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静
人由自然的生物体向社会化人类改变,其标志之一就是民俗文化的创造和融入。民俗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可遁的,它都犹如某种基因,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某种精神的、心理的沉淀和思维定势,并不断演进,成为在民众群体中自行传承的程式化的不成文的规矩,和一种流行的模式化的活世态生活相。我的家乡湖北阳新富池镇每年3月3日都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来表示对“吴王甘宁”的缅怀和敬爱。
一、有关“甘宁”的民间传说
甘宁,字兴霸,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在我们当地,有关他的传说是从他小时候学艺开始的。他小时候和父亲甘田、母亲织娘一起开心地生活在富饶的土地上,可好景不长,有一天匪盗潜入他家,他父亲在与其拼斗中因寡不敌众被杀害,多亏邻里来相救,他和他母亲才幸免于难。从此以后,甘宁就要学艺为父报仇。他拐过一弯又一弯,翻过一山又一山,攀陡壁,越悬崖,发现无路可走。后来,遇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被他要学艺的毅力和为父报仇精神所感动,指点他去一个小庙。当甘宁正要感谢他时,她消失了。在那个小庙宇里,甘宁跟着师傅勤学苦练,在老道的精心传教下,通过九九八十一苦练,学到了过硬的真本领。
于是,他辞别师傅,实现了为父报仇的愿望,并且打击盗匪,为民除害。此后,他决心立志报国,便带着队伍投靠蜀军黄祖、刘表将领,都被当朝视为“草贼”不用。甘宁一气之下,便投奔邻国东吴,并在屡次战争中战绩赫赫,成为东吴有名的帅才将军。
后来,在一次与番王的作战中,甘宁被番王一箭射中头颅,他带箭而走,到了富池口,坐在大树下死去,树上有很多乌鸦,围绕着他的尸体飞来飞去。每个乌鸦都从自己身上弄下一根羽毛,盖住甘宁的尸体,不让它腐烂。富池人民发现后将他埋葬于富池口,并建寺纪念他。在南宋建言年间,流匪马进屯兵富池口,欲对其进行大肆屠戮。马进斋戒一日后,问卜于甘宁庙,初告,不允;再告,仍然不允;马进大怒,掷筊(一种卜告器物)于地,筊亦怒立,并飞至门眉横额不下。马进大惊而退。自此,富池地区人民更是对甘宁敬爱有加。且于每年三月初三踏青之日,各家自携供奉果酒,群坐甘宁墓前,欢饮至暮而归。这个风俗仍持续到现在。每年的三月三,男男女女穿红着绿,相邀结伴奔甘宁墓而去,或手持花展(类似于花圈的物品),或携水果糕点,或烧香燃炮,把甘宁墓弄得热热闹闹。
二、“甘宁”传说的民间文学之特性
对于民间文学,我们一般的定义是:以口语形式表现民众生活,以口头方式创作和传承的语言艺术;是群族记忆和身份认同的文化传统。一般认为它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等特性。
口头性指的是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并且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将这种创作传承下俩,由此形成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在甘宁传说的传播过程中就是采取的这种形式。我们当地很多目不识丁的老爷爷老太太都可以很熟悉的讲出关于甘宁的民间传说,就是因为他们的父辈给他们也是用口头的方式给他们讲述,所以关于甘宁的传说就这样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在不断的流传过程中,人们对甘宁越来越神化,越来越敬仰他,与这种崇拜和敬仰甚至迷信的心理相对应的就是“吴王庙”的建立和三月三日的“祭吴王(即甘宁)”活动。当地人无论是丧事还是喜事,首先都会在甘宁庙进行求签祈祷,把甘宁当做当地的“父母官”。
集体性是指民间文学的作品大体上可说是群众集体的创作,跟专业作家的个人的书面创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在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方面,都存在着特有的集体性的问题。在不断的流传过程中,随着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它不但渗入那些讲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应的意见和情趣在内。从第一个讲述人所讲的甘宁传说到现在富池人所讲述甘宁传说,这中间无疑是有很多不同的。人们那么爱戴甘宁,那么敬仰甘宁就是因为甘宁的身上或多或少的拥有让人们觉得值得自己爱戴他的原因,也许是他高超的武艺,也许是他高人一筹的谋略,或者是其他的等等。本来甘宁也许是没有这么多精神的,但是由于群众集体的创作,他就具有了那么多精神和品质,变得非常神通广大起来。
