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申
2009年,中国高考考场出现了两篇史上“最牛高考作文”,作者分别是湖北的周海洋与四川的黄蛉。比较一下这两篇“最牛高考作文”以及这两位考生的人生轨迹与命运,也许会有所发现,有所反思。
【两篇“最牛作文”】
湖北考生周海洋的“最牛作文”是七言长诗《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共51行102句,每句七言;后记约70字,也是文言文写作。这篇作文不仅获得满分,还得到所有评卷老师的高度赞誉,称这是一篇“形式和内容都堪称一流”的文章。湖北省汉南一中语文组组长张勇认为:
他这篇文章写得很大气,整篇文章构想宏大,应该说他把中国近代史的所有重大事件都囊括进去了,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口通商、中日甲午海战、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化用的诗歌多达几十首,比如说化用了杜甫的、张若虚的、李鹤的、谭嗣同的、李鸿章的以及毛泽东的很多诗词,所以说这篇文章在内容方面令我们阅卷老师折服……
四川考生“古文字达人”黄蛉的“最牛高考作文”是用甲骨文写的《熟悉》,这篇作文仅得8分,因为“专家委员会的专家都看了,通过翻译后,他们发现这篇作文虽然是以‘熟悉为题,但内容却离题很远。”
【两位“最牛”考生】
A. 周海洋
同学来周海洋家祝贺他
18岁的周海洋是武汉汉南区一所偏向职业教育的普通中学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他说自己这篇文章其实受到了2005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谭嗣同》的影响,如果自己这篇算“最牛”的话,那篇应该是“超级牛”。周海洋不认识《永远的谭嗣同》的作者,但已经把对方奉为偶像,“因为时间关系,我的诗里面还有一些平仄、押韵上的问题,有些句子还非常青涩,和那篇文章相比,我这篇就不算什么了。”因为自己的“偶像”曾经取得过成功,周海洋对这种古文、古诗的写法也充满了信心,“刚好这次高考对诗歌没有限制,所以我就放手一试,我就是特别想把作文写好。别人曾获得过成功,有了先例,我也行。阅卷老师也喜欢亮点,有亮点总比平庸强。”在回答记者采访时,周海洋说:“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意思就是说当时没什么英雄,所以刘邦这个家伙成就了一番功业。当然,也可以说是我吧,我这篇文章,因为没有多少人写,因此出名了吧。
周海洋家住在武汉市汉南区,家庭并不富裕,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父亲加工棉被。其父介绍,海洋小时候就特别爱看书,平常要的零花钱,基本上都买书了,还在家附近的一些书店办了卡,常常租书看。放学或放假,他也经常是窝在家里看书,很少出去玩。“初中到现在,他几乎每晚看书都看到11点、12点,怕他看坏了身体,我每晚都催他睡觉。”
“他是图书馆的常客。”汉南二中图书馆管理员汪老师提起周海洋赞誉说,不到三年时间,《史记》、《离骚》等镇馆之宝他都读了数遍。该校高三年级组长汪红兵说:“他的桌上长年放着一本《辞海》,这样热爱古文的学生从未见过,单纯、自觉,超乎想象地热爱阅读。他的作文得满分,并不意外。”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戴新姣介绍:“他严重偏科,语文成绩好,但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就差多了。”
周海洋的高考成绩只有370分,只达到第四批高职高专的录取资格线。
B. 黄蛉
19岁的黄蛉是绵阳南山中学复读生,家庭情况媒体未曾披露。他去年曾经参加高考,因成绩不理想在原校复读。在今年高考作文中,他用甲骨文等古文字写作,被网友捧为“古文字达人”,但因高考成绩仅有428分(也是上专科线),上本科之路一再遭遇挫折。黄蛉在复读时遇上的语文老师蒲体超,也是一个古文字爱好者,两人“很快就要好起来”。蒲老师表示,黄蛉用古文字写作文并非为了搞怪,而是兴趣所致,一时灵感。他的意愿一直是想考一所上海的大学,最喜欢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有个叫刘钊的教授,之前破格录取了一名三轮车夫当研究生,只因为三轮车夫在研究甲骨文。黄蛉告诉记者,他是怕作文不出彩,所以才选了一个冒险的做法。已经被认知的甲骨文有1000多字,他大概会写七八百个字。这次高考前一周,学校发了考生须知,没有规定不能用古文字写作文。小黄当时就想:可以用古文字写作文。结果,考试中他用了超过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写完作文。对于只得8分的作文,黄蛉说:“虽然只得了8分,但我不后悔。这次打击,不会减少我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的兴趣。以后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不敢说,但我希望在大学里读语言文字方面的专业,拓展思路,深入研究古文字。学成后,我想进孔子学院去教书。”据悉,黄蛉的语文老师蒲体超将于今年底到美国一所孔子学院教授中文,这是他去年就受邀而定好的行程。
