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灯
【西周·青铜器】
墙盘
【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深8.6厘米,重12.45千克】西周中期共王(西周第六位国王)时铸造,1976年12月陕西扶风县庄白村出土,原件现由陕西周原博物馆收藏。
盘,用于承接水,一般和匜配套组成盥洗器,匜之水浇于手,以盘承接弃水。
该盘圆形,浅腹,方唇,双附耳,圈足。腹饰凤鸟纹,圈足饰纹似云雷纹。内底盘面上刻有铭文18行284字,是当时建国以来出土青铜器铭中最长的一件,铭文字体为当时标准字体大篆。由于年代久远,铭文中的许多字仍未破解其意,将留待研究金文学者探考。墙盘由一位名叫“墙”的史官,为纪念其先祖而铸造的,故此,它亦被称“史墙盘”。
墙盘铭文句式颇似《诗经》的四言句式,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一百多字,颂扬西周开国以来文、武、成、康、昭、穆、共七代周王的政绩。大意为:初始文王仁厚,上天降命赐德,受天下万邦拥戴;武王开疆扩土,击败了殷人,征伐四方;成王有刚直的大臣(周公)辅政;康王继续整理疆土;昭王南征荆楚;穆王遵守教训;当政的天子(共王)能继文、武功烈,国家安定,天子长寿,厚福丰年,长承神佑。像如此这般对西周历代天子均概括叙述,以前还从未发现。铭文记述的史实可以同现存史籍相互印证,并能补史不足,有“青铜史书”之称。后半部分记叙“墙”的微氏家族的简史,第一代高祖原居微国;周灭商后,作为微国史官的第二代列祖来归顺武王,武王命令周公把他安置在岐周;此后,乙祖仕周为心腹大臣;亚祖、祖辛教育子孙成材,子孙也多昌盛;墙的父亲乙公努力经营农业,为人孝友;传到墙已经是第七代了,他自己也持守福泽,深得周王宠信。多数学者认为,微氏家族是商朝微子启(商纣王辛庶兄)的后裔,亦有学者认为是武王伐纣时,《牧誓》中所提到的微国的史官,目前尚无定论。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传说汉字就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jie,音杰)发明的,今天陕西白水县的仓颉庙所在地仍称“史官乡”。《礼记·玉藻》曰:“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可见,随着文字的发展,书写工具的进步,史官成为西周王朝非常活跃而且地位很高的职官。华夏文明作为唯一传承有序的人类文明,与中国人重视历史记载,特别是一大批“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肩负如实记载历史的史官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史官是世袭的,他们可以利用职务去记载、积累大量的史料,并进行整理。西周时期留下了许多较为有据的信史。必须要阐明的是:史官负有如实记录君王大臣言行的责任,对至高无上的君王权力也起到一定的制约与监督,因而也处在如履薄冰的境地。
春秋时期的鲁国左史官左丘明(前556~前451年)撰写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曾记载了一篇“崔杼(zhu,音著)弑君”的故事:春秋时期,齐庄公(前553~前548年在位)跟大臣崔杼的妻子通奸,还拿了崔杼的冠赐人。崔杼一怒之下杀死庄公,立了景公(庄公的异母弟),自立为右相。于是,崔杼就命齐国太史伯将庄公的死因写为疟疾,太史伯不但不从,反而写道:“崔杼弑其国君。”崔杼大怒,杀了太史。太史伯下有兄弟三人:仲、叔、季。仲记载这段历史还是如此写法,崔杼也把他杀了;叔不屈不挠,仍然这样写,同样被杀;季续任后,还是义无反顾地维护哥哥写的内容。崔杼见状就威逼利诱道:“你的三个哥哥执迷不悟而被杀了,难道你们都不怕死吗?”季答道:“真实地记录下历史是我们史官的职责,失职而生,还不如死!你杀的史官越多,就越遮越丑。”崔杼闻罢无奈,就再没了杀绝史官的信心,而气愤地扔下史书离开史官,这就是“欲盖弥彰”成语的来历。
再如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就出自于世代任王室太史令的司马迁之手。太史官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他们前赴后继的敢死和敬业精神,不能不令我们叹为观止。
墙盘已被列入中国第一批禁止出境的64(组)件文物名单之中。
【春秋·青铜器】
秦公镈
