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九军首任军长胡炳云

2009-04-15 08:10叶青松
党史博览 2009年4期
关键词:纵队兵团国民党

叶青松

胡炳云的从军历程,让人心驰神往:从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士兵到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九军首任军长,从红四方面军的连长到红一方面军的营长,从八路军的“胡老大”到新四军的旅长……如此丰富的经历,用眼下部队的话来讲,就是“多岗锻炼,经历丰富,可提拔使用”。新中国成立后,胡炳云先是担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之后两度出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文革”期间,还曾出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因为会吹号,在张国焘“肃反”时,捡回了一条命

胡炳云,原名胡能清,1911年4月5日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县李渡镇邓家楼村。1928年夏,17岁的胡炳云报名参军,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七混成旅邝继勋部的一名士兵。起初,胡炳云被安排在团部学吹号,学会之后被分配在步兵二连当司号员。

1929年6月29日,第七混成旅在邝继勋等人的组织领导下,于四川蓬溪牛角沟举行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军队,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由邝继勋任总指挥,罗世文任党代表。胡炳云随部参加了起义。

半年后,起义部队终因外无援兵而被打散。胡炳云与一名姓陈的班长和一名姓王的战友突围成功,但与部队失去了联络。胡炳云三人便在当地到处寻找自己的部队。当听说重庆那边有第七混成旅收容站的消息后,他们立即赶到重庆,见到了收容站负责人罗南辉。从罗南辉那里,他们了解到邝继勋率领突围部队已到了鄂豫皖苏区,成立了红四军。如果胡炳云等人要当红军,就要自行赶到鄂豫皖苏区去找邝继勋。

铁心当红军的胡炳云三人,从罗南辉那里领来两块钱路费,然后向鄂豫皖进发。但是,此去路途遥远,走到成都,钱很快用完了。不得已,他们只好暂时在成都谋生。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后,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奉令开到陕南去堵截红四方面军入川,就在成都招募新兵。听到这个消息后,胡炳云等人一合计,决定乘此机会,先到第二十九军临时挂名当兵,解决吃饭问题,等到了陕南后,再作打算。

国民党军当年抓壮丁很困难,如今有三个小伙子自动上门报名当兵,自然来者不拒。如此一来,胡炳云就成了国民党第二十九军的一名士兵。真是无巧不成书。谁能想到,包括胡炳云本人也没有想到,他后来会成为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九军的首任军长。

几天后,国民党第二十九军从成都向陕南开进。走了半个多月,才到达巴中一带。胡炳云三人又凑到一块商量,觉得不能再这样慢吞吞地跟着走,太慢了。于是,他们当晚趁夜幕逃了出来。

在巴山,他们竟然遇到了红十二师的部队。红十二师师长何畏听说胡炳云是从成都来找红军的,就把他们留在了红十二师。

红十二师到达巴中时,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变化。何畏派人把胡炳云三人送到了通江。在通江,接待胡炳云的是红四方面军保卫局的人。正当胡炳云三人兴高采烈地等待分配新任务时,竟然莫明其妙地被关进了牢房。

保卫局审讯科科长丁武选和书记员寇其炎对胡炳云单独进行了审讯,当获悉胡炳云有吹号的特长后,才把他放了出来,让他担任保卫局刚刚成立的司号员集训队的教员。60多年后,胡炳云回忆说:“我会吹号,才拣回了一条命。那段时间,保卫局之所以把我们关起来审讯,就是因为我们是参加过邝继勋同志领导的起义人员,属于邝继勋的旧部。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搞‘肃反,邝继勋同志被他们以‘国民党改组派等莫须有的罪名秘密杀害。而我们这些邝继勋的‘旧部在‘肃反扩大化中受到冲击,也就不可避免了。”

率部夺取腊子口,为主力部队打开北上的门户

1933年5月,胡炳云在川陕省委幸运地遇到了罗南辉。罗南辉听胡炳云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后,便带他去了省委组织部,将他介绍给了组织部干事余洪远。6月,由余洪远介绍,胡炳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胡炳云担任保卫局保卫队党支部书记。保卫队改为保卫营后,胡炳云改任连指导员。后来,保卫营编为红三十三军九十八师二九四团一营时,胡炳云任三连指导员。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会师后,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共同北上。红一方面军第二师第四团与红四方面军第九十八师第二九四团合编为一个团,番号使用红二师第四团。胡炳云所在的红二九四团一营三连改编为红二师四团二营六连。合编后的红四团团长王开湘,团政委杨成武;二营营长张仁初,副营长魏大全;六连连长杨信义,指导员胡炳云。

