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民
绵绵细雨下了好几天。小巷子里的菜市场到处都是淤泥。
那天,我陪老妈买菜,在市场的入口处看到一个中年男子。他一只手着地,一只手托着一个旧瓷碗,如手指一样细的弯曲变形的脚杆一半裸露在外,还有一半被一块旧轮胎包裹着。拖着这样的残疾,那男子半跪半爬,在烂泥中艰难地行进。
小镇里的人纯朴,许多人都往那只破碗里丢钱,1毛、5毛、1块……男子一边向施舍者点头称谢,一边慢慢地前行,一道新泥的沟痕在市场里慢慢地延伸着。
我也豪不犹豫地往那只破瓷盆里投入了1元硬币。老妈见我如此“慷慨”,嗔道:“不是早就告诉你这是骗人的吗?你呀,就是不信!”
“不就是1块钱吗?”我有些不悦。
“1块钱也是钱嘛!”老妈继续嗔道。
其实,老妈的话不无道理。现在有许多人以残疾的身体为资本赚取善良人的同情心,有些人甚至连“残疾的身体”都是经过精心“包装”的。但是,我没有半点后悔,毕竟做了件善事。
1元钱,也许就给予了别人“站”的机会。细想,这样的天气,满身泥浆地爬着行进,即使是虚假的表演,也是需要一份勇气的。如果这个男子真的有残疾,他可以用乞讨来的钱医治残疾的腿,让自己能够“站”起来;如果他的腿无法医治,他也可以用辛苦乞讨赚来的钱为亲人做点什么,而不再是家庭的累赘。那么,假若这个男子是“包装”出来的残疾,那他无论怎样潇洒快活,1元钱的人格蛰伏在淤泥里,也是永远都“站”不起来的。
1元钱的善,可以阐释出一份同情心。怜悯之心是人类最真的情感,世界也因此而有了友情和关爱。一个人要博得陌生人的同情不容易,特别是在一些作秀的乞讨者游戏了人们的同情心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愿相信也不敢相信这种光天化日的“贫穷”了。在城市的街道上,我们就经常能够看到长跪着乞讨生活费或学费、博取他人同情的“病人”,跪了半天也不见分文。
“假若真时真亦假”,人们的同情心被无数次的亵渎后,善良的心也变得越来越麻木了。不过,我还是固执地相信,许多乞讨者都是生活中一颗卑微的棋子,或被金钱驱使,或被残疾病痛逼迫,使他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那么以“残缺不全”的人生来换取别人的同情就没有错。
所以,每每遇到乞讨者,我都会投入1元钱,就如买彩票一样,心里充满一份期待和希望。其实,1元钱的善在“拯救”别人的同时,也可以“拯救”自己的心灵,使自己能够保持宽阔的胸怀,更能收获一份感知他人冷暖的善良。
出于对诚信品格的价值判断的不同,“我”和“老妈”在是否施舍乞丐的事情上产生了分歧,由此引发了“我”关于诚信的一段思考。文章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拓展开来,以小见大,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折射出一种社会现象,衍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发人深思: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也就失去了人性的美。
(指导教师/侯守斌)
编辑/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