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探索精神”视作语文新文体产生的原因之一,“自觉的文体实践”成为短文写作的一种标志。短文写作,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有真情实感。“每日短文”,即每天写一则短篇,不限内容、字数,通过写每日短文,可以培养学生在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时随时记录下来的好习惯,活跃写作的思维,训练语言的表达,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养成写作的习惯,培养写作的个性。
有论者认为,体裁的分类从来都是“描述性”的,属“惯例的范畴”而不是“规定性”的,既“不是首先设立一个既定的外在目的”然后再根据目的建立理想的结构模式。然而,文体的形成还在于创造,因此,短文在于创造的一瞬。
一、引——从情感入手,分析情感与写作的辨证关系
短文的意义除了体裁样式、语体风格以外,还在于它是一种认识的方法,在实用与文学之间,显现出它别具一格的认识、把握世界的优越性。共同的表达方法——叙述,共同的表现对象——人与事,短文在这方面却有独特的本领,它不仅使用叙述,也运用描写,使得笔下的人物和事件显得丰富多彩、曲折变化,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写作主体角度看,实用与文学交叉的积极意义更在于改变了固有的感知途径、思维过程和传达方式,掌握了“实用——艺术”地认识世界的中间方法。
刚开始写时,让学生有个模仿、入门的过程。必要时甚至还可以还原范文作者的原型,告诉学生很多佳作并非语文尖子生之作,有些甚至还是成绩相对较差学生的大作,从而使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日短文”的写作中,让其真切的感到这我也能写,甚至有种我能比他写得更好的念头。这种欲望的不断激活,就会使其写作的态度大大端正,这样也就保证了短文的质量。
体裁从浑然一体到粗略分类再到分类趋于精细,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是人类思维进化的必然。在这个体系的各个层次,由于分工精细、职责明确,每一文种都显示出“专门化”的优越性。我给学生读《乞丐正传》系列,学生感到每位同学甚至老师都可以是自己笔下的模特;读《饿》,感受这种似曾相识的生活体验;读《一天的N中“死法”》,让学生在捧腹大笑中产生强烈的共鸣;甚至学哥学姐们在短文中的故事连载也让他们心仪不已……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这些文章如一道灵光,在学生眼前一亮,使他们蓦然发觉:原来生活中到处都有写作的题材,只要你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心去感受,作文可以写得如此有趣精彩,如此愉悦人的性情。由此,学生的写作热情在慢慢地激活。
短文文体作为新文体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开辟了独特的表现领域,具有了独特的文章功能,同时具有了科学的、实用的、审美的双重或多重功能。在营建新的文体规范中杂交文体也有了自己“专门化”的优势。由于经常性的练笔,学生的文思逐渐敏捷起来。学生开始以明快的目光去面对生活,以愉快的情怀去感悟生活,以畅快的笔墨去抒写生活……字里行间充满了富有创意的语句,注入了鲜明独特的个性,透出了阵阵充溢着生机的灵气。
二、写——鼓励张扬个性大胆写,让学生的热情洋溢笔端
“叙事短文”中的事仍是一段高度概括具普遍意义的生活。和一般记事不同的是“叙事”是通过叙事来抒情,而“抒情性”尽管抒情色彩较浓,但始终离不开具体的、有生活原初内涵性的生活的交待。可见,“抒情短文”的抒情是依附于叙事的,“概括、变形、幻想”,从平凡中发现问题是发明创造的开端。发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就要引起学生对“语言”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进入乐意写、高兴写的阶段。
从自拟的题目、构思的情节、到描写的细节、表述的语言无不洋溢着个性和创意。渐渐地,学生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比如,下列两篇文章都写了英语学习的苦恼。My God, I'm over(节选):……今夜,风高月黑。我们正在上英语晚自习。但是今天不上课,考试。哦!我死定了。平时,老师上课在说什么,我也不太清楚,甚至于听不懂。怎么说,我也读了近六年的英语,但是英语老师所讲的,好像并不是英语,我想,那可能是外星语。
当试卷发下来时,我觉得法院的判决书来了,上面写着“阿明,你的死期到了。”我吓得闭上了眼,但我不得不面对现实,那就是我要进行考试。我把试卷粗粗地看了一遍,发现我会做对的题目绝对不超出十个。我的脑中一片空白。连最基本的单词也不记得了。My God, I'm over . I'm over.文中流露的是一个男生对英语的最真的感受:恐惧和束手无策。
