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霞
摘要: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功能和命运,皮亚杰和维果斯基观点各异。文章比较了二位大师的基本观点,并综述了西方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机制、功能、发展和命运等方面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实证研究的结果都支持或部分支持了维果斯基的观点。文章最后分析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我中心言语;皮亚杰;维果斯基
中图分类号:C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4-0211-02
自我中心言语,又译为自言自语,是皮亚杰在《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13年)中首次提出并加以论述的。20世纪30年代初,维果斯基在为其发行俄文版所写的序言《批判研究:皮亚杰学说中的言语和思维问题》中,针对皮亚杰的观点从理论和实验中提出异议。其后,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实证研究久盛不衰。本文试图将两位大师在自我中心言语的机制、功能、发展和命运等方面的理论观点分歧以及当今对这些分歧所进行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自我中心言语的理论机制
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状态是儿童认识活动的一个典型特点,自我中心言语是幼儿认识上自我中心状态的一种表现,归根到底是由自我中心思维决定的。自我中心言语是自我中心思维的直接表现,是极端的自我思维转向社会化言语和逻辑推理思维的中间过程。它是为自己的,不为周围人所理解,仿佛是儿童的言语和梦,或者至少是离开现实思维逻辑较远,但与幻想和梦的逻辑较近的心理产品。
维果斯基认为,思维发展的真正方向不是从个人思维向社会思维发展,而是从社会思维向个人思维发展。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如计划、有意注意等,不是从个体内部自发产生的,而是起源于社会,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中。就个体发展而言,儿童在与成人(或有能力的同伴)交往中逐渐构建认知结构,其中,符号由于其特殊性质和功能,成为实现个人间——个人内部转变的有效工具,自我中心言语是从有声言语过渡到内部言语过程中的必要阶段和中间环节,是生理上的外部言语和心理功能上的内部言语的结合。
Winsler etc.(1997)根据维果斯基的理论,将在具体活动中儿童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阶段描述如下:(1)儿童在成人的帮助和支持下共同完成任务;(2)儿童逐渐开始运用文化媒介或符号系统(如自我中心言语)来调节活动:(3)在问题解决的早期阶段,儿童继续运用自我中心言语来调节自身活动;(4)儿童最终能容易地自动地解决问题,不再运用任何外界的符号工具或策略。在整个发展阶段中,自我中心言语发挥了重要作用。
Behrend(1992)分别测量了联合组(与成人一起共同完成作业)和独立组中母亲帮助、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和任务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在联合组中,母亲帮助与儿童的任务成绩以及自我中心言语的数量呈正相关,在后继的儿童独立完成任务中,只有自我中心言语数量预测了任务成绩的方差变化。Hilary Hora Rather(2002)以幼儿园儿童为被试,发现联合组儿童在重新归类的任务中成绩优于独立组。联合组在回忆任务中出现更多的责任偏差错误,并且在后继的独立任务中有更多的计划性自我中心言语,实验者进一步考察了影响后继测验成绩的因素。如被试的先前知识、与成人合作时的轮换顺序、计划、任务卷入等。结果发现,导致联合组成绩优于独立组的主要原因在于儿童的内化或重新编码,一种被维果斯基称为“合作环境中的模仿”机制。通过内化和重新编码,儿童想象自己正在操纵成人实际操作或将要操作的行为,从而不断习得成人的思维模式。其中,计划性的自我中心言语是其思维操作过程的典型表现。
二、自我中心言语的功能
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功能问题,皮亚杰和维果斯基观点不同。
皮亚杰理论强调儿童活动的自发性,认为自发性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来源。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言语并不为告知目的服务,不具有交际功能,它是一种为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言语,在儿童的行为里并不完成任何客观上有益的需要的功能。维果斯基通过实验表明,在遭遇某种困难的情况下。儿童自我中心言语急剧增加。据此维果斯基假设,自我中心言语除了表达功能和缓解功能外,除了单纯的伴随着儿童的积极行为外,更是一种思维的手段,开始具有了制定计划,确定目标,解决活动中产生的问题的功能。具体而言,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最初与活动紧密相连,由活动激起和控制,后来随着活动的发展,言语愈来愈近地向中间移动,而后接近操作的起始点,在活动开始进行,从而获得了计划和引导未来行动的功能。语言和行动的关系变化迅速,甚至在一个实验之内就会发生变化。
