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婷
内容摘要:文章从“声门”一词的起源和它的具体理论学说,到在歌唱训练中的应用,通过一些声乐家的学说,如“声门冲击”论等了解两种不同的歌唱状态,再例举练习方法,从而解释何为“声门”,为什么要重视“声门”在我们歌唱时的状态,说明它在发声训练中的重要性。
关 键 词:声门 中声区 声门冲击 深吸气 打开喉咙
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我们用到很多声乐术语,有些词在讲到的时候学生容易明白,但是有一些学生并不能直观地理解和学习,比如“声门”一词,对于初学者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更谈不上怎么去学习了。但是了解认识“声门”就好像是找到了进入声乐歌唱的大门,掌握怎样正确地运用我们的发声器官就像拿到开门的钥匙。所以它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笔者就“声门”这一声乐术语在发声训练中的实际意义作了一些探讨。
19世纪以前意大利美声正确的发声方法都还处于摸索阶段,也不会注意“声门”在发声中的作用。而19世纪著名的西班牙声乐教师、声乐理论家曼努埃尔·加尔西亚,则对美声唱法以及美声学派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发明的喉镜使声乐教学更加科学化。
曼努埃尔·加尔西亚(M.P.R.Garcia,1805—1906年),早年不但随其父——男高音歌唱家老加尔西亚(M.del.P.V.Garcia,1775—1832年)赴美国等地巡回演出,而且结合自身的体会,专门研究人体与发声的生理学问题,并于1841年4月向法兰西科学研究院提交了论文《关于人声的研究报告》。1847年,他又出版了《歌唱艺术论文集》。1855年,加尔西亚发明了喉镜。喉镜对观察和研究人在发声时的生理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利用喉镜观察及自己多年教学与演唱的实践,发现并认为演唱时声带闭合不良,是声音嘶哑、漏气、音色不明亮的主要原因,而“声门”被具体化,其理论上清晰的概念帮助了后来学习声乐的现在声乐教学中我们讲到“声门”这一词,在医学上我们又该如何清楚地认识它呢?它的具体位置在哪?为何要叫其“声门”呢?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人声“乐器”的组成及构造。人声“乐器”包括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语言器官。人体呼吸器官是由胸腔、肺脏、膈肌(横膈肌)所组成的,从而在呼吸肌肉群、吸气肌肉群及膈肌的通力合作中产生缩小与扩大胸腹腔的呼吸运动;发声器官是气管上端由大小十一块软骨构成的喉结支架,靠肌肉、韧带、膜状组织连接成人体的喉结,它像一个“音匣”,装着一对能够振动发音的声带;共鸣器官是人体的呼吸器官的空腔相互连接,人在歌唱时,利用互为相通的空腔,将声带发出微弱的基音增响、共振,形成了歌唱发声的共鸣音响。这些共鸣腔体分为: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头骨中的各种空窦);人的语言器官就是人的口腔中唇、齿、舌、牙、喉、腭这些器官的构造。人的语言,就是通过这些器官的相互配合形成语言中的元音(母音)与辅音(子音)的。元音与辅音的结合则是通过唇、齿、舌、牙、喉、腭的拼音动作来完成的。
“声门”的概念与我们的发声器官运动有关。声带是由黏膜、声韧带及声带肌组成。左、右两条声带的前端交会联合长在甲状软骨板前部交角的内面,医学上称之为“声带前联合”;它们的后端,与一对勺状软骨声带突相连,声带黏膜与声韧带连接甚紧,血液供应很少,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呈白色。由于声韧带是由弹性胶原纤维组成,因此,它可以变化其松紧的张力,是改变音高的基本条件之一。声带也是喉腔侧壁的黏膜形成的两个皱襞中下方的声襞,上方的声襞为前庭襞,也就是假声带。这种假声带只有闭气功能,而它本身并不能发声,与声乐教学上常说的“假声”是无关系的。前庭襞与声襞之间的空间称为喉室,左、右各有一个。
声带的发声运动,是由喉部各种肌肉带动有关软骨的活动进行的。按其机能,可将喉内主管声带运行的肌肉分为内收肌和外展肌两类:内收肌主要作用为关闭声门裂,它与吞咽食物及发声动作有关。这些肌肉是环甲肌、环构侧肌、甲构肌与构肌;外展肌为环构后肌,位于环状软骨板背面的两旁,向上、向外与构状软骨肌突末端连接。收缩时,使两块构状软骨外展分离,从而使声门裂张开,开放呼吸通口便于呼吸。
