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楠
每年3月,全国“两会”都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场新闻盛宴,十几天的会期,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全是“两会”新闻,声势浩大。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云集京城,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仅2008年,报名采访“两会”的记者就达3000多名,包括400多名港澳台记者和800多名外国记者,众多媒体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大显身手。
那么,面对一年比一年盛大激烈的新闻大战,作为媒体,如何让自家的报道脱颖而出,出新出彩不出错,这恐怕是每年年初制定“两会”报道计划时,各家媒体都在绞尽脑汁筹划的。
从2003年至今,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连续6年参加了全国“两会”政协组的报道,从中也学到了不少对外报道“两会”的特点和技巧。我的浅见是,媒体与“两会”,相辅相成,外宣媒体要想在对外宣传报道中更好地介绍好政协制度,就应当抓住热点、以小见大、独家取胜,推出富有海味特色的栏目和稿件来。
热点也要富有海味
随着传媒的日益发达,“两会”与群众的心走得一年比一年近。近几年,人民网、新浪网等各大门户网站都会在“两会”前征集热点,而这些热点,也往往是当年提案议案的重头戏。
但热点与热点不同,媒体策划人士要分辨的是,哪些是国内关注的话题,哪些是海内外共同关注的话题,在紧张的会期、有限的版面、人数不多的上会记者中,如何有效分配,以最小的花费获得最大的宣传效果呢?
《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是中国对外开放最具权威的综合性中文日报,是海外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窗口,是沟通海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
每年“两会”前,《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会前策划都投入很大的精力,通过反复研究,努力抓住富于外宣特色的热点提前下手,尽可能开阔思路,抓独家新闻,尽量避开老生常谈的话题,即便是老话题也要谈出新意,寻找代表委员言谈中的闪光点,努力求新,写出我们自己称为“海味”的优秀稿件来。
以2008年的“两会”报道为例,《人民日报》海外版推出了“两会直播间”做专栏头条,由记者专访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代表委员,就热点问题进行综述性报道。十几天的会期里,每天一个热点话题,显得琳琅满目:
《本报专访出席“两会”三位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是全球利好》、《本报专访出席“两会”四位市长 民生是大账 民心是总账》、《刘敬民崔大林张景安张艺谋邓亚萍答记者问 详解北京奥运五大热点话题》、《本报专访出席“两会”的航天专家 航天强国之梦何时能圆?》、《本报专访参加“两会”的4位高校校长 大学生培养也要“适销对路”》、《本报记者采访科技、经济领域代表委员 擦亮“中国创造”这块金字招牌》、《本报记者专访部分政协委员 “三通”不会影响港澳特殊地位》等等,单看标题,就十分吸引人,个个是海内外读者都会关注的热点,每位嘉宾都是权威人士,既吸引人,又解渴,从而有效地解答了读者的渴求。
记得会议期间还邀请到了厉以宁(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小济(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3位知名人士,请他们就“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怎样看待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中国有哪些发展经验值得借鉴?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像美次贷危机,中国会受到什么影响?”等全球关注的问题做出分析,根据他们的回答编写的文章见报后,马上被许多媒体转载。
以小见大抛弃空话套话
“两会”期间,讨论的都是重大国计民生问题,但是大而空的报道往往令人厌烦,达不到好的宣传效果。事实上,再大的国家政策,最终仍然是要落实到百姓民生上,与每个人都会息息相关。所以,媒体应当从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政策,大处立意,小处着眼,才能写出有贴近性的亲切报道来。特别是外宣媒体,相当大一部分读者在海外,教条式的刻板报道,是绝得不到读者认可的。
在这方面,《人民日报》海外版下足了功夫,在记者上会前,就要求切口小些小些再小些,到了后期编辑,也是尽量从文中提取细节做文章。在夜班,编辑讲的最多话是:把空话删掉,把细节留下。
2008年“两会”期间,有位人大代表,来自浙江温州永嘉县的陈飞,打算在会议期间给56个民族的代表各送一个环保篮子。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新闻点,虽然有人认为有噱头的嫌疑,但无论如何,这位代表的环保热心是不容置疑的。