《地心引力》(节选):……我的脑袋抬起来,又耷下去,浮浮沉沉地挣扎在老师一声声漫上来的讲解声中。我眼看着英语老师嘴角的口水沫子如海水涨潮一般越泛越高,筑起一道白围堤,觉得思路都让那道堤给挡了回去。我在桌子上摆了一个不太累的姿势拉锯着以脖子和地心引力拔河,一旁伴奏的是老师抑扬顿挫的“Do you know?”昏昏的我听了很想从嗓子眼里挤出一声“I don,t know”。空气中弥漫着的粉尘很肆意地张扬着,把教室染灰了,也迷了我的眼。我的眼皮本来就像承受着几百万吨的疲倦与无奈,我更困了,昏天暗地的像有什么人在耳边蛊惑着。我快死了,困死。……
这段文字用幽默风趣的笔触记录了下午上课时的困倦的感受,动用了多种感官,多种修辞,让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非常生动、形象,读后让人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学生不会因没题材写而苦恼了,相反,眼前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家长甚至是短暂一瞥的陌生人一不小心都可能被他们摄入笔端;本来在学生眼中平淡无奇、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在学生的笔下一下子光芒四射、精彩无限。不少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穿越时空、地域,忙得不亦乐乎。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作文中也有了更多的个性化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
三、评——锁定亮点讲评结集,强化学生写作的热情
写作是一种高级的心智技能。这种技能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就,它必须长期进行科学而不间断的训练。而人是有惰性的,如果不做硬性规定,写“每日短文”是不容易坚持下来的。但是,一件事情做的时间久了,刚开始的新鲜感就会慢慢褪去。写“每日短文”也一样,写的时间长了,学生(尤其是中下游学生)慢慢也会失去新鲜感,失去写作的热情。所以这就要教师做好保鲜工作,能不断调动、强化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并进而在班内形成一种写作氛围。因此对于学生每天的习作情况,教师及时地予以反馈、点评、表扬就显得尤为重要。
按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人人都期盼被别人认可、表扬,从而在心理上体验到一种成功感。学生的文章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认可后,会收获许多的自信,这样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持久不衰,写作的热情就会越发高涨。因此教师可以锁定短文中的各种亮点做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师生共同予以点评,这样既使范文的作者有种成就感,同时又使学生们在自己的身边找到模仿的榜样、竞争的对手,从而有种跃跃欲试想要PK、超越的感觉。
如果教师再趁火打铁,每隔一段时间将这些亮点之作结集作为班刊,学生的写作热情会更加高涨。对于更加优秀的文章,教师可以及时向报刊杂志推荐投稿。成功的感觉是美好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渐渐地整个班级就形成一种写作的氛围。而这种氛围对于强化学生的写作热情,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短文文体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它获得了双重性质的题材与手法,获得了双重意义的功能与效益,这些是以往体裁难以想象的。因此,对固有文体的提炼就意味着一种革新。短文带来了自由,创造了独特的表现空间。不仅如此,当人们多了一把认识生活的钥匙,多了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时,认识主体也同时获得了一次解放。短文文体在拓展它的领地的同时也营建起了自己的文体规范。新的规范既是它立足于世的独特品质,也是它的一种新的约束。
“每日短文”让学生走近了作文、亲近了作文。从学生角度看,连续不断的训练有助于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捕捉写作灵感,诱发写作意识,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用他们独到的笔触去描述眼中的世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表现和发展。把每日短文进行到底,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虞迎军,教师,现居浙江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