变异性是指民间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等在长期口头流传中,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常常因为时间、地点、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有时甚至会是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主题的变异。这种变异是跟社会的大变动联系起来的。这种特征与上文所述的口头性、集体性密切相联,是它们产生的果实。从历时角度来看,从三国到现在,毋庸置疑,每个时期的人所讲的甘宁的故事是不一样的;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即使现在富池人口中的甘宁的传说也不样,老人就显然比小孩所了解的甘宁的传说要多些。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是指它一般都是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它侧重于民间文学的流动过程,主要是纵向的传递和横向的传播,涉及到内容的倾向和形式的模式化。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重大变化,在历时上曾经作为广大劳动人民唯一的文学形式的口头传承文学,它的某些体裁可能会逐渐消失,某些体裁的内容和形式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些都是可能的,乃至于必然的,但是,整个民间文学不会消失,因为它的表现媒介是应用最普通和最生动并富于活力的口头语言。只要语言存在,用它作媒介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经验的口头文学,人们所熟悉的、方便的表达形式,就要继续产生、存在和传承下去。可以肯定,富池人以前是没有三月三来“祭祀吴王甘宁”的,在那天也没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的,但是这些改变都没有影响到人们对甘宁传说的看法,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富池镇的经济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后,富池人会有更多新的活动来表达自己对甘宁的敬仰和爱戴的。
三、对富池镇对“甘宁文化”的思考引出对民间文学保护的一些思考
由于现代化切断各民族传统、格式化生活方式给当代人带来的警醒与反思,由于很多地方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在受到经济浪潮的冲击后遭到流失,很多地方很多人日益强烈的确立其抢救民间文学的观念。像费孝通,林继富教授等等都致力于中国的民间文学研究,并采取实地考察并通过联系当地政府出资保护的方式来使有特色的民间文学“幸免于难”,比较完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么我们如何对待民间文学的特殊性的问题呢?从富池镇对“甘宁文化”的经验来看,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
由于中国的民间文学是一个完整制度体系和思想体系的产物和附着物,因而当中国的现代化步伐首先以制度变革的方式进行的时候,它的制度根基就倒塌了。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竟然一种文学可以传承下来,就一定有它的智慧性、合理性和永恒性,看到她为人类发展所做出的特殊贡献。我们要用一种超越性的目光作为认识的基础。无论任何性质的民间文学,只要它与现实环境相脱节,或者说已经没有繁衍它的“环境的土壤”了,它就可以成为人类既往文明的标本,具有认识和研究价值。因此可以采取活体传存和博物馆式保护两种方式。针对富池镇的情况,当地政府也正是分层的对甘宁文化进行了保护,一方面有专门讲述甘宁文化的讲述人,一方面又建造了“甘宁公园”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关于甘宁的文化。
从实践上来说,保护民间文学要有前瞻性。由于社会的剧烈发展,以前闭塞不通的地方也开始了与外界进行联系,就在这种不自觉地联系中,当地的一些具有特色的民间文学流失了,或者是得不到传承了。像美国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新西兰毛利人的民间文学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不过后来他们政府随即采取了“保留地”的办法来留存住仅有的当地民间文学。所以,做好民间文学的工作,既要考虑此文化所在地区之外的社会公众意识与整体利益,也要考虑之内的人群现实和心理需求,对此采取适当的支持与补偿措施。富池镇把对甘宁文化的传承有贡献的老人都接入养老院居住,并定期对一部分青年人采取不勉强的方式进行培养。也许短期的效果不是很显著,但是我们可以期待,在不断的灌输以后,会有新的传承人出现的。
四、小结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甘宁文化所带来的旅游市场越来越有前景,它已经成为富池镇的典型标志。每年古历三月三,由甘宁文化带来的空前的盛况,吸引了很多周边大小城市的游客,他们纷纷前来朝拜、赶庙会、抢彩球、热闹异常。由于当地政府的重视,甘宁公园也在不断修缮和完善之中,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加丰富的“甘宁文化”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廖奔 光明日报 2008年11月13日
2、http://www.cnyx.gov.cn/article/20
08/0309/article_120.html(关于富池镇“三月三”节日的介绍)
3、http://yx.cnhubei.com/col294/art
icle.htm1?id=3837(关于富池镇的介绍)
赵静,女,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