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习作为一种间接的谋生手段而被赋予了更多的功利目的的形势下,语文课似乎也无法轻松起来了。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关注的是怎样能使学生成绩提高些,再提高些,以升入更好的高校;语文教师也板起了面孔,理性的分析,详细的讲解成了大多数语文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几乎成了纯粹的习题演练课。语文教师也就越来越疏远了学生的丰富的心灵,难以融入学生的鲜活的生命。语文课失去了她应有的微笑。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结果恰恰是成绩无法提高。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到底失去了什么呢?笔者将其归纳为三个字:语文味。当然,这是个概括的说法。语文课要真正地吸引人,打动人,必须让每一节课灵动起来,温暖起来,让语文味充溢每一个课堂。
一、让语文课多一些传统味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的传承,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所以,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继承和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学生具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素质。
第一、渗透汉字的造字知识。中国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正如余光中所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汉字又是表义文字,在语文课上,多渗透一些造字知识,会加深学生对文字含义的理解,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项脊轩志》这篇课文时,我给学生介绍了“爨”这个字的造字法,学生显得兴致盎然。当然,汉字中有更多的形声字,教师可以从字形的构成方面给学生讲解文字的含义,还可以进行一些归纳。如带有“页”字旁的都与人的面颊中的部位有关;带有“歹”字旁的字都与伤或死有关。此外,教师最好是练习写篆字,学生看到教师的古文字功夫和书法功夫,会感受到语文课浓浓的语文味。
第二,适当介绍古代礼仪制度。礼仪代表着特定时代的一种文化,某种特定的礼仪,其背后是深层的文化底蕴。古代的礼仪制度包括服装的制度;宴会时的座次的规定;各种规模的祭祀礼仪;君臣之间的礼仪等。在文言文教学时向学生作适度的介绍,有助于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也会增加学生的见识,使学生在学习时,产生一种与古人对话的效果,学生的爱国情怀自然得到了激发。比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将宴会上的人的座次演示出来,又朗读了课文的相关内容,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第三,重视古代的文学常识。语文课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主要还是以文学为载体,了解文学常识本身便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如古人对于书斋的命名大都很讲究,或以明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司马光的“读书堂”,洪迈的“容斋”,陆游的“老学庵”,张溥的“七录斋”,都是有精彩的故事的。一些文体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文言文也是非常重要的。象“说”“论”表明的是论说文体;“疏”是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务的一种奏章;歌”是一种适合抒情和叙事的文体。也应该讲授基本的文学史,让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过程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此外,文学名家的生平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是最易掌握和运用的内容。了解古代作家的勤奋学习的经历,会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了解他们的豁达和乐观,会潜移默化地疏导学生的性情;了解他们的勤政爱民,会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了解他们的清高,会纯粹学生的思想情感。
第四,多增加文学典故的介绍。文学典故是结晶了的古代文化,语文课堂点缀些典故,毫无疑问会增加传统文化含量。也会对学生阅读古诗文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聆听故事中,便梦回古代,聆听古人的心声,感受古人的情怀,从而获得古文化的陶冶。如学习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学生了解了“廉颇老矣”“寄奴”“佛狸祠”等典故,词的内容便可迎刃而解。同时,学生会在这些故事中感受到古人的生活状态,并能够正确扬弃古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二、让语文课多一些文学味
“语文”这两个字包含的就是“语言”和“文学”这两个方面,所以,没有文学味的语文课就不能称其为语文课。笔者认为,语文课有语文味必须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语文课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关照。文学就是人学,文学的内容是人,对象也是人,“要以先进的文学作品去感染人”,这是新时期文化工作的宗旨,高中语文课也应该承担这一重任。主要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品格和健康丰富的情感。人的发展,第一要素是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而要培养这种态度,并不是靠政治课的单纯说教能够达到的,更有效的手段是通过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至于健康丰富的情感,则应该是语文课人文性的最直接的内涵,因为它和文学的联系最为紧密。没有健康丰富的情感,就写不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没有健康丰富的情感,也无法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怜悯、感恩、崇敬、幸福,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在语文课上,通过阅读和写作,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会使学生感觉如沐春风的关照,会促使学生逐渐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形成完整的人格。
第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审美,是人人都应该有的一种生活的姿态和方式,即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和人生。而阅读和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审美活动,所以,语文课应该承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任务。比如,通过学习《红楼梦》,分析比较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理解林黛玉的脱俗、清高、浪漫,就会使学生摆脱低俗、世故的眼光,树立诗意的、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第三,要坚持咬文嚼字的学习方法。笔者认为,唯有“咬定文字不放松”,才能体会文学作品的思想之精微,内含之蕴藉,技巧之高超。简单处理、浮皮潦草的学习方法,或只顾思维训练、思想教育的做法,根本不会让学生真正学到什么。咬文嚼字在具体的实施上,可以采用美读感染、比较揣摩、语境创设、切己体查等方法对作品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咀嚼和体会。一经如此的含英咀华,学生就会发现,语文是一个如此丰富而美丽的世界。特别是在学习古代诗歌时必须逐句逐字地品味,诗歌的妙处才可以全部展现。当然,在咬文嚼字时也要注意几个误区。一是脱离语言环境机械枯燥地讲解语言知识;二是牵强附会;三是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刻意求新;四是将“文”和“道”割裂开来,使语言的研究失去了意义。
三、让语文课多一些艺术味
在高中所有的科目中,最轻松愉悦、最飘逸洒脱、最纯净浪漫的就应该是语文了。所以,即使肩负着高考的重任,即使要戴着脚镣跳舞,语文也应舞出她应有的艺术性。
首先,语文课上一定要把朗读进行到底。我们的先人在最初的学习中采用的唯一的方法就是诵读,所以才有古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美谈。我们要不使今人丧失这种享受,就不能放弃朗读的权利。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在朗读训练中,准确理解作品的内容是基础,而全心投入到作品的情感中是朗读的关键。教师要通过范读让学生体会如何通过节奏、停顿、吐字、发音、语流、语态去还原作品表达的情感。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进行朗读。特别是对于抒情色彩强烈的作品,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朗读,这不仅不会影响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恰恰会使理解更加直接和深刻。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更要重视朗读,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课堂上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如果再配上合适的音乐,就不会有人不被感染。比如在学习《兰亭集序》这篇文章时,我用舒缓的语气,悠然自得的神情,配合音乐给学生范读时,我清楚地看到学生脸上陶醉的神情,这短短的几分钟产生的效果比教师详细地分析半小时的课文要好得多。
其次,适当地进行表演训练。有的时候,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唠唠叨叨地讲上半天,其效果还真不如让学生动起来表演一下好。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在学习《药》这篇小说时,我让学生表演康大叔到茶馆时的那个场面,两组同学的表演基本都尊重了原作,但也都加进了学生自己的理解,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头论足”,也都跃跃欲试。这样,学生的表演欲望被激发起来,对学习课文的帮助自然是很大的。当然,表演并不只限于演戏,还可以开展演唱、舞蹈等其他形式的活动。
语文是人文与科学的并举,是工具与人文的齐驱,更是科学与艺术的兼备,是丰富与个性的统一,在新课程的感召下,我们语文人应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微笑——魅力!
侯丽红,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