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舒曼与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不同思想倾向

2009-04-15 08:10武红梅
艺术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舒曼舒伯特艺术歌曲

武红梅

内容摘要:弗朗兹·彼得·舒伯特和罗伯特·舒曼,两位是同生于一个时代不同国家的浪漫派杰出的音乐家。他们都擅长于艺术歌曲的写作。舒伯特享有“歌曲之王”的美誉,舒曼则被赞誉为“诗人音乐家”。他们各自的作品反映着两种不同的思想倾向,舒伯特的音乐是深刻反映社会思想的平民音乐,舒曼的音乐则具有中产阶级的梦幻色彩。

关 键 词:舒曼 舒伯特 艺术歌曲 思想倾向

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富于浪漫气质的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它的产生是随着抒情诗的兴起而繁荣的,它的发展进一步体现了音乐要求自身与诗歌相结合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想。因此,艺术歌曲最显著的特点是抒情诗与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完美结合。弗朗兹·彼得·舒伯特和罗伯特·舒曼,他们在音乐史中地位显赫,都擅长艺术歌曲的写作。但由于两人的生活状况、境遇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差异,反映着他们不同的思想倾向。

一、舒伯特——深刻反映社会思想的平民音乐

舒伯特是一位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是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始者。他出生家境贫寒,是一位腼腆、内向而又谦逊的小学教员,一生穷困潦倒,长期处于压抑、忧伤、痛苦之中,但他却是一位勇于同不幸人生进行抗争的音乐大师。舒伯特所向往和追求的是他个人的幸福,他幻想能有一个理想的社会环境使他自由创作;他向往着能做一个既有物质生活保证又有社会声誉的“自由艺术家”;他渴望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和一个摆脱庸俗习气与他志趣相投的艺术圈子,在精神上、情感上都能得到满足。可以说,舒伯特代表着他那个时代朴素的市民知识分子的思想。在绝望悲惨的生活压力之下,他对自然的深情热爱、对生活顽强而执著的勇气、对幸福爱情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都反映到他的作品中。他把音乐看成是生活重压下的一种安慰,将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理想都寄托到了音乐当中。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具有深刻社会的思想性和高尚艺术追求的,他所遭受的不幸和承受的压力,是与他同时代的音乐家或是后世所难以理解和体会的。由于舒伯特所生活的时代的特殊性,他的歌曲中具有时代性和民众性。作为早期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通过个人的生活体验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对社会矛盾的认识和感受。平民出身的他,对高压的统治者和陈腐的上流社会极为不满,他从不用自己的艺术为统治者粉饰太平,也不会写那些供贵族们娱乐的作品去向权贵邀宠。舒伯特是一个真正的人民音乐家,他的音乐刻画的是他自然、纯真的本质性情,他同情弱小者、流浪汉、老艺人……为他们歌唱、呐喊。他的作品始终保持一份朴素与乡土气息,并且“充满着青春的美丽、梦幻、忧郁和伤感,充满了纯正的理想主义和大自然的庄严”。

舒伯特曾意味深长地说:“我的作品之所以存在,是由于我对音乐的理解和我的苦难,那些因为我的最大苦难所产生的作品是很难使这个世界感到高兴的。” ①这句自白道出了他的音乐真谛。“我用自己黄金般的幻想去填充周围空虚的世界。”②“我尽量借助我的想象力来美化悲惨的现实……幸福只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③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珍贵思想价值在于:他提出了那个时代的市民知识分子的思想的极度苦闷、看不见光明前途的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既是浪漫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他既对未来抱有美好的幻想,又清醒地揭示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真实地表现了处于那个特定年代,知识分子充满浪漫情怀的内心。他用音符谱写了他对美好的憧憬,以此填充他空虚的世界。通过音乐寄托对生活的憧憬与希望,这就是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内涵,也是他一切创作的动力。

二、舒曼——具有梦幻色彩的中产阶级音乐

舒曼出生于书籍出版商家庭,集“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评论家”于一身,是19 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文化史上最突出的人物。在他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上,深刻地反映了德国的浪漫主义优点与弱点。