红四团是中央红军主力在长征中的先头部队,过草地仍然由该团打头阵。胡炳云和杨信义所率六连,为红四团过草地的前卫连。

1935年8月26日,红六连率先到达班佑。休整一个星期后,红四团继续北上。1935年9月14日,红四团到达甘肃境内白龙江边的莫牙寺。15日傍晚,红四团接到命令:“三天内必须夺取腊子口。”

此地离腊子口还有100多公里路,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决定连夜行动。红四团指战员在急促的号声中,整齐地集合在路旁的草地上。杨成武作了简短的动员,部队就出发了。

17日下午4时许,部队赶到腊子口的桥头附近,与守在那里的敌人交上了火。事后获悉,挡在腊子口的敌人是国民党军鲁大昌部第六团。是夜,红四团从正面发起了几次进攻,但均未奏效。

当晚,王开湘把主攻任务下达给红六连后,团政委杨成武跑到了红六连,进行战前动员。杨成武说:“同志们,我们左边有杨士司的2万多骑兵,右边有胡宗南的主力部队,我们北上抗日的道路只有腊子口这一条。这里过不去,我们就不能很快地与陕北红军会合,就不能尽快地到达抗日前线。同志们,乌江、大渡河都没有挡住我们红军前进,雪山、草地我们也走过来了,难道我们能让腊子口给挡住吗?”

“不能!”胡炳云和全连指战员几乎同时喊出了这个响亮的口号,“坚决拿下腊子口!”

次日,胡炳云和杨信义指挥红六连在正面采取小群动作轮番攻击,疲惫和消耗敌人。红四团的第一、二连从腊子口左侧攀登悬崖峭壁,袭击守敌侧背。经过激战,迅速全歼了鲁大昌部的两个营,夺占了天险腊子口,打开了北上甘南的门户。

过了腊子口,到达哈达铺,中央决定部队改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胡炳云所在的红六连改为红三连。

胡炳云继续担任连指导员,连长由魏大全担任。

吃鸡肉、喝鸡汤,准备牺牲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主力长征胜利到达吴起镇。11月,部队进行了短期休整,胡炳云改任红二师第四团二连副连长。二连连长是黄国文,指导员是康志强,副指导员是王东保。

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后,蒋介石急令西北“剿总”5个师,向陕甘根据地发起了进攻,企图趁红军立足未稳之际,将其包围在陕西省洛河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区。东北军第五十七军3个师沿葫芦河向直罗镇扑来,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11月18日,毛泽东决定集中会师陕北的红军,给予国民党军迎头痛击,并特别强调这一仗“要的是歼灭战”。下午,红二师召开了全师动员大会。全师几千人集合在一起召开战斗动员大会,这是胡炳云参加红军以来头一次见如此大的场面,心情非常激动、振奋。胡炳云想,红军会师后的第一仗,非同一般啊!

在返回连队的路上,连长黄国文边走边嘀咕:“看来这一仗非同小可,我这个钢铁红二连连长,准备豁出去了!如果不带领全连打胜这一仗,我就不回来了!”

“我已做好牺牲的准备,你们就把带突击队的任务交给我吧。我的决心是,只要能打胜仗,就是把自己‘报销了也值得。”胡炳云说完,还出主意,“今天回去后,我们晚上去买两只鸡回来炖,喝点鸡汤养养精神,准备明天打胜仗,你们看怎么样?”

副指导员王东保附和说:“副连长这个建议好。我们喝了鸡汤如能打胜仗,那么我就是回不来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事了。”

当晚,司务长买回来两只鸡,炖好后,红二连几个干部围在一起,边吃鸡肉边喝鸡汤边研究如何打仗。

第二天一早,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知道了此事,立即赶到红二连,对二连干部说:“胡炳云,你的鬼点子不少啊。同志们,革命还未成功,我们既要多打胜仗,又要减少流血牺牲。你们一定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打好这一仗。我等着你们胜利的好消息!”

这段故事,让胡炳云很快进入到军团领导和中央领导人的视野,以至于后来胡炳云从八路军到新四军任职时,刘少奇还提及此事。

在直罗镇战役中,红二连连长黄国文在战斗中负伤,胡炳云代理连长指挥战斗。临近结束时,胡炳云被一颗子弹击中腹部,也负了伤。此役,红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又1个团,俘5300余人。毛泽东在总结直罗镇战役时指出:“战役的胜利,使中央军委决定的‘向南作战与初冬打破‘围剿的总方针得以圆满实现。”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碰上胡老大!”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红二师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原红二师四团改编为六八五团一营。刘德元任营长,胡炳云任副营长。

10月,平型关大捷后,胡炳云被任命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一营营长,随即率一营参加了广阳伏击战。