【两种不同测试】
周海洋在三峡大学文学院接受了权威专家的面试,专家们对周海洋的出色表现大加赞赏。
第一关,三大方面现场考查:在为时2个多小时的现场测试中,专家组通过口试和笔试两种方式,对周海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测试涉及的内容包括中国文化、历史、文学及近代历史著名人物等。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尚永亮说,这次,主要是从知识面的广博程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3个方面,对周海洋进行现场考查,以全面了解他的真实水平。三峡大学还对测试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
第二关两道考题现场检验古文功底:在专家们一个接一个问题地轮番“轰炸”后,开始对周海洋进行现场笔试。笔试共两道题,一是给出了一段繁体的古籍文字片段,让周海洋现场标点,并谈谈自己的理解;二是从“怀乡、离别、相思、春恨、悲秋、怀古”这些中国古代文学常见的主题中,任选其一,采用古今诗文各体中任意一种,现场写一篇作文。周海洋选择了“怀古”,现场写出了一篇令专家赞赏的作文。
测试完毕,专家对周海洋的表现赞赏有加。武汉大学尚永亮教授说:“周海洋读的书多,知识面广。我提的关于《庄子》中的一段文字,一般只有从事专业研究的人才会留心和思考,没想到他居然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反应敏捷,回答问题有深度。如果能够来三峡大学就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古籍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郭康松教授说:“周海洋的古典文学功底深厚,而且基本是靠自学的,很难得。尤其难得的是他用古汉语表达的能力强,他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三峡大学汉语言文学老教授曹文安说:“周海洋很不错,阅读面广,记忆力惊人,人品也好,不张狂。当初看到那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我先是赞赏,随即怀疑他是不是碰巧撞上了自己有充分准备的作文试题,今天测试之后,我的怀疑消除了。”
相对而言,黄蛉受到的测试比较简单。6月25日,黄蛉前往上海,拜访了刘钊教授。看了小黄摹写的古文字作文,刘钊对有些拘谨的小黄赞不绝口:“有一定天赋,我很欣赏。虽然从研究的角度还很初步,但高中生有此爱好,值得肯定。现在有志研究甲骨文的人才非常少,研究国学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刘钊同时也表示,小黄看的书不够,有的古文字解释不准确。希望他调整好心态,大学里要打好基础。本科难以破格录取,如果有其他好学校愿意破格,当然是好事。即使没有,也不要气馁。“到考研究生的阶段,我可以帮你推荐,提供读研的便利和指导,可以报在我门下。”刘钊说。6月25日正好是小黄20岁生日,刘钊送给黄蛉一本自己著的《古文字构形学》,让小黄通过电子邮件跟他学习。今年8月,教育部门组织了四川大学的一批古文字专家对黄蛉进行了测试,测试非常顺利。
【两种不同评价】
周海洋的文采究竟如何,北大教授孔庆东说——
听说湖北有一篇高考作文,因为写的是古诗体,得了满分,心想湖北又出人才啦?找来一看,原来是一首稍微高级点的顺口溜,内容贫乏,言辞不通,如果放在北京、上海,大概可以得个“三类上”吧。如今各地的教育领导都希望多多出现满分作文,以证明“我王老五当政期间,教育事业多么发达”,这种思维虽然可笑,但也可以理解。作为阅卷教师,怀着“人道主义”精神,对高中生适当放松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这样明显蒙事儿的作文给了满分,其导向将是非常非常危险的,明年说不定要出现多少“离骚体”、“小雅体”、“商籁体”、“楼梯体”,满分作文满天飞,教育部领导必将“食之不得下咽也”。
至于黄蛉的作文是否偏题,四川绵阳南山中学的蒲体超老师(即黄蛉的语文老师)说:我们的确不能接受偏题一说。他说:
今年四川高考作文依然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为“熟悉”。我作为一名国家重点高中的语文高级教师,教了13年语文,个人觉得这是一道平庸无奇的作文题。考生如不是故意捣蛋,要想写偏题怕也不容易。加之我们平常训练无数,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无一漏网。我们平时对学生作文的判定都十分慎重,因为一旦写偏题了,得分极低!那么这篇作文究竟偏题没有?我们的意见是:没有!
