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力量近距离传播的“技”与“巧”

2009-04-22 04:54
对外传播 2009年3期
关键词:华人华侨留学生活动

李 洹

编者按:法国巴黎2008年“4·19支持北京奥运,反对媒体不公万人集会”中有一个倍受关注的亮点,就是中国留法学生李洹对法国民众的演讲。他的演讲不仅让在场的中国人动容,也感动了法国人。一年后,李洹本人对演讲和活动折射出的对外传播经验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总结。

“3.14”事件过去快一年了,作为这场舆论战、信息战、心理战的直接参与者,我和我的朋友们每次回想起2008年4月19日,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的确是一场硬仗,也是真相与谎言的较量、理性与感性的抗争、正义与伪正义的搏斗。

巴黎的“4·19万人集会”之所以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是因为我们有一支熟悉西方社会,特别是西方媒体的专业组织队伍。这是本次活动能够成功最根本的核心原因。从整体定位,全盘筹划,到宣传资料的制作,都经过这些专业人士的深思熟虑,以项目管理的方式专业运作。许多活动的组织者都是传播学的博士生或硕士生,还有管理学或人力资源等各领域的专业人士。我本人的演讲只是这个活动中的一小部分,也正是这次演讲使我成为这次集会中一个亲历者,不妨与大家谈谈我的感受。

演讲背后的传播心得

对外传播是个浩大的工程,同时又是个极其精细的技术工作,需要宏观构想与微观分析并重。我总结出了一些和法国人就西藏问题演讲、辩论的小经验,与读者朋友们分享,这就是:紧抓核心,列举事实;以人为本,催生共鸣。

紧抓核心,就是紧抓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核心。无论对方怎么说,西藏是从来没有被任何一个国家承认独立的,达赖喇嘛曾经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副委员长,金瓶掣签制度是中国中央政府设立的制度。这些确凿的事实是谁都不好辩驳的。

列举事实,用事实说话,用亲身经历说话,列举对方不知道且有趣味性的细节。比如在很多方面中国的汉族人都羡慕少数民族拥有的优越政策,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中国不受计划生育的限制,一些少数民族参加高考的学生还有加分政策,少数民族公务员还可能被优先提拔等等。我见到的西藏的孩子到内地上学,有免除学杂费并给予适当补贴的政策。这是一些西方人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信息。另外,要注意传播的趣味性,列举一些浅显易懂的例子,比如,中国就是一位姑娘,不比谁漂亮,也绝对不比谁丑,她的脸上有一个瑕疵,而西方的媒体就给这个瑕疵一个特写,然后回去告诉受众这就是中国,其实中国是个姑娘,不是瑕疵。

以人为本,催生共鸣。以人为本,就是需要换位思考,考虑到人的感受,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催生共鸣,就是求同存异,在关键点上达成共识。比如说,你可以反对共产主义,但不能为此去支持一个神权统治,你不愿意让梵蒂冈的教皇当法国总统吧,那大多数藏人也不愿意达赖喇嘛成为绝对的统治者回到以前。甚至可以适当满足西方人的虚荣心,告诉他们中国一直在向西方学习,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自由民主到科学法制,中国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向西方的学习,只是这个老师也太凶了吧,不看成绩,只打板子,换谁能受得了?

另外,西方民众普遍对政客没有好感,所以需要强调达赖喇嘛的政客身份,剥去其宗教领袖的外衣。达赖喇嘛是西藏流亡政府的首脑,有自己的政治诉求,有自己的政治纲领,对内排斥异己,对外大讲民主自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客。

还可以用对方历史中类似事件催生共鸣。比如科西嘉岛要闹独立,从头到尾就是那么几个组织,人数不多却沸沸扬扬,大多数科西嘉人只想安定地生活。法国大革命时,共和军打入旺代省,赶跑了旺代的贵族,我们能说这是法国在侵略旺代国吗?不能,因为这是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中的法国内部事务,西藏也是如此。

对外传播还要学会使用“巧劲”

对外传播在改进本身传播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会使用“巧劲”。巴黎“4·19万人集会”是由海外留学生发起并得到了华人华侨大力支持的自发性活动,同时也是民间力量近距离对外传播借用外力发挥自身力量的最好例证。这次活动来自于民间,充分利用了西方媒体,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把握住了西方受众的心理,得到了西方民众的理解,取得了预期的舆论效应。可以说是一场“西方化”的华人集会。

与西方媒体合作 从最早的新闻发布,到中间的筹备工作,一直到活动的举办,我们一直邀请媒体参与,给予媒体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回答他们提出的一切问题,西方媒体成为我们活动的直接观察员。后来有人在电视节目里说这次活动是大使馆指使的,都被西方记者驳斥,因为几乎每天的准备工作都被记者记录下来,无懈可击。我们的定位也是“反对媒体不公”,我们反对的是他们在一件事上的做法,而非“反对西方媒体”或者“反对所有媒体”。在回答记者采访时也是采用 “一部分西方媒体扭曲报道”的说法。