1938年10月,胡炳云接到命令,率一营赶赴长治,与在那里的六八五团会合后,改编成苏鲁豫支队。原六八五团第一、二、三营改为苏鲁豫支队第一、二、三大队。胡炳云任第一大队大队长,田维扬任政委。

同年12月,胡炳云率第一大队经邯郸、濮阳、东明、金乡,越过平汉铁路,跨过漳河、卫河,抵达微山湖以西的丰县。初来乍到,胡炳云没有缩手缩脚,而是首先拿称霸丰县的伪军东海“剿匪”第一支队司令王献臣开刀,一举歼灭了伪军1000多人。

首仗开门红,让湖西地区的老百姓知道了取得平型关大捷的八路军来了,抗日的底气就足了很多。胡炳云乘胜向微山湖边开进,抵达沛县县城北面的二郎庙、庙道口、郝寨一带,于1939年1月消灭了伪军一个旅4000余人。

这一来,胡炳云“胡老大”的名号在湖西地区传开了,以至于后来在日、伪军中流传开来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碰上胡老大!”

自1939年5月至1940年2月,胡炳云指挥的第一大队转战苏皖边,在黄口、萧县歼灭日、伪军1700多人;在通过津浦路时,从徐州、宿县出来的1000余名日、伪军,不到两个小时就被第一大队歼灭了;在固镇,歼灭了100多名日军和伪军雷杰山部1000多人。日、伪军只要碰上胡炳云的第一大队,其命运就两个字:被歼!能不怕吗?

1940年5月上旬,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找胡炳云和田维扬谈话:“现在中原局书记胡服(刘少奇的化名)已从延安到了皖东北。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命令我们一一五师派一支主力部队与胡服同志率领的中原局机关会合,并参加巩固皖东北根据地建设。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大队。你们开至郯城码头镇时,先与钟辉、韦国清同志率领的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会合,然后一起南下。有什么困难没有?”

“请首长放心,一定完成任务!保证在胡服同志领导下做好工作,把日伪军和顽军的嚣张气焰打下去!”胡炳云和田维扬坚定地回答。

就这样,胡炳云和田维扬率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与钟辉、韦国清率领的陇海南进支队会合后,一起赶往苏皖边区,与刘少奇领导的中原局机关会合。

6月初,第一大队转移到泗县以南、洪泽湖以西的郑集。刘少奇住在郑集至双沟之间的水牛冲。一天,刘少奇准备召集皖东北地区党的负责同志开会,然而,驻扎在徐州、蚌埠的日军第二十一师团,悄悄在灵璧、泗县集中,向水牛冲猛扑而来。

形势逼人,胡炳云认为这一仗非打不可了。他骑马飞奔至水牛冲,向刘少奇汇报了当面敌情以及准备作战的计划。刘少奇详细问了作战部署后,点点头说:“你们打吧,我们开会。这叫打仗、开会两不误。”

这一仗,打得惨烈,最后进行了肉搏战。尽管最终打退了日、伪军,歼灭敌军400多人,俘虏了日军一名少佐,但胡炳云大队伤亡也不小,部队损失达三分之一。

不久,胡炳云接到命令,南下与新四军会师。胡炳云遂率部队告别刘少奇,从双沟出发,经青阳、金锁,到达南新集。1940年8月,胡炳云所在第一大队改为新四军第五纵队一支队一团,胡炳云任团长,田维扬任政委。11月,第五纵队第一支队又改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一旅,所属部队不变,胡炳云和田维扬仍分任一团团长和政委。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活动在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统一整编,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一旅改为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原教导第一旅一团改为第七旅十九团。胡炳云任十九团团长,王东保任政委。自此,胡炳云在中原局和新四军领导下,转战在华中这片广袤的抗日根据地上,率部参加了盐阜、淮涟等地反“扫荡”战役和程道口、车桥、射阳、阜宁等战斗。

淮海战场参与围歼国民党军五个兵团

1943年7月,胡炳云升任第七旅副旅长。日军投降后,1945年9月,胡炳云奉调到苏中军区新二旅任旅长。1946年6月,胡炳云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兼苏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管文蔚任司令员,姬鹏飞任政委,胡炳云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干辉任政治部主任。

1948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由华东野战军第二、十一纵队和第十二纵队组成苏北兵团(亦称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后改为三野第十兵团),韦国清任司令员,陈丕显任政委。由于原第十一纵队政委姬鹏飞升任兵团副政委,原第十一纵队司令员调任苏北军区司令员,胡炳云接任纵队司令员,张藩任纵队政委。胡炳云担任第十一纵队司令员后,率部参加了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胡炳云和张藩指挥第十一纵队按照淮海战役预定计划抢占了宿迁东南和西部地区后,与第七、十纵队一起,阻击国民党军东援黄百韬兵团的部队,确保华东野战军主力歼灭黄百韬兵团于碾庄地区。

