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歌唱发声训练中的感觉调控

2009-04-15 08:10刘蓉惠
艺术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支点器官气息

刘蓉惠

歌唱发声训练中,感觉既是大脑对歌唱器官的运动状态的反应,也是主观意识对歌唱器官运动状态的有效操控手段。对歌唱器官运动的感觉认知,是歌唱发声训练的前提。启发式的感觉调控,是歌唱训练的主要内容。训练中需要注意把握从局部到整体、各发声器官的平衡运动、主观感觉和客观感觉的统一,建立正确的反馈机制。

——题记

歌唱发声训练中,感觉①是大脑对歌唱器官的运动状态的一种反应,也是对歌唱器官运动状态中所产生的声音的一种反应。同时,感觉的积极反馈,也是主观意识对歌唱器官运动状态的有效操控手段。因此,良好的感觉调控机制的建立,是达到歌唱训练目的的重要保障。歌唱训练的过程,就是通过训练学生对歌唱器官运动状态和歌唱声音的感知,提高学生把握歌唱器官的运动状态,提高学生对声音的操控能力表现声乐作品的过程。

一、对发声过程的感觉认知是歌唱发声训练的前提

歌唱训练过程中,大脑对发声过程的感觉主要包括:1.大脑对发声器官运动状态的感觉,即发声器官、肌肉、骨骼和关节在发声时产生的振动感、放松感、紧张感以及舒适感,等等。其中的关键是各器官的内在协调运动感。2.大脑对各种声音要素(包括音色、音响、音高、音强、声音的共鸣、声音运行的方向、声音的位置、音乐的节奏、音与音之间的距离等)的感觉。3.大脑对气息的运动方向、运用方式、气息与声音的协调方式、气息的强弱等的感觉。4.对字音处理的感觉,包括对字的发音位置、咬字过程、元音状态等的感觉。这些感觉都是在歌唱器官的运动状态中呈现的,因此歌唱的感觉是一种内在的运动感觉,反映了身体各部分运动变化及内脏器官的状态的感觉。良好的运动感觉,是发出美好的声音和准确表达作品内容的技术保障。

感觉区是指歌唱发声中,人体对气息、声音、共鸣、语言最敏感的区域。法国学者于松在研究法国大剧院歌唱家的歌唱感觉时,总结出9个感觉区:腭前区、腭后区(或软腭区)、咽后区、喉区、额面区、气管内区、胸廓区、腹压区、下腹盆腔区。于松总结的9个感觉区还不够全面。后来的歌唱者和声乐教育家们对于感觉区有不同的认识。如有的歌唱者认为感觉区还应包括:后腰部、后背部、后颈部、头后部,等等。

在歌唱训练中,声乐教育者往往根据自身演唱和教学的经验,来总结划分感觉区域。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先生在教学中强调启发式的感觉教学,他把重要的感觉区域称为声音的支点或声音的通道,他归纳的重要的声音支点有:前中支点就是衣服第二个扣这里(即胸廓前区);前下中支点,在第四个扣地方(腹压区);下支点,在脚后跟的地方,这是指气息运动的方向,歌唱时要把气息叹到脚后跟;后中支点与前中支点是对称的(即胸廓后区);还有一个后中上支点,就是脖子根后面的骨头(喉区);上支点,就是在头上和耳朵后面后脑勺(咽喉区),等等。他归纳的通道有:Wu通道是歌唱的整体通道。人体沿侧面划一条线,后一半为后通道,即Wu通道。

不同感觉区有不同的敏感程度,统一感觉区内由于刺激大小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强度。歌唱时,气息和声音作用于人体歌唱感觉区的感觉程度大小不同,产生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所以不同的歌唱者在歌唱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的内在感觉状态。

不同的感觉印象,会对歌唱训练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感觉训练会给学生留下歌唱的正确印象,从而形成正确的歌唱概念,错误的感觉训练则会给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即错觉,从而形成错误的歌唱概念。歌唱中可能出现的错觉有:歌唱器官内部的运动错觉,声音、气息方位定向的错觉,身体律动与音乐节奏的错觉,等等。如有的学生把身体的懈怠理解为放松,有的学生把鼻音当成了鼻腔共鸣,把喉音当成了喉腔共鸣,有的学生以为注重共鸣就是不要咬字了,错误地认为吐字、咬字会影响共鸣,有的学生把声音靠后理解为“后到”,把“白声”理解为“面罩”共鸣。这些都是错误的感觉给歌唱发声训练造成的不良影响。歌唱训练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防止错觉,迅速提高技能、技巧水平。