舒曼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经历和由此形成的创作特色。舒曼的艺术歌曲大多数以爱情为题材,这取决于他丰富的爱情经历。在感情方面,他与克拉拉的爱情忠贞而炽热。在他的以爱情为主题的艺术歌曲中,对克拉拉的爱恋始终是他创作思想的根源。正如舒曼自己所说:“世间五颜六色的梦的声音,总会有那么一个柔和的音符,传到那暗中聆听者的耳中。”这里“柔和的音符”指的便是克拉拉。1840年是舒曼歌曲的创作年,热恋中的舒曼感到只有用歌曲才能充分表达他的乐思,他歌曲创作的欲望已达到了狂热的状态。他把写好的歌曲集《桃金娘》④献给新娘克拉拉作为结婚赠礼。还有他著名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是根据海涅的长诗《悲剧——抒情的节奏》的一部分改编的。在相互无联系的65首诗歌中选出16首,将它们编在一起,描绘了一位诗人的爱情经历和失恋后的悲伤心情。在创作这部套曲时,舒曼把与克拉拉爱恋时的感受糅进了音乐之中。因此,这部作品也可以看作是舒曼自己对爱情的感受,有一定的自传性。其中第一首歌曲《灿烂鲜艳的五月》,“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所有的花朵开放,在我温暖的心里,爱情由意念生起”,音乐柔和舒缓,回味不尽,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真诚渴望;第二首《从我的眼睛里面》,“从我的眼睛里面,开出许多鲜艳的花,而我的叹息变成夜莺的歌唱。啊,亲爱的,假如你爱我,我把花都送给你,在你的窗下会响起夜莺的歌唱。”歌词非常精彩,音乐更加显得细腻动人,深刻而形象地刻画出年轻诗人鼓起勇气去追逐爱情的心情。

在舒曼的作品中,他的“大卫同盟”思想影响着他的创作思想。大卫是《圣经·旧约》中精通音律、容貌俊美、英勇善战的大卫王,征服了不信奉上帝的腓力斯人,统一了犹太部落。⑤ “大卫同盟”是舒曼想象中的一些拥护音乐新风格的神话性斗士,他们反对守旧和无知的人。⑥舒曼以“大卫”为中心,将所有他认为艺术修养高尚的音乐家,均划归于他的“同盟”之中。他的“大卫同盟”正是一些当时在德国莱比锡围绕在舒曼周围对“腓力斯人”进行战斗的青年知识分子,借以批判音乐界中的“腓力斯人”,即那些浮华庸俗、空虚肤浅的音乐家和音乐现象。他痛斥那些“枯燥没有生命”且“匠气十足”“很轻浮”的音乐。舒曼主张音乐要有思想和情感,追求真和美、道德与艺术的统一以及技巧与艺术的统一。通过“大卫同盟”,舒曼提出了与“现实”相对立的“诗意”的一面,即他自己的艺术主张和思想。“音乐绝不是供人娱乐,供人在茶余饭后以解闷的东西。它必须是一种更高尚的东西。”⑦

舒伯特尽管有着理想与现实矛盾的痛苦,但他仍不断盼望、追求着幸福和理想,以赤子之心拥抱全人类。而舒曼超越人世,沉浸在梦幻般的沉思和遐想中。因此,若与舒伯特深刻但并不深奥的平民音乐相比,舒曼的音乐正代表了在当时讲究文雅、富于修养的中产阶级音乐。在舒曼的歌曲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典型的才华横溢、多情善感的浪漫主义青年,从一个极端坠入另一个极端,充满着矛盾冲突。他非常欣赏舒伯特、巴赫、贝多芬的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深刻的思想性与高尚的精神性,他认为这才是具有最高含义的音乐。忠贞而炽热的爱情、豪迈的精神、细腻的抒情意识、众多印象和思想的变幻莫测都是舒曼艺术歌曲最典型的特点。与古典主义的音乐观不同,他非常强调情感在音乐中的意义。他认为“理智有时才会出错误,情感却不会出错”⑧,“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创作出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⑨,把“自我”的感情用音乐抒发出来,进入创作的过程,是“年轻人最幸福的时刻”,而“没有适当的手段来表达内心情绪的艺术是渺小的艺术”。⑩对他来说,生活就是热情和梦幻,而音乐恰是生活的翻版。

三、舒曼的情感主义美学观

舒伯特的创作对整个19世纪欧洲艺术歌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舒曼是舒伯特的第一个重要继承者。他对于舒伯特的继承性在于对音乐与诗歌相结合及音乐的情感表达作了进一步加强。舒曼认为“音乐是优美心灵的流露”“只能发出空洞音响而没有适当情感表达内心的艺术乃是渺小的艺术。”11这正是舒曼艺术歌曲的音乐情感主义美学的特征所在。舒曼这种以情为主、以乐传情的音乐美学观点,促使他视情感为音乐的灵魂,并将情感作为个人或群体的某种精神生活的映射。