根据形势和任务,胡炳云命令三十一旅展开于范家湖一线,构筑第一线阵地,阻敌西进;三十二旅在第一线展开后,控制鼓山、寨山和黑山制高点,抓紧时间抢修工事,构筑第二道阻击线;三十三旅为预备队。

11月13日晨,激烈的阻击战打响。14日、15日,战斗尤为惨烈。国民党第七十军、新五军相继投入攻击。胡炳云指挥部队坚决予以阻击。在狼山阵地上的第十一纵队三十一旅九十二团,与国民党新五军四十五师和七十军一三九师发起的五次大集团冲击进行了殊死搏击。从15日上午10时战斗到下午4时,九十二团像钉子一样抗击着国民党军波浪式的冲击。15日傍晚,根据诱敌深入的需要,胡炳云下令三十一旅且战且退,撤至大许家西南的鼓山一线休整一天,由三十二旅接替一线阻击任务。如此交替阻击,第十一纵队与第七纵、十纵一道,始终没让国民党军增援部队靠近黄百韬兵团,黄百韬兵团被解放军顺利围歼。12月1日至15日,第十一纵队在胡炳云指挥下奉命进入昼夜追击状态,最终与兄弟部队一起把杜聿明集团包围了起来。

1949年1月6日下午3时,胡炳云指挥的第十一纵队与第三、第四、第十、渤海、第一、第九、第十二、第二、第八纵队等10个一线纵队一起,从三个方向发起围歼陈官庄地区的国民党第二、十三兵团。至10日上午,杜聿明集团全部被歼,击毙邱清泉,俘虏杜聿明。淮海战役结束,将战线推进到长江北岸,兵锋直指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

解放上海,进军福建

在长江北岸,解放军一边作着强渡长江的准备,一边进行编制体制调整。1949年2月9日,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全军番号的决定,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九军,原辖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旅改称第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师。胡炳云任军长,张藩任政委,段焕竞任副军长,梁灵光任参谋长。

1949年4月21日晚7时30分,胡炳云率部从张黄港至八圩港一线横渡长江。晚8时30分,胡炳云和张藩率领二十九军先头部队,冒着炮火于第一时间抵达长江南岸长山脚下。至此,二十九军强渡长江天堑成功。22日上午,二十九军各部先后攻占长江南岸的长山、西山、云亭、定山,在24小时内,共歼国民党军2000余人。

百万雄师全线突破长江天险后,国民党军顿时陷入混乱状态。无锡、苏州的国民党军向上海逃窜;南京、镇江的国民党军向浙赣溃退。为了追歼逃敌,二十九军在胡炳云和张藩指挥下,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沿锡澄公路日夜兼程向南疾进,迅速插向宁沪铁路,于4月23日和27日连克无锡、苏州两城,从而拦腰切断了宁沪铁路。

5月12日,上海战役打响。上午10时,二十九军部队进到王家市、牌楼市一线。胡炳云命令八十六、八十七师同时发起攻击。

八十七师前卫二六一团一营率先进入浏河镇。出乎意料的是,该镇门户洞开,不见敌人踪影,轻而易举被拿下。部队乘势渡过浏河,继而一口气向前挺进30多公里。

二十九军部队几乎没遭到守敌大的抵抗,就顺利渡过浏河,并且一泻而下30多公里,大家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这是上海第一道防线,敌人为什么不在浏河设防?

大家的疑惑还没解开,二十九军的进攻便开始受阻。5月12日夜,八十七师乘夜大胆穿插,很快进入月浦镇街区旁的一片“坟地”。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在黑漆漆的雨雾中,大伙隐隐约约看到“坟地”里的“坟包”一个挨着一个。部队就地待命,指挥所就设在“坟地”中部。

5月13日拂晓,天色渐渐转亮,眼前的“坟包”一下变成了一座座钢筋水泥碉堡。这始料不及的情况,让指战员们大吃一惊。部队赶紧组织撤离,但为时已晚。顿时,街里街外枪声、炮声、地雷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划破了黎明的寂静。那一座座“坟包”都变成了可恶的魔鬼,张开血口,喷吐着火焰。英勇的二十九军指战员端着手中武器左射右扫,前仆后继。一场血战拉开了序幕。