从喉的内部解剖来看,喉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喉前庭,中部为喉中间腔,下部为声门下腔。喉前庭是由一块能够上下活动的叶状会厌软骨构成,它像一个盖板,在吞咽食物时盖住通往气管的喉口,避免事物与饮料进入气管。当它在发音或吸气时则向上翻卷,向上翻卷的程度,与发声的音质、音色有直接关系。喉前庭起于喉入口,止于室襞;中部的声门区则为室襞、喉室与声襞;下部的声门下腔,是声襞直达气管环状软骨之间的空间,它是喉与气管的通口。简单一些理解“声门”就是左右两条声带因为发声产生的肌肉运动,造成两条声带的开合运动。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常给学生做声区的统一训练。而19世纪意大利美声学派代表兰培尔蒂在声区统一的问题上也主张要先建立好中声区方能做到声区的统一。建立一个良好的中声区要从发声“起音”训练开始,因为良好的“起音”可以使声音富于弹性和持久力,并能最经济合理地使用声带,去掉声音的滞重。而对“起音”的重视则是(小)加尔西亚提出的“声门冲击”方法中发现的。当时的声乐界,很多人由于对“冲击”一词的理解不一,以为他提倡用喉音起音。后来,通过他的教学成绩以及他于1894年发表的《对歌唱的一些体会》,他的理论终于被声乐界理解并接受。从此,打破了美声唱法学派的“口授”传统,加尔西亚从事声乐教学75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他是19世纪意大利美声学派的典型代表,他认为歌唱发声中“呼吸是基础,声门是关键”。
有两种我们常听到的教学用语:硬起音和软起音,而(小)加尔西亚的“声门冲击”主张的就是硬起音。所谓硬起音,就是在发音前声门先闭合,然后用气息压力将声门冲开,气随之而出,声音也随之发出。软起音则是声门不在起音前完全闭合,而是在发声的过程中,这种发声过程,实际上有一部分气息是漏掉的。软起音一般在教学中多在教学生打基础时,它让学生能做到声带周围肌肉放松,歌唱起来觉得轻松、舒服。但是软起音也会使歌者出现歌唱无力、气息不足、作品演唱缺乏戏剧性和感染力的缺失。我们要是同时也掌握到硬起音的方法,明白应该让声门形成怎样的状态,就是好的硬起音的话,可以使演唱能力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我们如何把这种理论化的认识体现在具体的演唱中呢?在训练中就要做好两个状态:一是“气息深”;二是“打开喉咙”。
“气息深”不能单一地去理解。正确的用力发声才是“气深”的真实价值,而不只是歌唱前张嘴把气吸到横膈膜的下方,等发声时又放气,那就完全失去了之前准备吸气的重要意义,它应该更多地被保持住形成对抗力歌唱。这种呼吸还要建立在人的天然呼吸上,离开了这一点深呼吸就无从谈起;歌唱时声音具有高低、长短、强弱的不同变化,而气息运动的速度和力度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主要是根据所发声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来准备和运用气息的,其变化规律是:所发的声音越高,气息对声门的作用就越大,呼吸肌肉群的控制点就相对越低,所发的声音越低,气息对声门的作用力就越小,呼吸肌肉控制点就越高。
训练中的表现是:1.嘴微笑着吸气,感觉后咽壁有点凉,同时腰腹部位有膨胀的感觉。呼气时保持吸气时的扩张感平衡均匀地呼出。2.起音要干净,母音要清楚,要肯定地唱出来,不可滑出,不可偷偷摸摸、含糊不清。3.在音高低的变化进行中,应保持喉头的稳定,气息在腰背肌的支持下,均匀地发声。如果有音量强弱的变化那也应该是支持力的强弱变化引起的。
而“打开喉咙”是发声运动时基音与共鸣腔的调节平衡状态。要求声门良好地闭合,气息适应一定音高的力度和速度时冲破声门使声带振动发出基音,同时共鸣腔体与之平衡发声。那么就是在训练中,随着音高的变动,我们发出基音时就要适当地调整口咽腔、胸腔、头腔等这些腔体使用的比例,使声音都兼有这共鸣体同时产生的共鸣,使我们在控制运用声音时,能以较小的力量应用声带振动而产生较大的效果。这是一种饱满、圆润、灵活、轻松、色彩丰富、音域宽广又能传送较远的声音。为此一定要会打开喉咙,感觉上有如半打哈欠,或是喝水时喉部松开。形象上不出声地先张嘴吸气,然后保持吸气时喉部松开的状态呼气,所谓保持吸气时的喉型发声就是这样。一定要注意口型:微露上牙,下牙不要露出,舌头和下巴应该像个整体一样,一起松弛地放下来,上下大牙处要松松地张开,这就是喉咙打开的最佳状态。
所以说像那种有了钥匙找不到门,知道门在哪里却没有钥匙的,这样学习声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常常走弯路。而教学中我们就在如何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和进度的问题上不断研究,就算是没有走过弯路再进入声乐殿堂的老师,也应该打开门致力于能找到更近的路引学生进来,笔者也正为此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研究。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