当然,幽默的是黄蛉对“熟悉”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写法恰好不熟悉。于是他就作了一下变通,用“深入了解”4个字代替了,写成了一篇议论文。我后来询问了一名作文阅卷场的负责老师,他说在讨论作文评分标准时,就已经确定“深入了解”“了解深入”等方面的立意属于“熟悉”这一命题的立意范围,怎么就偏题了呢?绵阳教科所的专家也认为,这篇文章上48分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让黄蛉凭记忆再现了这篇考场作文,也就是说让黄蛉用甲骨文把自己考场作文再写了一遍。然后我把这篇甲骨文卷发给了《成都商报》,成都部分电视台也作了报道。这篇作文公开以后,舆论基本上呈一边倒的趋势。先前指责黄蛉的人也终于知道了这个学生不是乱写的。
……我作为这位所谓“古文字达人”的老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评判这篇作文究竟偏题没有,还在后面附上了这篇作文规范的现代汉语版。尊重他的原样,基本上逐字对应的,仅就个别字词的顺序作了调整。因为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只有1000多个字,而且现代汉语里很多字都没办法在甲骨文中找到对应的写法。黄蛉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组合好千来字的甲骨文,表达出现代观点,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他的思维必定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大意是清楚明确的。他说的是要深入了解成与败,要熟悉成败,要以此为常。这怎么就偏题了呢?
【两人录取经过】
周海洋的“最牛高考作文”在媒体披露后,三峡大学等多所高校向周海洋伸出了橄榄枝:报告省招办,破格录取。对此,省招办有关负责人称,高考招生政策由教育部制定,“破格录取”需要授权。其次,周海洋不符合自主招生的政策范围。当《中国青年报》记者问周海洋“如果有大学破格录取你,你去不去”时,周海洋说:“对于这些大学,从内心来说,我非常愿意去。但有一点我必须声明,我认为他们不应该录取我。如果真要录取我的话,应该在我继续读一两年之后,拿到达到或接近它的分数之后再录我。仅凭一篇作文就录取我,对于那些考了很多年的同学,确实不公平。他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我的确非常愿意去读大学,但不能以这样的分数就进去了,我不愿意。”
此前,三峡大学曾表态破格录取周海洋读本科,并给他2万元奖学金。后来,三峡大学又表明因省招办不批准“破录”,学校已放弃录取他。现在,严英仕呼吁广州的大学予以破格录取,但周海洋的命运能否出现转机,应该说可能性不大。周海洋表示,自己并未填报任何一所广州的大学。日前,周海洋已准备到三峡大学高职电焊专业就读。对此,有网友感叹说:这个结果很难与之前的“高考满分作文”“热爱古文的90后”“凭自己考上好大学”的形象拼接起来。选择背后充满妥协、让步,畏难、贪图捷径……但是,我能读出他的无奈。是啊,上大学很重要,即使去读电焊专业的专科,对于一没背景、二没后台、三没过人胆识的孩子来说,学一门一技之长起码可以让他毕业之后填饱肚子。毕竟,“饱暖”之后才能“思淫欲”。诗歌、古文只是爱好而已。
比较而言,黄蛉就比周海洋幸运。曾经,西南财大天府学院表示愿意录取黄蛉,并开出全免学费的优惠条件。不过该校主要是财经方向专业,没有文字方面的专业。此后,有媒体披露,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有可能破格录取黄蛉。9月初,黄蛉意外地收到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据悉,黄蛉就读的专业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黄蛉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相关链接】
周海洋命运引起的思考
罗欣
