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09-04-15 08:10沈榜芬
物理教学探讨 2009年3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物理探究

沈榜芬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贵城三中,广西省贵港市537100

摘要:物理实验教学,需要增加演示实验的可视性,加大实验现象的明晰性,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实验过程及结果,并能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9)3(S)-0078-2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经过实验推理总结出来的,所以做好实验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较强烈的学习物理的愿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科学探究方法训练的重要途经。加强和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多年来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1 要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1.1 演示实验装置要摆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演示实验装置摆放的位置直接影响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影响对实验现象的合理观察。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数都在60人以上,如果演示实验装置摆放的位置不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做奥斯特实验或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时,若直接将实验器材摆放在讲台桌面上进行演示,也许前几排的学生能够看到实验现象,而后面的大部分学生却无法看清。 为了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我设法将实验装置摆放在适当的高度,如采取在讲台上再放个矮腿小桌或在某些器材下垫上个适当的东西等措施;又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演示实验,承接像的光屏若与学生的视线平行,全班同学中可能只有几个同学看见成像,这样实验探究效果会很差。我将光具座与黑板位置垂直摆放,并把光屏一侧稍作垫高,那么光屏承接的像面向学生,实验的可见度就会大大增加。

1.2 实验装置中颜色的搭配要合理

实验器材颜色的搭配对实验现象观察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因此,使用器材色彩要鲜明,不同颜色的对比度要强烈。例如:观察铅笔在水杯中的折射现象,我选外表颜色鲜红的铅笔和无色的玻璃杯,学生观察效果较好。

1.3 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

有些演示实验尽管实验装置摆放的高度和角度恰当,颜色搭配合理,但其可见度仍很小。例如探究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各种磁铁的磁场形状和同名异名磁极间的磁场情况等实验,它们的可见度都很小。因此,对于“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的探究实验,我将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上包有棉花,并用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将棉花浸湿)同时投影到银幕上,学生对比观察就会清晰地看到,泡上包有酒精棉球的温度计示数逐渐下降,而另一支温度计示数不变。学生通过观察和积极思维就会得出“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的结论;在演示各种磁场情况时,将实验装置放在投影仪上演示,整个实验过程就会清晰地展现在银幕上,小磁针在磁场中不同的“动态偏转”情况也可投影在银幕上。

利用投影仪不仅增大了实验的可见度,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投影仪创设的情境中,就会怀着愉快的心情,在教师的设疑、启发、诱导下,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共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对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使其结构简单,现象明显

对课本一些演示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是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改进与创新的演示实验,不仅要做到实验方法合理,实验操作方便,而且为了便于学生观察现象,应选取学生熟悉的接近生活的器材,从而使学生对实验产生亲切感,消除神秘感。

如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实验,我这样改进:如图,取一小平面镜子,调好角度,把太阳光し瓷浣教室的讲台上,取一只长身无色啤酒杯,将杯内充满烟雾后,迅速盖上薄玻璃板(玻璃板先湿些水,增加与杯口的粘合作用),透镜贴放在玻璃板上,让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的反射光柱,让学生观察现象。因为在教室明暗反差大,同学们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效果相当好;又如:探究摩擦力的方向时,找一个毛长约7~8cm的软毛刷,用手按在抬高的讲台上,推或拉时,让学生观察用力方向与毛刷弯曲方向来演示几种情况下摩擦力的方向。这些实验现象明显直观,可达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的效果。

3 利用教学实验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强调探究教学,其中“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是探究的起因,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然而,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占重要地位,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提出问题上,具有独得天厚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好实验内容,积极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实验情境,力求使学生置身于其中,主动提出问题,想法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探究大气压强的作用,教师演示观察“瓶吞鸡蛋”。先用浸过酒精的小棉团放入广口瓶内燃烧,待火熄灭后,立即将一只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然后教师领着学生喊:“进!进!进!”学生果然观察到鸡蛋慢慢地进入瓶中。再取另一只在瓶内未燃烧过棉花的广口瓶和鸡蛋,重复刚才的实验,但是鸡蛋却怎么也不能进入瓶中。对比两次实验,学生很自然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想和问题,从而使他们产生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情境设置的问题要避免抽象化和繁杂化。初中生掌握的知识有限,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因此,在教学中所设置的问题在内容方式、方法上,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牛顿第一定律》一节的探究实验,发现初速度相同的小车在不同的面上前进的距离是不同的,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为什么小车在不同的面上前进的距离是不同的?为什么小车在玻璃板面上前进得最远,而在毛巾面上最近?让学生从“不同表面”入手去分析讨论,就得出:不同表面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大小不同。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摩擦阻力再减小些,你能推测小车前进距离的变化吗?如果不断减小阻力呢?如果阻力减小到零呢?使探究的问题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学生就容易分析得出新的知识。

4 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学好物理单凭在课堂上观察老师演示实验远远不够。学生要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实验,还要因地制宜地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我们区推广的教学方法——“动态分组”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动态的物理实验小组和课外兴趣小组,其活动体现平等性、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互补性。小组自由组合,平等、自主地开展活动,可以组内交流,也可以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交流的形式有对话、动手做等。A组的同学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设计实验,合作探究等,同时指导和帮助B、C组的同学;B、C组的同学通过平等交流、合作、体验、动手、感知,在A组同学帮助下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地用所学知识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知识,有利于新的课改。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生活,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搞些小制作(比如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自制杆秤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学实践证明,搞好实验教学,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物理能力测量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3]廖伯琴.初中物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栏目编辑张正严)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