胡炳云只好命令部队暂时避开月浦正面,从侧翼接合部的间隙地带突进去。八十六师二五八团奉命发起攻击,不料前进同样受阻。

胡炳云咬咬牙,与八十七师师长张强生、政委王义勋深入到前沿侦察,研讨调整作战部署,拟组织三个团乘夜幕降临时再次发起强攻。

凭着勇敢,凭着气势,八十七师二六○团、二五三团(二十八军八十四师的部队,配属二十九军指挥)和二六一团的指战员们,于14日傍晚分别自北、西、东北三个方向,向月浦镇街区展开猛攻。包围圈里的敌人,靠着重叠交叉的碉堡群、坚固工事和各种武器组成的严密防御火力网,依然硬拼死守,阻挡住八十七师部队的前进脚步。但在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二十九军英勇的战士们面前,敌人的火力似乎削弱了威力,三个团终于相继突进月浦街区。

5月23日,上海战役总攻开始。胡炳云指挥二十九军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一路攻克了江湾飞机场,直插宝山县,并顺势回击吴淞镇,与兄弟部队一起拿下了吴淞要地。

吴淞失守,坐镇上海指挥的国民党军“大老板”汤恩伯知道大势已去,立即乘坐军舰逃跑了。至此,上海解放。二十九军奉兵团命令折返苏州休整。

不久,中共中央作出决定,提前解放福建。二十九军立即停止休整,乘胜南下,向福建进军。进军途中,胡炳云发起了高烧,病因不清。在叶飞再三催促下,胡炳云只得离开部队,回到苏州诊治休养。二十九军由新任政委黄火星和军参谋长梁灵光指挥,继续向福建进军。等胡炳云病情好转后,福州、厦门、漳州等福建大中城市已解放。胡炳云赶往福建后,指挥二十九军在闽西进行了两年的剿匪战斗。1950年8月,胡炳云调任第十兵团兼福建军区参谋长。1952年9月,胡炳云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

两度出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1953年1月,胡炳云奉命赴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参谋长。此时,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已取得了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和金城阻击战、上甘岭阻击战、全线战术性反击战的胜利,敌我双方进入打打停停的谈判阶段。胡炳云就是在这样的战场态势中,到朝鲜前线从志愿军第九兵团参谋长覃健手上接过接力捧的。

为了配合谈判,遵照毛泽东确定的“军队只管打,不管谈,不要松劲,一切仍按原计划进行”的行动方针,胡炳云协助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建安,指挥部队进行了1953年的“夏季反击战役”,大大促进了停战协议的最终达成。

朝鲜停战协议生效后,胡炳云又协助志愿军第九兵团代司令员王必成,带领部队投入到朝鲜战后恢复重建、恢复生产的工作中。1955年春,胡炳云奉命随同第九兵团返回国内。

1955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兵团建制,组建大军区。第九兵团机关人员并入防空军司令部,胡炳云调入刚组建的济南军区任参谋长。9月,胡炳云被授予少将军衔。1959年1月,胡炳云奉命到兰州军区任副司令员。

“文革”初期,胡炳云因担任的是副职,没有受到太大冲击。1967年5月,胡炳云去北京汇报工作,突然接到通知: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李天佑要找他谈话。

这次谈话,让胡炳云在“文革”中躲过了一劫。李天佑对胡炳云说:“现在全国的文化大革命正在激烈进行,总参三部是特殊的战备执勤单位,要保持稳定,抓革命,促战备。去年9月1日、今年1月9日,中央军委两次作出决定,三部不搞‘四大,进行正面教育。中央、中央军委领导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三部驻京单位全体人员并作了重要指示,但由于种种原因,加之内外串联,极少数人闹事,三部还是无法稳定。因此,中央军委决定,任命你为三部部长,吴保山为三部政委。你们都是大军区级的干部,是为加强三部领导班子调来的,一切待遇不变。你马上到任,吴保山随后就到。”

总参三部有许多科研基地,乱不得。胡炳云在总参三部期间,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批示,下达了几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使高级知识分子有了课题研究,远离了武斗、夺权的混乱局面。

1969年2月,胡炳云调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1977年7月,中央军委命令:胡炳云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重返大西北,胡炳云感慨万端:整整10年啊,“文革”结束了,自己又回到了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的位置上。

1981年10月,胡炳云向组织上提出离休申请,得到中央军委批准。1984年秋,胡炳云举家南迁,从兰州转到南京,定居南京苜蓿园。1993年5月,胡炳云从南京迁居北京。1996年2月,胡炳云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作者声明:本文由《党史博览》独家编发,未经允许,不准选编、摘编、上网等。)

猜你喜欢
纵队兵团国民党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快过关了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兵团在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创建与发展
八路军第1纵队始末
国民党军曾大量使用过化学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