过去的两个多月,周海洋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一个在古代文学方面确有专长的学生,为何难以破格录取?相关专家表示,一是因为受限于政策规定,若突破政策则影响公平;二是担心造成盲目标新立异的“示范效应”。
记者在一些高校采访时,相关招生负责人都明确表示,周海洋的中文水准不在一些本科生之下,读中文相关专业很适合他。如果高校招生有足够大的自由裁量权,高校愿意破格录取类似周海洋这样的偏才学生。“我们应该对现有的招生制度进行反思,在体制改革上应该对偏才有所考虑,给予他们一些机会。”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何伟军认为,教育的本质并不是让所有人都成为“全才”。高考录取中若按常规以分数论高低的评价标准衡量特殊人才,周海洋式的偏才、怪才难免被淘汰、埋没。
网络调查中,有八成网友支持破格录取周海洋。不少网友呼吁高招录取能有“绿色通道”。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按分数高低录取是唯一公平的录取方式,破格录取低分的周海洋,对其他考生不公平。
(原载《楚天都市报》)
不可复制的“甲骨文”
陇西岳
在高考中用甲骨文写作而一鸣惊人的四川考生黄蛉,终于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破格录取了。据成都商报报道,黄蛉就读该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近日参加了开学典礼。
黄蛉曾经在向记者解释为何要使用甲骨文写作时说,他不是搞怪,而是担心作文不出彩,于是冒险选择了这种非常方式以吸引阅卷老师注意。现在看来,他冒险成功了。虽然他这篇作文一开始因为“偏题”而被判了低分,但它成就了一则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不少网友称其为“古文字达人”。而成为明星的好处是,一些高校对他发生了兴趣,在此之前,西南财大天府学院就表示愿意录取黄蛉,并开出全免学费的优惠条件。
说实话,黄蛉理应享受这样的破格待遇。无论如何,能用甲骨文来写高考作文,确实令人拍案惊奇,打破了很多人的想象极限。前一段时间,仅仅有着高中学历的38岁三轮车夫蔡伟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原因是“好多教授都不如他”;黄蛉的甲骨文难倒了一群阅卷老师,无人能识,不得不请专家进行翻译,也可以证明“好多教师都不如他”,当然同样有资格让高校为他“网开一面”。这样的偏才、怪才毕竟不会太多,为他们提供一个继续深造的机会,无碍教育公平。
事实上,过去不少大学都有破格录取“偏才”学生的传统,比如钱钟书以数学15分而入清华。如今,黄蛉以一篇甲骨文作文作为敲门砖敲开了大学的门墙,无疑是对这样一种传统的续接。不过,我想提醒的是,我们也无须过于拔高黄蛉被破格录取的意义,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他的这一冒险策划并不具有标本意义。
在高考作文中标新立异,黄蛉并非第一人,前些年南京第十三中学理科学生蒋昕捷的《赤兔之死》同样引起了不少轰动。不知道今年高考黄蛉的甲骨文作文以及周海洋的古诗体作文是否从蒋昕捷那里找到了灵感,但按常理推测,这样的“投机取巧”就像打强心针,往往是第一针最有效,接着打下去,非加大剂量不可——一般的文言文显然难以再次制造惊艳亮相的效果,而动用甲骨文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接下来,要想吸引眼球,难倒阅卷老师,只有请出“火星文”或者“外文”了。但问题是,第一,这样得不了高分;第二,难以成为轰动性的新闻;第三,就算轰动了,恐怕也不会有大学愿意破格录取,毕竟目前还没有哪所大学能搬到“火星”上去。
所以,黄蛉入读四川大学对他个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也体现了社会的包容,但千万不能对这种现象进行误读,形成这方面的激励与暗示——否则,明年高考可能会齐刷刷出现一大片精心“策划”出来的以考倒老师为能事的作文。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具有“怪才”的潜质,人生是不可以被刻意“策划”的。
(原载《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