【三件,最大的通高75.1厘米,最大径28.4×24厘米,重62.5千克,最小的通高64.2厘米,重46.5千克】1978年1月陕西宝鸡市杨家沟乡太公庙村出土,现原件由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收藏。
镈与钟一样,同为打击乐器。在外观上,镈的形体较同一组的甬钟大,是环纽平口、器身为椭圆形或合瓦形。镈的口不像甬钟的口那样呈月牙形,而是平直的口;从功用上看,镈是贵族在宴飨(xiang,音享)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是用来指挥乐队的;从出现的时间看,镈要晚于甬钟,而早于纽钟;起初,镈是单个使用,到春秋以后才出现了编镈。由于东汉的许慎和郑玄都将镈、钟并举,故已有的著作中常称“镈”为“钟”或“镈钟”。有学者指出,镈虽可以钟自名,而钟却从未见有自名镈的,说明镈是专称。若有钟上铭文自称为“镈”的,此器基本可判定为伪作应无太大疑问。
该组编镈为秦武公(前697~前678年在位)时所制,共有三件,形状文饰完全相同,大小相次。它们体量庞大,造型优美、雄伟。镈身鼓起成合瓦形,下端为略内收的平齐口。钲部有四道上下走向的扉棱:侧旁两道扉棱由九条飞龙蟠曲组成,上延至舞部,连接为纽,纽上有环;前后两道扉棱由五条飞龙和一只凤鸟蟠曲组成,舞部各有一龙一凤,相背回首。飞龙盘屈纠结,给人以灵动鲜活的感觉。钲步上下各有一条带状花纹,条纹中间纹饰分为四个区段,每一区段内由变形的蝉纹与窃曲纹组成,并有突起的四角星形枚钉。舞部可分四个区段,每区段内有蟠龙纹,旁有一凤鸟。舞部正中有一圆孔。秦公镈铭文长达135个字,内容与秦公钟铭文完全相同。这三件秦公镈,每件刻铭一篇。字体大小一致、笔画纤细、布局疏朗、劲秀隽美,同周金文截然不同,是春秋时期秦国具有代表性的书体,属于秦金文的开篇之作。记述了先祖襄公被周王“赏宅受国”,以及文公、静公、宪公治国兴邦的业绩,是研究秦国早期历史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国古乐曲是五声音阶,谓之“五音”:宫、商、角(jue,音决)、徵(zhǐ,音只)、羽,相当于西乐的do、re、mi、sol、la,所以,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西乐的半音fa和ti。比如:流传至今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岳飞词的《满江红》等古曲,全曲就未曾有半音出现。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故有“五音不全”成语。当然,进入春秋以后,已经陆续出现多音阶乐曲了,如《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有“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的记载。文中的“变徵”就是比“徵”低半音的fa音,声调悲凉。
古人很重视音乐,当成君子必修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早在商周时就有“乐官”这个职位的设置。《论语·述而》还有这样的记述:“子(孔子)在齐闻《韶》(即《九韶》,传为虞舜时的乐舞),三月不知肉味。”从中,我们不难窥见古人对音乐的痴迷与追求。秦人原有的音乐、歌舞是简单而原始的,较多的还是西部游牧民族那种自由歌调。《史记·李斯列传》记:“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秦武公铸造的这组大型礼乐青铜器,对创业的历世祖先伐功勒铭是秦国“设史记事”以来的第一次,反映出秦国早期的朝廷音乐为因袭西周音乐。
据史料记载,秦武公还是开创中国县制先河的第一人。《史记·秦本纪》曰: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初县杜、郑”。邽县是今甘肃天水市,冀县是今甘肃甘谷县;杜县在今西安山门口一带、郑县是今陕西华县。在古文中,县是古悬字。因这些新拓的疆域,远离诸侯国的国都,悬于诸侯的采邑之外而命名。县令由秦王直接任命,县里必须向秦王提供赋税、兵员,从而,强化了国君军政实力。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少有其他大诸侯国内常见的内耗现象,而能够不断地积累国家力量,最终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