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开铮
铜山县教育局教研室,江苏省铜山县221116
摘要: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力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探讨了控制实验的操作技巧和获取数据的方法。
关键词:探究;摩擦力;实验;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9)3(S)-0061-2お
“探究影响摩擦力因素实验”是高中物理课标教材的基本实验之一,本实验能让学生亲身感受摩擦力的特点,掌握测定动摩擦因数的方法。由于本实验具有定量的特点,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帮助学生突破摩擦力概念抽象、难理解这一难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一是按照现行教材的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图1甲),当物体A开始运动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由最大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所经历的时间极短,难以读出最大摩擦力的数值;二是在物体A沿木板B上表面滑动的过程中,由于弹簧测力计处于运动状态,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很困难。基于这两点,有的把该实验改装成如图1乙所示的方式,确实解决了弹簧测力计在运动过程中读数难的问题,但要拉动木板B匀速运动也非常困难,这就难以说明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速度、运动性质无关这一结论。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我县教师经过认真思考和实验探究,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现简述如下:おお
1 实验改进方案
1.1 实验器材与装置
1.1.1实验器材 示教用弹簧测力计、表面光滑度均匀的长木板、上面带槽的方木块、滑轮、轮轴各一个,长毛巾和白布各一条,支架一个,砝码和细线若干。
1.1.2实验装置和原理(图2)お
1.2 实验操作步骤
1.2.1静摩擦力的特点探究
手持轮轴D的把手,并用力试图转动把手,当转动把手的力从零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学生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着逐渐增大,当示数增大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最大值突然变小到某一数值;在方木块A的槽内放上质量不等的砝码,重复上述实验,学生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变大;把长毛巾和白布分别固定在长木板的上表面,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学生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也变大。
结论 静摩擦力的大小有个范围(0≤F≤F﹎ax ),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有关。
1.2.2滑动摩擦力的特点探究
用力转动轮轴的把手,使木板以较小的速度匀速运动,学生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某一数值不变;快速转动轮轴的把手,使木板以较大的速度匀速运动,学生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木板以较小的速度匀速运动相同;用力转动轮轴的把手,使木板加速运动,学生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匀速运动时相同;再忽快忽慢地转动轮轴的把手,使木板做变速运动,学生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还与匀速运动时相同;在方木块A的槽内放上质量不等的砝码,重复上述实验,学生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把长毛巾和白布分别固定在长木板的上表面上,转动轮轴的把手,使木板运动,学生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不加长毛巾和白布时要大。
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有关,但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1.2.3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利用图2装置测出木块与长木板(或其它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利用公式μ=F璑F=GF便可测出两物体之间的的动摩擦因数。
2 实验方案改进的可行性分析和友情提醒
⑴本实验所用的弹簧测力计、滑轮、方木块、轮轴等仪器,是中学物理实验常用的器材,容易配置,只要再做一个支架就能轻松完成本实验。
⑵由于驱动长木板运动的外力是通过轮轴施加的,转动轮轴时人手活动的范围小、易于操作,调节和控制木板的运动状态成为可能。教师在课前只要训练3~5次,就能保证实验的成功。
⑶长木板可以选用实验中已有的一端带滑轮的木板。但由于它的长度有限,拉动的时间太短,不便于观察读数。可做一个长度约为1.5m,宽为20cm左右的木板,更便于实验的观察。
⑷连接轮轴与长木板的细线长度要适当,要最大限度的扩大木板运动的距离。
⑸为了便于学生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是要把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支架上,以免晃动;二是要选用示教弹簧测力计,增大实验的可见度。
参考文献:
[1]张大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 (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7:58
[2]廖伯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75
(栏目编辑王柏庐)