二、启发式的感觉调控训练

金铁霖教授在总结他的教学经验时,对启发式的感觉训练有很好的解释,他说:“启发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法进行教学,感觉是用人能做到的感觉来启发学生歌唱。”他还进一步解释道:“首先,启发就是用一些感觉来告诉你该怎么唱,气该怎么吸,整个身体的运行怎么用。而这些用的方法,不是说要声带振动多少次,谁也不能测量声带的次数。而是凭借听觉来鉴别你是对是错。其次就是用生活中能做到的一些感觉来引导学生,比方说打哈欠、叹气、哼鸣,这些都是很容易做的感觉,同时把声音安放的支点选好,再加上听觉,来启发学生的歌唱感觉。总的来讲,这种启发训练有很好的效果,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感觉调控就是针对歌唱感觉区的感受性的程度大小来进行的调控。歌唱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辨歌唱感觉区的感受性的不同,来调整学生的用声比例、用气量的大小、共鸣状态、咬字方法、歌唱的风格;学生也通过各感觉区在歌唱时所获得的不同感受,经过比较、分析、综合,思维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歌唱概念、不同的演唱风格。

金铁霖教授对不同感觉区的感觉调控变化作了非常准确和详细的讲解。他说,在支点的用法上,可以调整出真混、假混和混。这是由支点上用声的比例和用声的力度来决定的。如果在支点上使用真声,就会出真声的效果;在支点上使用假声,就会出假声的效果。如果在支点上使用混声时,真声的力度大一些,就会出真混多一些的声音;假声的力度大一些,就会出假混多一些的声音。

不同的歌唱风格和歌唱学派,对于感觉调控的运用方式有很大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歌唱方法。我国地域辽阔、风格多样,汉语歌唱在用声和语音的处理上也就有多种不同的处理,在用声方面可用真假混三种声音,但由于混合的比例不同,又有真声多一点的混合声,也有假声多一点的混合声,一般来说,民族声乐多使用真声多一点的混合声。又如美声唱法,强调在咽后区转换声音和语言,强调“面罩”共鸣,强调声音具有穿透力和致远力。

在感觉调控中,思维和想象也有重要的作用。声音是主观意识支配的产物。歌唱中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感觉和调控声音的方向、气息的方向、声音的共鸣通道。例如,我们想象声音朝前走,声音就会朝前运行,我们想象声音朝后,声音就会朝后运行。声音的共鸣通道的形成也与想象关联。当我们想象U通道在身体的后面时,我们就真能感觉到后面U通道的存在。利用U通道调控声音,能使声音上下通畅,容易进入头声,气息和声音的协调度好,高、中、低声区的声音容易转化。

歌唱发声训练中,不同感觉的调控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但殊途应该同归,即一切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完美表达音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任何超越音乐表现本身而使用的手段和方法都可能导致学生对歌唱技术的错误理解,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如在歌唱教学中,一味地追求大的气息量,会造成气息和声音使用的不平衡,导致声音过重或不稳定,这会妨碍作品的表达效果。良好的感觉调控,可以产生良好的声音和作品表达效果;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证明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正确、有效。

三、歌唱感觉调控的训练原则

1.从局部到整体

感觉区的正确把握,对于提高学生的感受性是非常重要的。歌唱时的感觉,既有选择性,又有整体性。歌唱训练过程中,歌唱者需要随时注意整体把握所要感知的对象,也常常需要有选择地把某一感觉区作为主要的训练对象。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把握局部的感觉状态,来调整学生对不同感觉区的准确把握,以协调和平衡各歌唱器官的运动,达到引导学生对歌唱的整体认知的目的。

歌唱发声训练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感知局部的运动状态,以及局部运动状态产生的刺激强度的大小。局部运动状态产生的刺激强度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在训练中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有些初学声乐的学生,需要进行稳定喉头的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喉头状态下歌唱的感觉。如果喉头位置过高,声音会发白声,且发声困难,出现破声;如果喉头下降得过深,就会出现压喉的现象。压喉会造成声音频率不稳、摇晃,演唱高音困难。正常喉头位置,能使歌唱变得容易,发声轻松而流畅。可见,高喉位、压喉唱与正确的喉头稳定歌唱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让学生通过比较分辨清楚这些感觉很重要。

不同的感觉区也是相互作用的。如喉头放下的动作不是单独完成的,而是与深呼吸相关,喉头是随着深吸气而下降的。因此,训练中教师需要把握歌唱器官的局部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来协调学生的整体歌唱状态,提高歌唱者对歌唱发声器官操控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学生也是通过感知局部歌唱器官的运动状态到感知整体歌唱器官的运动状态的。

2.从模糊状态到明确状态

在未经训练的情况下,人的感受性往往处于模糊、混沌的状态,相应也缺乏意识对有关器官的调控能力。歌唱的感觉,是一种内在感觉,最初具有模糊的特点,在感觉的清晰度上,远不如作为外在感觉的视觉印象,心理学中称之谓“模糊的内部感觉”。歌唱训练实际上是一种内在感觉的训练,其目的就是使歌唱器官的内在感觉从模糊状态转化为明确状态,从而逐步加强主观意识对歌唱器官的操控能力。

