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卡夫卡的小说

2009-04-17 09:33张汉璞
文学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复杂性卡夫卡障碍

卡夫卡长篇小说《城堡》,和他的《美国》《诉讼》被称为“孤独三部曲”,贯穿着社会批判的题旨。人在现代生存环境中的精神孤独,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内心深处的悲凉与凄苦,就在于被遗弃的境遇中的孤独。《城堡》中的k也有不被社会接纳而在多舛命运中跌摔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是现当代的世纪病,卡夫卡十分敏锐地捕捉、剖析和表现了西方现代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无法沟通造成的孤独的精神状态。

写孤独,恐怕没有哪个作家像卡夫卡这样深入和广泛。《审判》叙述约瑟夫,叫一个奇怪的执法机关逮捕,后仍给他自由,但要随时听审。他清白无辜而遭受劫难,全城没有一个人给他辩护。这些作品揭示的现代人的孤独,不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英雄,不是曲高和寡的智者的孤独,也不是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和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哈姆雷特的孤独。而是芸芸众生中平凡人生遭遇的孤独。一种非常可怕的孤独,是普通百姓的孤苦无助的生活状态与心理世界,以此激发读者去思考人的生存现状中的问题。

卡夫卡挖掘深刻处,是写父子母女亲骨肉之间的隔膜,描述家庭生活的畸形和人伦丧失,进一步反映西方世界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的“地狱”般关系,这样“孤独”所要诉求的内涵提升到人类终极关怀意义的高度。譬如在《一条狗的研究》小说中,从狗的思维言行切入,直言是“孤独者”。这条幼狗或许还不谙尘世是是非非,它祈望进入狗的族类生活,但在很信赖的朋友圈里,感到“难堪”、“悚然”、“绝望”,有深沉的孤独感。它想通过抗争而获得安宁,清醒地知道孤独生活的不幸。它研究狗们形同路人,怀有敌意,“常常引起仇恨和纠纷”的原因。它和一群小狗在黑暗中邂逅而遇,“内心里把它们当作狗来欢迎的”,但它们发出喧闹声,“弄得我昏头转向,在地上打转。”后来想搞清楚“食物”的来源,也对“空中的狗”和自己的生活展开联系与思考。它真诚地提出问题,狗类不回答,世界没有回应。它跌入这个现实世界,一切感到陌生,一切感到荒诞,一切感到惶惑不安。小说主人公幼狗从对“音乐”(精神)和“食物”(物质)的询问,深入到切实的生活层面,暗示人们其生存的面貌改变了,其生命的本真意义失去了。这痛心泣血地追问、诉说,发人深省。

卡夫卡冷峻而深刻地开掘人们孤独的心灵世界,一方面是他对所处的家庭、环境、时代社会的世态炎凉的切身体会,在社会上,专制暴政和民族压迫,加之大战爆发带来灾难,他的心灵笼罩在阴影之中。在家庭里,和严厉的父亲产生矛盾。他渴望爱情,但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姻,终身未成家。他刻意追求文学艺术,然而留下遗嘱要销毁全部作品。这一切似乎都存在着障碍。他为此说过:“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刻着:‘一切障碍都能够摧毁我。”他在障碍面前,感到的是荒诞和孤独。二是他接受尼采非理性主义哲学、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哲学和我们中国老庄的哲学,紧迫地感到,要对这个世界“重新审察”,悲叹:“人类存在的支柱垮了”,“他们陷入一片空虚之中”,他的艺术思维和创作,自觉地上升到生命的哲学高度而提出的人类孤独意识。

艾略特指出:“我们的文化体系包含极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诗人精细的情感上起了作用,必然产生多样的和复杂的结果。诗人必须变得愈来愈无所不包,愈来愈隐晦,愈来愈间接,以便迫使语言就范,必要时甚至打乱语言的正常秩序来表达意义。”我们处于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文学如何反映其多样性和复杂性,是每个作家的使命和责任。卡夫卡举起现代主义文学的斧子,努力地营造极其荒诞的故事框架,开垦“内宇宙”的心灵真实,运用象征、怪诞、变形等艺术手法,创作了大量“痛苦”的多义性的作品。我们应该看到,他是站在20世纪这个伟大的时代高度,劈开现代人生存的问题,鲜明而充分地表现人的变异、人与社会对立关系中的困境和孤独的精神状态,描绘了现实世界荒诞的图景,从而深刻地有极大影响力地询问人类的命运和终极关怀意义。这无疑开掘出卡夫卡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崭新的路径。

张汉璞,甘肃平凉师范教师。

猜你喜欢
复杂性卡夫卡障碍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复杂性背后
通往深刻的简单
两次阅读和讲授卡夫卡作品的体会
跟踪导练(四)2
学术卡夫卡
城堡里的卡夫卡
管理会计中的复杂性成本研究
心灵休憩
卡夫卡向父亲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