与古典主义音乐相对应,舒曼的音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骚动与不安”,而这正是舒曼艺术歌曲强调情感表达而不受理性制约的特点。舒曼对于生活有着敏锐的感受,作品强调感情的抒发与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更注重对个人的内心生活、性格与气质的刻画。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经他呈现出来的是用音乐将其渲染成更具有细致而复杂的因素。浪漫主义者常常把现实同幻想对立起来,在艺术中为自己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以寄寓和抒发自己的感情。对于舒曼来说,音乐中的情感是与幻想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感情本身就具有幻想的性质。他声称自己是“一个耽于幻想的艺术家”12,他还曾说过:“但愿在法则的链条上,永远绕着幻想的银线。”13可以看出舒曼在音乐中的幻想,与浪漫主义美学原则的血缘关系。

崇尚自然是舒曼的审美原则之一,他非常反对那种炫耀技术而思想浅薄的音乐,认为音乐在表演中应体现自然的原则,任何矫揉造作、匠气十足的音乐都是他批评的对象。对于社会政治与艺术的关系,舒曼的理解也异常深刻。在谈到自己的音乐创作时,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政治、文学、人类都使我感动;对于这一切我都按照我的方式进行思考,然后一切都通过音乐来发泄,去寻找一条出路。……时代的一切大事打动了我,然后我就不得不在音乐上把它表达出来。”14他根据海涅诗词内容所谱写的叙事性歌曲《两个近卫兵》,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期间人们向往资产阶级民主和缅怀拿破仑的心绪,是首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杰出的叙事歌曲。

舒曼还十分注重音乐审美过程中的“通感”。在他看来:“一种艺术的美学就是另一种艺术的美学,只是所用的素材不同而已。”15“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斐尔的圣母像中得到不少的启示。同样,美术家也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曲里获益匪浅。不仅如此,对于雕塑家来说,每个演员都是静止不动的塑像,而对演员来说,雕塑家的作品也何尝不是活跃的人物。在一个美术家心目中,诗歌都变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16正是由于这种“通感”,极富文学修养的舒曼,才能把诗与音乐紧密地结合,才能体验诗的美就是音乐的美。他的艺术歌曲不仅诗意盎然,而且诗歌本身的音乐性也脱颖而出,成为了“诗的音乐”或“音乐的诗”。

注释:

①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第170页.

②舒曼所写诗.我的祈祷.1823.

③舒曼致哥哥费迪南德信件,转引自贡布里西文选.1824.第270页.

④歌曲集《桃金娘》又译作《蕃石榴花》或《长春花》.

⑤Philistine“腓力斯人”(地中海东岸的古代居民),市侩,庸人,无知的,对美好事物不敏感的人。——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⑥引自理查德·A·列奥纳多.音乐之流.商务印书馆,第255页.

⑦⑩舒曼.陈登颐译.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第164页.

⑧同⑦,第146页.

⑨同⑦,第252页.

111516舒曼.陈登颐译.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

12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序言”,转引自于润洋《音乐美学史论稿》.第1页.

13舒曼.拉罗大师、弗洛列斯坦和埃塞比乌斯的笔记摘录.第142页.

14音乐译文.转引自于润洋《音乐美学史论稿》.1960(3).第13页.

参考文献:

[1]于润洋.音乐美学史论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刘新丛,刘正夫.欧洲声乐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4]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5]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华乐出版社,2003.

[6]喻宜萱.喻宜萱声乐艺术.华乐出版社,2004.

[7]石惟正.歌思乐想——石惟正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8]张前.音乐二度创作的美学思考——张前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9]杨燕迪.音乐的人文诠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10]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表演艺术研究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11](德)罗伯特·舒曼.古·杨森编.陈登颐译.音乐与音乐家.音乐出版社,1962.

[12](德)罗伯特·舒曼.古·杨森编.陈登颐译.音乐家生活守则.音乐出版社,1962.

[13](德)巴巴拉·迈尔.罗伯特·舒曼.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14](美)理查德·A·列奥纳多.音乐之流.商务印书馆,2004.

[15](德)恩斯特·希尔马.舒伯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16]钱仁康译注.舒曼艺术歌曲精选.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17]蒋英编.邓映易译配.舒伯特歌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轩蕾)

猜你喜欢
舒曼舒伯特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舒曼:请求法院做主结婚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觉醒的舒伯特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
舒伯特的小夜曲
音乐与爱情
舒伯特与《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