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 张 犇
内容摘要:中国当代设计与设计教育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传统文化缺失的弊端。高校设计教育是避免这种弊端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还应在总结当代设计近30年经验的基础上,觅寻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恰当的对接点。
关 键 词:设计教育 传统文化 缺失 重铸
改革开放之后,受西方先进设计理念的影响,我国当代设计与设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弊端,如设计作品的本土特征不足,高校设计教育体系的构架还不完善等,特别是高校扩招之后,一些高校的设计专业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放松或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使我国当代设计有虚假繁荣之
嫌,更使我国内涵深厚的设计文化传统在承传方面出现了断层之虞。
一、高校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
我国当代设计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高等艺术院校率先开设“三大构成”“工业设计”“人体工学”等课程为起点,取代了原先的工艺美术教育。至90年代后期,在国家“高等教育产业化”政策的引导和市场利益的驱动下,设计专业迅速扩张,并最终于1998 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以“艺术设计”涵盖了“工艺美术”,具有当代文化色彩的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动漫设计等专业迅速崛起。
但由于转型时期的特殊性,一些以西方经验为首要标准的模式也波及到了文化领域,导致不辨良莠的所谓兼容并蓄。历史经验显示,每次的社会转型都曾引起过中西文化的冲撞,客观上造成传统文化的缺失。这些现象,对高校设计教育也产生了影响。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外来的、网络的现成资料充斥了各高校的设计课程,而传统文化则在一些高校设计教育体系中遭到轻视,导致大多数学生甚至教师对史论课程,尤其是传统文化失去兴趣,甚至抵触。
在教学中应与时俱进,符合教学规律,但若过于厚此薄彼,可能在短时期内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感,可从长远来看,则会形成设计内涵的苍白空洞,削弱学生继续发展的后劲。
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盖尔哈特·马蒂亚斯在其《看上去很壮观:1990—2005年的中国设计教育》一文中认为:“……中国的设计教育状况是急剧地恶化了。这种恶化也包括,当今的艺术系学生已经不再具备以前的大学生普遍拥有的扎实的手上功夫,特别是手绘能力……取而代之的则是出自电视画面的图像世界……同时,当今的学生们读书越来越少,结果想象力和创造力便随之萎缩了。”
他在文中同时也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教育中的缺失:“……如果说在那以前,中国设计界还是有意无意地——此时便是完全有意识地——‘拷贝国外的一切设计:从日本到俄罗斯,从美国到德国,直至法国;并美其名曰‘国际设计……直到90年代末期,才可以判定,中国设计开始经历一次至关重要的、以中国文化为指归的转向。”
文中还表达出盖尔哈特·马蒂亚斯教授的一种失望情绪:“目前国内(中国)设计教育的问题可以概括如下:要规模不要档次——求数量不求质量;追逐利益而不负责任;目光短浅,不计未来……”
盖尔哈特·马蒂亚斯在中国工作过数年,对当代中国设计教育非常了解,他的评判虽然比较尖锐,但却是中肯和准确的。
二、高校设计教育体制是导致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
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比较薄弱和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招生规模过于庞大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设有设计专业(包括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的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高专)超过1000所,保守一点估计,每年招生人数已达数十万人。”①对于这种办学后果,盖尔哈特·马蒂亚斯甚至将设计专业的学生比喻为“设计蚂蚁”。
巨大的经济利益对一些高等院校的诱惑,使原本文化课基础就较差的艺术类考生大量进入高校,导致生源素质大幅度下降,同时,由于这种功利性的招生体制,一些高校无暇完善教学体系,使学生进校后很难获得必要的知识营养的补充,形成恶性循环。
2.教师专业知识欠缺
由于办学规模的过度膨胀,引发了各高校对设计专业教师的极大需求,但人才储备不足,出现了一些曾经是绘画专业的教师改行转教设计课程的局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杭间教授认为:“因为高等院校扩招,所以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是人太多了,师资准备不足,所以我们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又有点变成职业的一种技能教育,而且因为师资准备不足,所以很多情况又走了老路,就是还是用色彩素描开始来培养人才……”
3.缺乏合理的人才交流机制
计划经济体制的后遗症,至今仍然还在产生影响。虽然近年来的人才流动政策已有较大松动,但还远远不够。依托本校现有资源,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近亲繁殖”则成为各高校设计专业师资组成的“经验”,有些高校的课程安排并不是根据学生和市场的需要,而是依照手头现有的人力资源开设,这势必导致开设课程的不完善和知识结构欠缺的现象发生。
4.设计作品相似性大于差异性
因为缺乏合理的人才交流机制,一些高校将其他有办学经验的高校的教学方式生搬硬套,嫁接到自己的教学实际当中,这又造成了缺乏自主创新的弊端的出现。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诸葛铠教授认为:目前全国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征、目的相似,学生作品的面貌也相似,缺乏地域性和个性特征,每所高校似乎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设计思维引导等方面如出一辙,窥斑知豹,相似性大于差异性,这种现象令人忧虑。
教学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但关键还是在于对“人”的培养,应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所处的地域及内外环境,合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针对学生的个体特征,制定符合本校规律的教学体系,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
依笔者之见,高校设计教育如能合理解决这几个薄弱点,将会对重塑我国设计在国际上的地位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应重铸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地位
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世界村中的名片和文化精髓,设计作为文化的一种,具有这种特质。自古至今,世界各地优秀的设计文化,都体现出明显的延续和承传特征。我国的设计教育,也应该遵循这条脉络发展。
1.在设计教育中应加强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任何设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之中展开的。设计在它出现的同时,其本身也就具有了历史和地域的属性。没有一种设计活动能够摆脱历史性和地域性这两个时空维度的属性。人们之所以能分辨出‘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也正是基于设计活动的时空属性。”②
