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华
因为他的文字,村上春树在许多读者的心里大约是颓废而忧郁的。但近期这位日本作家的随笔集《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中文版出版,我们却看到一个生活规律、身心健康的“跑”着的村上春树,这个跑步狂人每天坚持早上跑16公里,晚上跑12公里,中午还要游泳1500米,他参加过全程马拉松、百公里超级马拉松、铁人三项。很难想象,20多年前,他还是个体重超标,为了寻求写作灵感而一天抽60支烟的“坐家”。
跑步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本能。据美国媒体报道,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国家跑步俱乐部成员进行了20年跟踪后发现,跑步者在这期间的长寿几率,要比不跑步但生活方式同样健康的人高近50%。
说到爱跑步的企业家,以92岁高龄辞世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最为人所熟知,中年以后,王永庆便坚持每天跑步一个小时,风雨无阻,数十年如一日,他说:“跑步很辛苦,也很枯燥,但是为了身体健康,就必须持之以恒地跑下去,久而久之,像是日常工作之一,而不觉得辛苦了。”他认为人生也像跑步一样,需要不断地学习,磨练,才能够跑得稳,跑得好;也唯有从不间歇地跑,才能遥遥领先他人,捷足先登。在他的这种理念下,每年台塑股东会率领高阶主管慢跑五千公尺,成了台塑集团的文化。
如果不出差,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周成建每天也都会坚持长跑,长跑让他减去了30斤的体重,更让他获得许多管理企业的灵感。
村上春树说:写小说是一个体力活儿,没有好身体就写不动长篇小说。套用这句话,想说的是:“管理企业是个体力活儿,没有好身体就没精力管理企业。”最近一项关于我国企业家的调查显示,83%的企业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感觉工作压力太大,其中78%的人有过心悸、失眠、易怒、抑郁等症状。而随着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这些数据还在呈现上升状态。
“过劳现象”正侵扰着中国的企业家,尤其像39岁的同仁堂董事长张生瑜、38岁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这些企业领导人因为透支健康而英年早逝让我们扼腕。
成功和健康并非水火不能相容,相反只有健康才是积累财富的根本,所以我们应该跑步。也许时光无情,消磨了权势和名利,带走了青春和美颜;也许形势严酷,丢掉了大的订单、高薪的工作,也许我们不能去高尔夫球场挥杆,也不能去高档健身房挥汗,但我们可以跑,像村上春树一样,一双鞋、一条路,沐着晨风迎着朝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