Behrend观察了2~5岁儿童在迷宫测验中的自我中心言语数量,发现当任务难度适合或略高于儿童的现有能力水平,对认知水平形成挑战时,自我中心言语出现的比例达到最高。Duncan.R.M分别用不同难度和熟悉度的材料。记录了幼儿园儿童和青少年操作时的自我中心言语,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这些都间接证实了自我中心言语对认知过程的调控功能。Patrick,E直接分析了4.5~6岁幼儿在熟悉家庭环境中完成记忆任务时的自我中心言语,发现89%的自我中心言语属于自我调节性质,具体的调节功能有:对指导语进行重复以促进回忆,帮助幼儿加速活动进程或帮助个人做主观选择。
自我中心言语不仅调节儿童的认知过程,还对儿童的情绪、动机和行为有一定的调节作用。Winsler研究了3~4岁儿童在不同情境中解决问题时的自我中心言语以及与儿童的行为和情绪的关系。结果发现,个体的自我中心言语有跨情景的一致性,并且在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更多自我中心言语内化的儿童有更少的外在行为问题和更好的社交技能;而报告更多地与任务无关的自我中心言语的个体,在课堂情景中目标指向的行为较少,有较多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问题。Shuhui chiu研究了3~5岁儿童元认知的自我中心言语和他们掌握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二者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更多元认知自我中心言语的幼儿更倾向于在没有成人的直接帮助下,独立完成挑战性的任务和工作。
三、自我中心言语和任务成绩的关系
既然自我中心言语对认知过程具有自我调节的性质,会促进儿童完成任务,那么它应与任务完成的成绩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具体而言,可分为两个方面的任务成绩:当前任务成绩和后继任务成绩。关于与当前任务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的甚至还相互矛盾。如有的研究认为自我中心言语与任务成绩呈正相关,有的研究认为是负相关,有的认为是不相关,接近零相关。
根据维果斯基的理论假设,在言语和思维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变化关系,这主要与儿童对完成任务所要求的认知能力有关。若任务很难,远远高于儿童的认知水平,儿童根本不会使用自我中心言语,此时与任务成绩呈零相关;当任务变易,儿童需要利用自我中心言语调控自身的认知
操作,其数量就会增加,但儿童尚不能有效利用自我中心言语来调节认知过程,因此与任务成绩呈负相关,并且多与任务失败相连;当儿童逐渐掌握了任务的认知操作过程,自我中心言语作为儿童认知操作的一种有效调节工具,与任务成绩呈正相关。若任务特别容易,儿童需要很少或不需要认知努力,则不需要自我中心言语,与任务成绩没有相关。但是在具体实验中,只能在不同时间点静态考察二者关系,无法综合考察动态变化,从而导致众多分歧。
关于自我中心言语与后继任务成绩的关系。结果较为一致。表现出更多自我中心言语组的儿童与那些几乎没有自我中心言语的儿童相比,在后继的认知学习和任务成绩中表现出更大的进步和提高。研究者对此解释为,儿童言语策略的掌握和熟练需要时间不断积累,只有随着时间发展,儿童的言语调节策略才能不断熟练,从而在后继的认知学习和任务中成功地解决问题,表现出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四、自我中心言语的发展和命运
自我中心言语在幼儿时期的发展,皮亚杰和维果斯基都认为,自我中心言语在3~4岁时达到顶峰,随着儿童的成长而数量锐减,及至7~8岁时自我中心言语已经消失。很多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自我中心言语的发展命运问题,二者观点截然不同。皮亚杰认为,既然自我中心言语是儿童类睡眠思维的表现,在儿童行为中不担负任何功能,那么它作为思维不成熟和薄弱的征兆,最终会在儿童日常口语中消失。维果斯基则相反。他通过实验发现,儿童在同一情境里能交替产生自我中心言语和沉默思考,沉默提示儿童可能在运用自我中心言语进行思考,这时自我中心言语在发挥类似于内部言语的功能。通过进一步比较儿童自我中心言语和成人的内部言语,发现两者功能和结构特点上都类同。在功能上,二者都是为自己的,不担负交际和与周围联系的任务;在结构特点上,二者都只为自己所理解,缩减的,倾向于空白和间歇,类似于内部言语的基本结构。由此维果斯基大胆假设,自我中心言语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入“地下”,内化和转化成内部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正是儿童言语由外部转入内部的过渡阶段。
研究者根据维果斯基的假设,将自我中心言语分为:与任务无关的言语、与任务有关的言语和低语。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发展研究表明,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最初是完全与任务无关的言语,发展到与任务有关的言语,比如自我指导性言语,最终表现为内部言语的外部表现,如低语和听不到的喃喃自语。并且,随着儿童认知能力增长,发挥主导作用的自我中心言语类型不同。Biven和Berk发现,与任务有关的自我中心言语与一年级的数学成绩呈正相关,而听不到的喃喃语对二年级的学生有更强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