文化是设计产生的土壤,脱离了文化的设计是虚弱和空洞的。数千年来,中国的设计(工艺美术)一直以一种平稳的状态发展,特色明显,虽然近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曾掀起过一场对传统文化的反叛运动,但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断点。改革开放之后,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出现一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发生迷失,“拿来主义”的现象。虽然曾给人一种百花齐放的“伪繁荣”感,却导致对文化根基的理解发生错位和“文化身份”的缺失,出现集体“文化失语”的症状。寻根溯源,还是因为中国设计界,尤其是一些高校的设计教育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发掘,没有合理地将发达国家先进的设计理念消化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中,而是过于强调所谓的借鉴和创新,忽视了本土文化的深厚内涵。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何洁认为:“设计教育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传承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要不它就是抄袭,就是一个没有方向或没有根据的创作。”
2.在设计教育中应努力调和两种极端气氛
鸦片战争之后,在几乎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在世界上失去了话语权,导致国人曾一直以一种卑微的心理甚至奴性的姿态看待西方文化,却忘却了明朝中后期我们曾经历过设计文化发展和交流的黄金时期那段历史。建国后的前30年,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又导致了上世纪70年代末重开国门后,面对国外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文化,一些人的自卑心理和不知所措感再度加重,形成了如今的设计教育中充斥着或极度崇洋媚外、厌恶传统,或完全排斥西方、固步自封的两种极端气氛。
高校设计教育有理由成为调和这两种极端气氛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大力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的认识水平,充分认识到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的优劣。笔者认为,实现这种思路,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加强对学生“学术营养”的注入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本科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贫乏,作品抄袭现象严重,文化内涵浅薄,往往只是断章取义地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几个元素,却并不考虑元素组合的合理性。这种现象的出现,与高校设计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忽视有一定的关系。
王受之在其《中国设计教育批判》一文中认为:“设计类专业是要求营养比较充分的一个专业。因此,特别要注意学术养分的补充。因为设计是一个综合文化,不是单一文化……”他例举傅斯年1928年发表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提出的“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的观点为例,证明“学术营养”问题早已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设计专业与市场关系紧密,但从目前的培养模式来看,本科阶段对学生的培养基本只是一种技能教育,过于强调实践能力,淡化理论知识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设计思维上缺乏创造性,以这种培养方式毕业的学生,势必只能作为“匠人”进入市场。笔者认为,本科阶段,在培养基本功的同时,应增加对学生理论知识,尤其是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也就是说,硕士阶段的部分课程,可作适当分拨至本科阶段完成,不仅可使学生获得“学术营养”,还可为随后的硕士阶段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各国的文化具有差异性,具有不同的文化表征,这种表征就是一种“文化身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都是数千年来,经过数代人承传创造而来,具有强烈的不可复制性。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袭,“文化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迷失。如何回归和重塑“文化身份”,高校的设计教育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应大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灌输,引导学生对“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和重塑我国“文化身份”的责任感。
(3)着力觅寻传统文化与当今设计教育的对接点
西方近现代科学和社会文化得以进步的原因,就是合理地把握住人文精神,以人为本,这也是设计本质的内在力量。面对现代文明对社会区域生活的改造,设计师应承担起对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寻找传统与现代文明对接点的责任,并对提高社会化文明程度有积极的认同感。高校设计教育是孕育设计师的摇篮,更是责无旁贷。
因此,在高校的设计教育中,在广纳百川的基础上,立源以适万变,应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感,从传统中寻找创新,不能也不必不分良莠地唯西方马首是瞻。
近年来,中国的设计在利用传统文化作为设计母题方面,出现了诸多的成功作品,如以“盘长”纹样演变而来的中国联通标志,以“中国印”为母题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以及以篆书为灵感创作的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指示系统等,不仅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更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这些作品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传统设计风格的继承和发扬,其中闪烁的设计智慧不仅具有国际语言特征,更饱含对中国艺术精神深邃的思考。
我国的当代设计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我们既不能一味沉湎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不能自拔,也没有必要在面对西方文化时,妄自菲薄,应该在借鉴西方先进理念的同时,熔铸我们的优秀传统,培养调护中国文化生命的伟大力量,而不是裁切传统文化的片言只语,或不加选择地移植西方文化。应在总结近30年当代设计路程的基础上,觅寻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恰当的对接点。
传统是相对时空维度而言的。历史总是沿着一条主线发展,那些不再具有社会作用的成分,会自然地被淘汰,留下的,就是需要我们承传的优秀传统。
前人创造了昨天的传统,我们又正在创造明天的传统。只要人类的文明发展没有终止,传统就将继续发挥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影响。鉴古知今,在今天的全球化浪潮中,传统文化对于我国当代设计和高校的设计教育,作用就显得尤为巨大。
注释:
①王受之.中国设计教育批判.艺术与设计,2008年第3期.
②胡平.中国设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传统图形为例.杭间,何洁,靳埭强主编.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张磊系安徽省巢湖学院艺术系教师,苏州大学艺术硕士
张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