个小结总结得很精彩。学完高尔基的《海燕》,一名学生这样小结的:“虽然现在没有了政治的暴风雨,但生活的暴风雨随时可能降临,我不想做海鸭、企鹅躲在父母的羽翼下,我要做搏击长空的海燕,历练风雨,翱翔蓝天。”
课后小结“我来做”,由学生替代教师完成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落实,使得语文课堂由始至终都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语文课堂的学生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中学生往往表现为课上一言不发,课下侃侃而谈。而在学生主体的课堂中,他们始终是“主角”,是核心,教师则成为“配角”,引导者。在表达、在倾听、在沟通的都是学生。学生感觉到了自由、和谐、轻松、愉快,在这样自主的氛围中,他们可以抛开任何顾虑,放弃任何心理压力,敞思维之门,开悬河之口,表现自我,超常发挥。这样的课堂是知识汇集的殿堂,是思维碰撞的广场,是情感交融的通道。
齐静怡,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