寻找西方学者的支持一般学者的言论在西方受众眼里会有较强的公信力。作为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邀请到了巴黎大学的地缘政治学教授Pierre Picard作为嘉宾在活动中发言,他对西藏问题严密的分析方法和客观、公正的观点不仅极大鼓舞了当地的华人留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服了在场的法国听众。在他的发言中,有一句让我们难忘的话,引发了留学生的喝彩,那就是“谁没有优点,谁没有缺点,法国不是纯白的,中国也不是纯黑的”。

争取西方民众的理解 西方受众的舆论观点是我国在西方形象的决定性力量之一,也是改变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力量。如何争取西方民众的理解也是我们要努力思考和解决的。首先在形式上,我们的活动遵守当地的法律,活动前向巴黎警察局提出了书面申请。我们用集会的方式,和媒体与周围民众直接对话,符合法国人的行为习惯。其次是主题定位准确,宣传有侧重点。我们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讨论最多的就是活动的主题,矛盾也集中在这里。有些人倾向于激进的主题,比如“打倒西方媒体”,“打倒西方新闻法西斯”等等,还有的同学觉得要避免摩擦,就只说“五大洲共迎奥运”,“中法一家”,一边是激动的愤怒,一边是无奈的粉饰太平。最后我们统一了意见,用西方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愤怒,把我们定位为受害者,把集会的目的定义为维护中法友谊,把主题选为“支持北京奥运,反对媒体不公”。因为传播是要对方听懂,不仅仅是听到,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下了很大功夫。

对外传播理想的战略布局

源于各方力量比较的结果,我认为我国对外传播应该有以下战略布局。国家对外传播是根本,民间是主力,海外华人华侨及留学生是先锋,西方正直的学者是同盟。

国家主导的对外传播是根本这种传播是与西方主流媒体直接对立的,相对于民间的信息而言更系统,更权威,信息量更大,传播面更广。在公布和传播一些社会动态和权威数据方面,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方面,国家主导的对外传播是不可替代的。但是这种传播代表政府,虽然有容易让西方受众发难的“先天不足”,这个传播主体是根本,却不可能是唯一。

民间是主力这股力量有别于官方,是中西方矛盾的“中立方”,或者“第三方”,所以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传播中国形象的良好条件。这股力量分散于西方社会的各个层面,传达的信息虽然有局限性,但对西方民众来讲更直观,更容易接受,更可信。普通人身边发生的普通的事情是最好的中国发展和进步的事例,每个人的言行都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形象的具体载体,不论是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还是在国外的中国游客接触的外国人,都会把对中国国家的认识具体化到对某一个或几个中国人,或者某一个华人群体的认识。这样的认识比任何媒体报道都更具体和生动。比如一个对中国有偏见的人会很容易通过一个中国人所描述的自己生活的改变而了解中国的发展。同样,一个对中国充满美好幻想的西方人也会因为身边的中国游客大声喧哗或者随地吐痰而对中国产生反感。

但这股力量只能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在传播上起到积极作用,所以民间对外传播的中国形象是和国内社会的真实状况特别是主流民意息息相关的。这也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传播一个真实客观的中国。所以如果中国希望世界认识一个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就要首先努力营造好一个以人为本,不断发展的中国社会。2008年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之所以能够站出来质问西方媒体的扭曲报道,这正是中国的执政党30年来不懈努力的直接体现。

海外生活的留学生和华人华侨为先锋这个特殊群体自然而然地是中国对外传播的先锋。首先他们来自于民间,具有西方人士容易认可的传播的可信度。其次,他们充分了解双方的语言和文化特点,思维(下转页)(上接页)方式,社会动态,法律法规,能够适时适度地发挥积极作用。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生活环境注定了他们会最直接、最深刻、最广泛地影响周围的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这一点就是2008年3、4月间海外留学生和华人华侨护圣火,反对西方媒体虚假报道的活动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影响力的原因。

西方正直的学者是同盟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客观认识中国,并敢于站出来的西方正直的学者是一支我们需要加强团结的同盟军。他们的影响力巨大,作用不可或缺,学者的身份具有权威性。他们广受媒体关注,经常在对话或者辩论类节目中受到邀请,身为本国人,传达的信息更具有可信度。这些学者中有左翼力量也有右翼力量,抵消了受众对于这些学者基于其在本国的政治立场而可能具有的不公正性的疑虑。对于他们,我们要加强交流,促进团结。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世界理念是全新的国际政治理念,我相信,成功对外传播的中华文明一定会为全人类的美好未来添上一笔绚丽的中国红!

(作者系法国里尔第二大学高等商学院硕士生)

责编:贺潇潇

猜你喜欢
华人华侨留学生活动
“活动随手拍”
北德华人华侨国庆庆典成功举办
“一带一路”有效联结全球华人华侨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试析华人华侨的中华文化基因和精神
“一带一路”战略下华人华侨投资纠纷解决机制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