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瑶燕
内容摘要:现代园林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创作丰富耐看的景观,以满足观者审美心理的需要。古今中外的优秀雕塑艺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它能赋予人们以人文内涵与艺术熏陶。作为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中国现代园林雕塑艺术的发展极为重要。
关 键 词:园林 雕塑 传统文化
园林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栖居地,它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创作丰富耐看的景观,以满足观者审美心理的需要。在园林景观发展史上,雕塑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园林雕塑是一种环境艺术,介于建筑和绘画之间,它的表现需要衬托和依附。在传统园林中雕塑大多是以装饰的角色出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雕塑不再仅仅是环境的装饰与点缀,而是与现代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其本身就是一个崭新的“景观”,是环境内在的“形态”,是园林艺术的视觉中心及点睛之笔。而现代雕塑越来越强调它的公共性,我们如何认识公共性的内涵?
雕塑作为立体的造型,主要通过视觉感应而作用于人的心灵,即使从属于建筑和周围环境的起装饰作用的雕塑作品,也都具有这样的作用。人们欣赏雕塑,第一眼就是欣赏它的形式和风格语言,优秀的雕塑作品能赋予人们以人文内涵与艺术熏陶。对社会和观众,我们要多做艺术普及工作,提高他们对雕塑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看雕塑就像读一首好诗一样,能感受美的境界,而且能观赏到其美丽的园林景观。如: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其境、其景、其人跃然纸上,如果我们的园林景观雕塑能有如此的内涵,那是民族之幸、百姓之幸、子孙后代之幸。试看古今中外的优秀雕塑艺术都是与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以及风俗习惯有密切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例如古代王宫、庙堂、神殿或园林、墓室里的雕塑品,莫不如此。无论是古代希腊和罗马,还是印度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无论是南美的玛雅文化,还是非洲的部落文明,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文化传统和资源。作为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本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中国现代园林雕塑艺术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形神兼备、以形写神,要求艺术形象外观与内涵的统一。讲究玄学的阴阳太极、“传神”“气韵生动”,注重时空的情感与想象,讲究艺术的“意境”情景交融。《园治》中所反复强调的“景到随机”“因境而成”“得是随形”等原则,对我们进行园林雕塑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
一、自然中的“意境”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形神合一、浪漫与博大的精神理念。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观念造就了我们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在园林景观艺术中,雕塑作品在内容上应更多地合乎中国人的美学传统思想,在形式上应该是一种趋向,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形式。如:霍去病墓纪念性石刻,是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艺术家充分利用石块的自然形态,运用淳朴的意匠稍事雕凿,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含蓄中的意境
传统艺术素以含蓄为特征,“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斯为妙谛。”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像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例如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等都有这种效果。中国现代园林雕塑可以泼墨淋漓的大写意表现手法来表现含蓄之美,它蕴含着几千年的东方文化沉积、人文习俗和山水灵气。如:园林中最早的雕塑就是园林之石——太湖石、黄石等,从石峰形体的凹与凸、透与实、绉与平、高与低来看,都具有强烈的抒情韵律感。对于现代艺术家来说,自然界就是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视觉艺术创作的动力之源,它能让你展示出丰富而奇妙的艺术想象。洪世清教授的岩雕作品,以海洋生物为素材,在造型上,用残缺美的理念让那些生物在似与不似之间流露出了一种自然古拙的神韵。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入到自然去研究、发现、拓宽艺术创作的新空间,真挚地表达他的艺术观念。六朝园林公园设计的《竹林七贤》,突破了历史人物雕塑“写实”的大众思路,大胆地把国画中的大写意手法融入到这组石雕上来。并吸取墓砖壁画、砖雕以及中国古代一些雕塑的表现手法,以“浑然天成,内聚而外张,神先而形其次”为艺术创作思路,充分挖掘了人物的精神气质,生动体现了东方艺术的魅力,充分发挥了观众的想象力、创造性,留有让观众自己自觉想象的余地,这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技巧。
三、传统艺术也往往采取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烘托等艺术手段来创设意境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蕴涵丰富,从而在传统文化的主题和题材上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在取材上也有着无比广阔的空间。如象征性,即不重在追求肖形像物,而是以某件雕塑所代表的意义为主要目的。如在表现祥瑞题材时,经常用凤凰象征大富大贵、大吉大利,凤凰相偕喻爱情;选用白鹤有清高、纯洁、长寿之喻;选用牡丹象征富贵繁荣;芙蓉象征雍容华贵等。现代园林雕塑也能通过借景与借意的烘托引起观者审美心理的共鸣。特别是纪念性雕塑更应注重以人文景观为依托,利用原有自然景观的自身意义和价值,使雕塑的内容与周围景物浑然一体、气韵相连,使观众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岳飞坟前有铁铸的秦桧夫妇的雕塑,使人联想到“江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诗句。在一些城市和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重大事件或有着美丽的故事传说,在这些地方建立纪念碑或园林雕塑,其一木一石都能引起人们对先辈们的缅怀和崇敬,从而使雕塑作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如:重庆乐山烈士雕塑群像、兰州黄河岸边的《母亲》等,这些雕塑无不寄情于景,充分利用地点和环境的特殊性,使雕塑艺术的内涵得以充分地扩展。
中国现代园林景观雕塑应具有鲜明的个性化面貌,应该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准则设计,不能简单抄袭传统的装饰符号。在雕塑语言特性的基础上,力求使作品与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现状、生存感觉和当代文化情境相呼应,吸收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之养分,使之融会贯通,创造出全新的更有意义的、一种能体现东方民族气质、饱含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语言,设计出既是中国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明)计成著.园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向荣.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设计.林符.世界建筑.2002.7.
作者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