于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记者就写了篇《环保礼物送代表》的报道,开头就很吸引人,上来就说“有位爱‘送礼的代表,打算在本次“两会”期间,给2000多名人大代表,每人送份礼物” 。文章很细致地描绘到,“陈飞的房间不大,菜篮和纸箱把房间塞得满满当当。”“菜篮捆成束,用毛竹编成,圆的、椭圆的⋯⋯形状不同,外侧都贴着一张绿色的宣传标语——‘绿色菜篮,保护生态,节能减排,从我做起。环保卫士陈飞赠。”通过这样的铺陈描绘,再写到陈飞因为在环保事业上的贡献,被选举成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最终联系到200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通知——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禁塑令。
文章这样写来,从小的切口进入,非常有意思,避免了枯燥。一个小小的篮子,最终联系到了国家的环保政策上,很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强调细节,并不止于细节,细节最终是为主题服务的,讲究的是以小见大,如果报道仅仅是沉缅于细节的过度铺陈,除了能满足一时的感官愉悦,读后仍令人有不解渴、没谈透之感,影响文章的立意,故而这当中的奥妙,是媒体需要反复琢磨打造的。
一个巧字出奇制胜
当前正是眼球时代,一个巧妙的说法、换个角度往往出奇制胜。“两会”报道不计其数,代表委员多是名人和学有专长之士,对他们的报道平时就常见诸报端,这时候,考的就是眼力,看媒体有没有巧妙的点子。相当多的时候,文章的内容并不特别出奇,但有了一个新奇的标题,就能把读者吸引过来,看到最后恍然大悟,这便是成功。
比如2008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的《海霞的三个“第一次”》,写的是政协新闻出版界别的小组会上,海霞表示今年“两会”中,有好几个“第一次”——第一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第一次列席全国人大会议,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近距离听温总理作报告;第一次参加新闻出版界别的小组会议。
这篇报道巧就巧在标题上,海霞是名人,她说她的“第一次”,人们都会有兴趣看,看完之后恍然大悟:哦,原来海霞在说她的初次参政议政的感言呢。这样巧妙的角度很能吸引读者。
再如2008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的《一个代表忙碌的休息日》一文,报道了3月13日人大会议休息日,四川代表团的一位代表放弃休息忙于工作的情况。
报道写到:傅勇林,这位来自成都的代表,飞回家乡,可不是去享受“安逸”的生活,而是在另一个地方延续着“忙碌”。然后,从傅勇林这天从下飞机到开了好几场会议,讨论“要为农村学校配好配齐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等话题,并把“两会”上的代表委员的提议带回当地,一直写到当晚结束讨论后赶回北京继续开“两会”。
报道中没有多余的形容词,全是描述性的文字,简洁而富于感染力,生动地通过傅勇林一个代表反映了全体代表委员心系国事、忠于职守的精神面貌。
再举一个例子,2008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的《甘当“两会”的“贤外助”》,写的是70岁的前政协常委邓伟志继续关注“两会”的情况。邓伟志担任政协委员历时20年。本届政协,邓伟志退下来了,仍然关注每天的新闻。报道写到,邓伟志是人不在会心在会,为工农代表大众欢呼,甘为新委员当“秘书”,甘当“两会”的“贤外助”。像邓伟志这样的知名人士,即便退下来了,仍然有大量真知灼见和独到慧眼,这样的报道既关注会内,又照顾到会外,有效满足了许多读者对前任代表委员的持续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代表委员不论年龄职务,均忧心国事的风范。
海味栏目吸引人
栏目设计同样非常讲究。一个好的栏目,可以提供一个好的写作报道模式,许多读者都是一些精品栏目的忠实守候者。《人民日报》海外版针对特殊的外宣需求,推出了许多富有海味特色的好栏目。
比如连续几年办的“两会走笔”已成为名牌栏目,在代表委员中获得广泛认可,舒乙、赵丽宏、叶文玲、冯骥才等代表委员均为这个栏目写过独家文章,他们的稿件文风清新,站在会内的立场说感受、议变化、评会风,这个栏目的言论一经(下转页)(上接页)登出,每每成为众多网站转载的热点,也博得了海内外读者的屡屡好评。
如“挥毫寄语”栏目,仅在2008年就请了袁隆平、毛新宇、厉以宁、霍震霆、任法融等名人题词,表达祝福,展望未来。栏目图文并茂给版面增色。
再比如,《人民日报》海外版连续几年推出了会外报道专刊,集中报道海内外各界对“两会”的高度关注和评价反映。这是独具特色的,又增强了与海外读者的接近性。刊登过《外国记者如何看“两会”》、《大陆台商最关心什么》、《“娘家”大事,牵动侨心》等精品文章。
在会外报道版上,还推出了“网上行走”、“海外媒体评‘两会”、“我有问题问总理”。这些栏目的编辑都相当精到,着重关切百姓切身利益,富于讨论价值,文章、言论令人有值得一品之感。
新年过去了,一年一度的“两会”又将盛大开始,代表委员参政议政、讨论国是,权力神圣,媒体又到了摩拳擦掌、走近并再现代表委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时刻,让我们期待,一年比一年精彩的报道,向世界展示中国民主政治不断前行的坚实步伐。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