3.平衡的作用

歌唱训练中需要平衡的方面很多。歌唱运动的“松与紧”“深与浅”“前与后”的平衡是歌唱训练的一个核心问题,只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协调关系,才能形成良好的、协调的歌唱感觉。歌唱训练中没有绝对的松,也没有绝对的紧。以声带在歌唱中的状态为例,歌唱时嗓子不能紧张,声音听起来是放松的,但当嗓子完全放松时,是根本没法歌唱的,当嗓子完全放松时,声带就处于松弛状态了,不能很好地阻气发声,只有当声带处于某种相对紧张(积极的)的状态中时,声带才会正常工作,起到良好的阻气发声的作用。但当过分紧张地运用声带时,声带也容易受到强力的损伤。因此,如何客观认识声带运动的松与紧,协调好其中的矛盾关系,就成为感觉教学的关键。

教学中,还需要引导学生找到气息与声音的平衡状态,气息过多,引起用声过重、音不准。气息的支持不够,声音就会紧张。气息位置过高,声音就会不稳、挤卡。正确的感觉往往是声音越高,气息应该越低,与声音形成反向运动,这样既能很好地支持声音,又能使气息和声音贯通整个共鸣通道,形成整体的歌唱状态。在调整歌唱位置的同时,也得注意调整气息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气息和声音始终处于平衡的状态中运动。

4.感觉的预备状态

感觉的预备状态在心理学上是意识的准备过程,在歌唱训练中非常重要,就像百米赛跑前的预备动作一样,它可以为正确的歌唱器官运动起到引导和铺垫的作用。预感和积极的操控意识,必须发生在歌唱器官的实际运动之前。教学中,笔者强调学生做歌唱前的意识准备:thinking(想)、feeling(感觉)、singing(唱)。thinking,是要求学生歌唱之前,在感知上明确美好声音发出的机能状态、声音的运动方向、歌唱语言的咬字吐字方式,即意念必须走在歌唱的前面,要求思路明晰,不能混乱。feeling是要求学生在歌唱之前预先感知演唱的音乐内容,即对旋律的音高、节奏和歌词所表达的情感有明确的感悟。在做好充分的意识准备后,再让学生singing。

歌唱旋律是随时间、空间和力度变换运行的。歌唱者在表现歌曲旋律时,不仅要对歌曲旋律音高、音乐节奏、歌唱的力度转换,感觉上要有准确的预测,而且要对演唱这些音高、音长、音强时发声器官所需要的运动状态有准确的意识准备。良好的预测加上良好的意识准备,才能使歌唱充分展示作品的音乐律动之美。

5.建立正确的主观感觉和客观感觉的统一

歌唱训练中,引导学生建立歌唱感觉与演唱的实际效果的对立统一。演唱中,由于歌唱者的听觉的主观感受和客观听觉的差异,初学或缺乏经验的人常常会对自己的声音产生错觉。因此,歌唱者对自己的声音的判断,就不能完全凭借“主观听觉”,而应当注意“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的差异,并更多地尊重“客观听觉”。歌唱训练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弥合“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的差距,建立主观听觉和客观听觉的统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习者必须依靠声乐教师和有鉴赏力的听众的帮助,同时也可借助录音进行自我分析和判断,从而改进和提高声乐艺术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则要注意从演唱者的“主观听觉”出发,来引导学生建立与客观效果相吻合的正确的“主观听觉”,从而建立正确的自我歌唱听觉意识。

6.建立正确的反馈信息

歌唱中的自我感觉,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条件反射过程。在歌唱过程中,歌唱者的主观意识会随时感受发声的实际状态,并随时发出新的指令,对发声状态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良好的歌唱感觉是在正确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错误的条件反射将导致错误的歌唱感觉的形成。歌唱训练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机制的过程。学生掌握歌唱技术动作的过程,是从不熟练到逐步熟练提高的过程。按照技术动作发展的规律,当技术动作尚未达到成熟程度时,思维通过反馈信息,分析、综合、比较对技术动作进行评定和调节。歌唱训练初期,学生对歌唱器官运动的思维更多局限在局部动作的评定和调节上,如呼吸的运动状态、发声器官的运动状态、共鸣腔体的运动状态等。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思维对技术动作的评定和调节,由对全部动作的调节转为重点调节。歌唱训练的高级阶段,学生的歌唱技术的思维评定和调节更多在歌唱技术与音乐表现的整体认知上了,即所用的歌唱技术动作是否符合音乐表现的整体需要。

在歌唱训练中,教师通过听觉随时监控学生的发声状态,并发出正确的训练指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信息反馈机制。学生则在教师教学信息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内在感觉和发声效果的反馈信息,不断调节自己的歌唱感觉,从而使自己的歌唱感觉更加完善清晰。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信息和教学目的一致而学生的反馈机制又在积极发挥作用时,学生的进步才会加快。

我们会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训练时不注意进行积极的主观调控,不假思索,盲目地重复练习,这样练习中可能出现很多错误动作,导致不良的发声习惯,等于建立了不良的条件反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随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注释:

①本文所说的感觉,包括一般心理学中的感觉和知觉。

参考文献:

[1]冯葆富.歌唱医学基础[M].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年11月第2版.

[2]金铁霖.声乐教学.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2004年9月.

作者单位: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责任编辑:鞠向玲)

猜你喜欢
支点器官气息
假如给你一个支点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蕾丝气息
ORGANIZED GIVING
“春的气息”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器官捐献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难在寻找那个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